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怎么能这样想娘呢
作品:《重金求子,皇帝怎么来了?》 反而将刘娘子的头发攥得更紧,刘娘子被迫仰着头。
剧痛让她泪水直流,却死死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再次惨叫出声。
“这是老子的家务事,识趣的话就赶紧滚,少来招惹老子!”
他一边说,一边高高扬起另一只手,作势就要扇向被他钳制住的刘娘子,
此前还对沈昭二人的身份有所顾忌。
但是现在的他显然已经被额间得剧痛,
以及在酒精的麻痹下彻底失去了理智。
就在他手臂下落的瞬间,沈昭动了,
她身手极快,
快到站在她身边的潇明玉都没看清楚她的身影,
眨眼间,她已经站在向二身旁,
沈昭紧闭指尖,精准无比的落在向二那只揪着刘娘子头发的手腕,
“啊——”一声杀猪般的惨叫声传来,
刘娘子感受到头皮一松,巨大的拉扯感瞬间消失,
重心不稳的她,向前扑去,沈昭迅速扶住她,帮她稳住身形。
潇明玉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看见地上疼的打滚的向二,
这才确信方才发生的一切不是她的错觉,
她甚至都没看清楚沈昭是怎么出手的,
只感觉身侧又有一阵风刮过,再次睁眼,沈昭已经出现在向二身旁,
她还没来的及看清沈昭的位置,向二已经骤然倒地,
潇明玉看向沈昭的眼中,充满了敬佩之色,
她下意识地竖起了大拇指,小跑上前,扶住刘娘子,问道:
“你没事吧!”
刘娘子摇了摇头,感激地看向沈昭:
“多谢夫人,”她显然也没想到沈昭的身手如此好。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接下来路还是得你自己走。”沈昭。
“我知道,你们已经帮了我很多了。”刘娘子,
她转进屋,拿出潇明玉提前帮她写好的和离书,
冷眼看向躺在地上的向二说道:
“你我夫妻缘分已尽,今日签下这和离书,你我两不相欠!”
“你休......”向二正要怒骂,抬眼便瞧见沈昭那看死人的眼神看着自己,
瞬间没了歧视,说道:
“我是不会与你和离得,就算死,你也是我向家得鬼。”
“由不得你,你若是不愿意签下这和离书,我们这就去官府,
你无故殴打发妻,早已触犯大周律法,我相信大人定会秉公执法,
就算不判和离,你也会被杖责三十,我能受得住你的鞭刑,
就是不知道你能否受的住官府的刑杖!”刘娘子,
向二捂着手腕,剧痛让他脸色惨白,冷汗直流,
但是还是不肯松口,
“你少拿官府吓唬我,那些大人日理万机,怎么可能管这些琐事!”
潇明玉见他死性不改,补充道:
“她说的没错,按《大周律》无辜殴打发妻,
杖责三十,不过你放心,我有些门路,保证让你不止杖责三十,
我看你皮糙肉厚,怎么也能抗住八十杖责!”
潇明玉清脆的声音,让原本还有几分侥幸的向二,彻底没了底气,
“谁要带我儿去官府,谁说我儿无辜殴打妻子!”向母的声音在院外响起,
她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位衣着朴素的男女,
不难猜出是刘娘子的爹娘,刘娘子与她母亲眉眼间有七八分相似。
向母心疼的扶起儿子,叉着腰,三角眼闪烁着精明的光,
她肥胖伸出肥胖的手指,指向刘娘子的爹娘,骂道:
“你看看,你们教出来的好女儿,伙同外人,将自己丈夫打成这样,
还意图送他去见官,我的儿啊,你怎么这般命苦哟,
娶了这么悍妇进门,不敬婆母,还生不出孩子......”
“亲家母,你先别生气,是我们教女无方,你且放心,我定好好说她,
万不会有送女婿去见官这样的说法。”刘母出言安抚道。
潇明玉见到一位母亲看不见自己女儿手上的伤,被向二扯得凌乱的头发,
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道:
“你这样的人,怎么配自称母亲,你从进门就没有正眼看过自己的女儿,
反倒是帮着那欺负你女儿的家伙说话,要不是刘娘子与你长得有几分相似,
我真的会怀疑她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刘母听着潇明玉的话脸上有些挂不住,不是她不心疼闺女,
但是出门前儿子媳妇交代过,若是今日她真的允许女儿和离归家,
他便不再认她这个母亲,日后小女儿和小孙女议亲之事也会不顺利,
她看了眼女儿,说道:
“乖女儿,娘并非不心疼你,只是女婿也是一时糊涂,
家和万事兴,自己的事情能关起门来解决最好,何必闹得大家都这般难看,
你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你小妹,你的小侄女考虑考虑吧!”
“这位老夫人,你说你心疼你女儿,你可知道她昨日一时想不开,
投了河,若非我嫂子恰好在附近,将人救起来,
你今日来恐怕就只能给你女儿收尸了!”潇明玉依旧愤愤不平的说道。
刘母迟疑片刻,说道:
“姑娘,我很感谢你们帮我女儿出头,那她这不是还活着吗?
这夫妻二人哪有不拌嘴的,乖女儿,
你看我与你爹,这么多年不也是吵吵闹闹过来的吗?”
刘娘子看着自己爹娘,原以为这世上大部分夫妻都如他们一般,
日子吵吵闹闹的过,但是今日,早晨见到明玉姑娘的兄嫂,
她这才知道,这世上并非她想的那般,也有男子看向夫人的眼神不全是嫌恶和欲望,
有心疼,有爱护,丝毫看不见嫌弃之色,
她冷笑一声,看着自己无情的爹娘,说道:
“爹,娘,这位姑娘说的对,您从始至终都没关心过女儿的死活,
甚至在想,我怎么不死在昨日的河水中,这样就不会妨碍你的小女儿找个好人家,
你儿媳妇也不会日日与你闹,在你们眼中,是我导致你婆媳不合,
我三年未生孩子,也耽误了你的小女儿寻找好人家。”
刘母的心中的想法被她拆穿,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她全然没想到,往日那个听话,又胆小的女儿,
今日不知为何突然变得这般硬气,但是碍于面子,
亲家母也直勾勾的看着自己,还是好言劝解道:
“你这丫头,怎么能这样想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