第264章 长姐还不走?
作品:《重金求子,皇帝怎么来了?》 “皇后娘娘,若有朝一日,你远赴北疆,恳请您将我带上,我自幼听着国公爷的故事长大,
只盼有朝一日,能像您和侯爷一样,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沈昭看着他,问道:
“战扬凶险,刀剑无眼,你可知有多少英魂埋骨他乡,你当真不怕?”
慕容枫抬头望向沈昭,目光坚定:
“四年前,是您救我性命,又让我能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慕容枫此生别无所求,
唯愿能追随娘娘左右,略尽绵薄之力,况且您身上的蛊毒是在北疆所中。
这足以证明北疆已有人精通此术,您身边,需要一个通晓此术之人。”
沈昭沉思片刻,说道:
“好,若真有那日,我定会带上你,不过你也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早日研制出解蛊之法!”
“慕容枫定当全力以赴!”慕容枫见她答应,难掩激动。
“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沈昭离开之前还不忘顺走两坛慕容枫的酒。
坤宁宫。
沈昭回到皇宫见殿内灯火通明,心里咯噔一声,
没想到潇景珩效率如此之快,这么快就批完折子在此等候了。
她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潇景珩带着几分幽怨的声音传来:
“你又跑哪儿去了?”
沈昭心虚的笑了笑,还好自己临走前找慕容枫顺了两坛酒,
“陛下,臣妾见您批阅奏章辛苦,特意去寻了两坛好酒,陪您小酌一杯。”
潇景珩半信半疑的打量着她,问道:
“我怎么感觉你在骗我?”
“哪能啊,陛下若是不喝,臣妾就收起来,等明日明玉进宫时再喝。”
沈昭一边说一边作势就要将酒收起来。
潇景珩一把拉住她的手,说道:
“喝!这可是昭昭亲自为我准备的,岂有不喝之理?”
…………
自从沈昭立下军令状之后,朝堂上针对她的言论突然消失殆尽,
更加验证了沈昭心中的猜想,北疆生变是迟早的事!
天气越来越热,太后与沈昭商议好,要将两个孩子带到京郊皇家别苑避暑,
“母后,您若是决定好了,自己带着熠可和乐晗去就行了。”潇景珩,
太后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
“你这点小心思,别以为哀家不知道,放心不会带走你媳妇的!”
“母后,您误会朕了,并非朕不舍与昭昭分开,只是最近国子监选址,
还需要昭昭留在京城主持大局,此事毕竟是她牵头。”潇景珩一本正经的为自己辩解道。
太后逗弄着奶娘抱着的两个孩子,慢悠悠的说道:
“哀家听下人说,昭儿此刻还在工部商议,你倒是清闲,还有空来哀家这儿?”
“儿臣是听说母后准备离宫,特来看看,还有什么短缺,好命人备齐送来。”潇景珩回道。
“呵!”太后轻笑一声,继续说道:
“哀家看你是见昭儿忙的脚不沾地,没能从她口中讨得准信,这才跑到哀家这儿来打探虚实吧!”
潇景珩的心思被太后戳破,讪讪一笑:
“要不说知子莫若母,那母后可知,昭昭会不会随您同去?”
“不会,她早就安排妥帖,随行之人,以及两个孩子的吃穿用度,
说是等国子监动工之后,再去别苑探望孩子。”太后肯定道。
得了准信,潇景珩顿时眉开眼笑,最近问沈昭,她总是故意捉弄自己,避而不答。
他俯身逗弄了一下两个孩子,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对着两个小家伙说道:
“时辰差不多了,你们要乖乖跟着皇祖母哟,父皇去接你们母后去了。”
两个小家伙也咿咿呀呀的回应着他,露出了两副十分可爱的笑容。
与此同时,
沈昭终于结束了与工部漫长的商讨,
最终将国子监的地址,定在京城西郊,一处名唤美石峰的地方。
赵太傅认为远离尘嚣,更宜求学,且国子监须经过严格的考核,
如此也可避免京中 权贵借此安插弟子,鱼目混珠。
待众人散去,沈晖将温热的茶盏递到沈昭手中: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后面肯定会有一些寒门学子考入国子监,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这学费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沈昭接过茶盏,抿了一口说道:
“我此前在余杭认识了一位十分聪慧的姑娘,她愿意出资相助,
赞助那些寒门学子,待学子学成结业后,再令其归还所耗学费,不收取利息。”
“此法甚妙,不过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需要家资颇丰才能行通。”沈晖。
“无需忧心,届时我也会参与进去。”沈昭抬眸看向他,问道:
“你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可有心仪之人,若是有........”
沈晖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说道:
“长姐,我不着急.......”
沈昭挑眉,了然一笑,说道:
“看你这样子,应是心里有人了,哪家的女儿?”
沈晖被沈昭看的耳根有些泛红,支支吾吾道:
“她不是什么高门贵女,我.........”
沈昭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
“无妨,再有三月,秋猎又要开始了,你寻个由头将她带上,
让长姐瞧瞧,若是个可心的,便由祖母安排人去提亲,不能薄待了人家姑娘。”
“一切听长姐的。”沈晖。
“行了,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府吧!”沈昭。
“长姐还不走?”沈晖。
“我今日将这图纸看完,明日太后要带着两个孩子去别苑,最近几日可能来不了,
赵太傅年纪大了,你多盯着些,若是有不妥之处及时派人告知我。”沈昭交代道。
“是!”沈晖领命退下,
偌大的工部议事厅只剩下沈昭一人,天色渐渐暗沉下来。
云裳默默将灯点亮,心疼的劝说道:
“娘娘,时候不早了,要不咱们先回宫,明日再来吧。”
沈昭揉了揉眉心,看着窗外的天空已经完全黑下来,说道:
“最后一点,本宫马上看完了,早点落实便能早点动工,
毕竟是大工程,等完工少说也要一年半载。”
她不确定北疆还能安稳几年,只能在风雨来临之前,将一切安排妥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