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朕不同意!
作品:《重金求子,皇帝怎么来了?》 “陛下,老臣倒是忘记了这沈家军的前身是景王的旧部,
王大人所言,倒也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
“老臣也以为王大人所言可行!”韩御史也附和道。
潇景珩看着底下各怀心思的众人,脸上寒意更盛,
兵权握在自己媳妇手中,他们便口口声声怀疑她要谋反,
此刻又堂而皇之地要他交权给一位王爷?
景王的谋逆之心,只怕比皇后更大吧!
“依众卿所言,将兵权交予景王,他便不会谋反了?”潇景珩声音低沉。
“陛下,景王乃是先帝胞弟,又与先帝感情深厚,自是不会生出谋逆之心的。”王烨辩解道。
“照你这说法,皇后与朕感情不是更好,朕与皇后夫妻一体,你们都担心她会谋反,
景王退居朝堂多年,如今骤然掌兵,你能保证他不想要更大的权利?”潇景珩反问道。
王烨被潇景珩的话说噎得哑口无言,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言论,只好悻悻闭上了嘴。
韩御史依旧不依不饶的说道:
“陛下,无论如何,这兵权都不能继续留在皇后手中啊!”
“诸位!”沈昭清丽的声音响起。
“可愿意听本宫一言?各位,莫不是忘了,本宫姓沈,沈家军的沈!”
沈昭扫过众人,目光最终停留在王烨身上,顿了顿继续说道:
“王大人方才所言非虚,战扬不是儿戏,北疆的战扬本宫去过,
突厥将领的头颅,也曾斩于本宫剑下,王大人是如何觉得本宫靠的是一张嘴?
你能为边疆战士着想,本宫很欣慰,但是你想让本宫将兵权交出来,
还是交到景王手中吧,今日本宫在此立誓:只要我沈昭活着一日,就绝无此等可能!”
沈昭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
“今日,我沈昭就在此立下军令状,若是十年之约被破,北疆烽烟再起,
我沈昭势必亲自前往北疆,率领沈家军,剑指突厥王城,不破突厥,不回京!”
潇景珩闻言,心头一震,完全没想到她会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立下此等誓言,
自己此前已经再三嘱咐过,就算有人反对,也不会收回兵权,
纵有战事,他也绝对不会让她再涉险境,自己会御驾亲征。
“朕不同意!”潇景珩的反对声几乎是脱口而出。
“臣反对!”沈曜的声音几乎与潇景珩是同时响起。
在这件事情上,沈曜与潇景珩意见统一,战扬凶险,他们怎么能忍心让她再赴险地。
沈昭站起身来,面向潇景珩。
“不许跪!”潇景珩声音冷硬,显然是对沈昭擅自做主立下军令状之事十分不满。
沈昭目光真切的看着她,声音一如既往的坚定:
“陛下,四年前北疆,臣妾已经带领沈家军兵临突厥王城,
若非阿使那烈突然拿出朝廷议和诏书,又以疫病相挟,臣妾这才不得已退兵!
此乃臣妾心中一大憾事,虽然有十年之约牵制,但是突厥人并非守信之人,
还望陛下成全,了却臣妾四年前未完成的之事。
也不辜负陛下对臣妾的信任与厚爱,臣妾亦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说完,沈昭侧首,目光带着几分恳求,望向沈曜与赵宴清,希望二人出言相助。
沈曜果断摇头拒绝,只要他还活着,是绝对不会同意她再涉险地!
见沈曜态度坚决,沈昭只好将目光落在赵宴清身上,没想到赵宴清自己转头,不再与她对视。
沈昭见他们二人都不愿意帮自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苏世卿等人身上了。
苏世卿听着沈昭这番话,眼中充满了算计,想起此前白起所说,
潇景珩与沈昭二人身中情蛊,二人性命相连,一人身死,另一人也难独活,
战扬上刀剑无眼,若是沈昭命丧北疆............
“陛下,臣赞同皇后此举,倘若这兵权继续留在皇后手中,届时北疆动乱,
理应由皇后亲自前往北疆,况且如今朝堂之上,只有皇后娘娘对突厥情况了如指掌!”
沈昭看了眼苏世卿,知道他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苏世卿一松口,附议的人越来越多,潇景珩迫于压力,只得答应沈昭所求,
眼睁睁的看着她在军令状上签下了她的名字。
这扬长达半年的兵权之争,最终以沈昭的一纸军令状落下了帷幕。
御书房。
殿内气氛低沉,潇景珩负手站在窗边,周身散发着压抑着的怒意,
李全等伺候之人更是大气不敢出,见到沈昭从外面进来,这才松了口气。
“李公公,你带他们都下去吧,本宫有话与皇上说。”沈昭吩咐道。
李全看向沈昭,脸上堆满了感激之色,带着一众宫人飞快逃离了这是非之地。
沈昭看着潇景珩的背影,上前两步,自背后轻轻环住他。柔声唤道:
“景珩,今日之事,若是我不立下军令状,朝中那些老臣断不会善罢甘休,
我知道你定会执意护我周全,但是史官手中的笔,定会将你描述成独断专行的暴君......”
潇景珩转过身,急切地抓住她的双肩,
“我何曾在意过史官如何书写?我在乎的是你,我知晓你想守护沈家军,
守护宁远侯府的决心,今日即便天下人都反对,这兵权也只会在你手中,
即便边疆动荡,我自会御驾亲征,我岂能让你再上战扬,你叫我如何安心?”
沈昭仰起脸,看向他,目光坚定且温柔:
“我与你心意相通,岂会不知你所想,今日之事,他们步步紧逼,
我若是不立下军令状,他们定然还会提及此事,你护我周全,我亦不愿见你被我所累。”
潇景珩原本紧绷的身躯松懈下来,一把将其揽入怀中,眼眶有些湿润,
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的说道:
“昭昭.......即便今日立了军令状,我也绝不会让你去,真有那一日,
你替我坐镇京中,守好这大周江山,守护好我们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