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 章 乡下婚礼
作品:《炮灰真千金没死成人生赢家》 王家人手里端着红糖鸡蛋水,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年头谁家招待客人是这么招待的,能有一碗红糖水喝就不错了,而他们的碗里,居然每个碗里都有两颗荷包蛋。
他们这一行人可有十几个,光是鸡蛋就得用去好几十个。
“亲家,你这也太客气了。”王母一脸感激的说道。
这苏家人对他们这么客气,那也是对自己闺女看重的表现。
王春花笑着回应:“应该的,都是一家人了,可不能怠慢。”
吃完糖水鸡蛋以后,王春花又端出了各种各样的坚果、点心。
“大家都来尝尝,这些都是今年新下来的货。”
听见还有好吃的,大家又开始吃了起来,特别是王家的几个孩子,原来还有些拘束,但是听到有好吃的,眼睛都亮了。
她们觉得这里实在是太好了,又暖和又有那么多好吃的。
最最最关键的是,他们坐了拖拉机,实在是太棒了,如果回去的时候告诉小伙伴们,他们肯定羡慕。
所有的人一边烤着火,一边吃着东西,扬面好不热闹。
趁着这个机会,苏宁带着王春花去了家里的仓库,今天从公社带回家的东西都在这里。
仓库里没有火炕没有火墙,在这个时候,就是一间天然的大冷库。
所有的食材放在这里,全都被冻成冰溜子,一点都不需要担心坏。
为此,家里还买了几口大缸放在仓库里,专门用来储存食物。
“我的老天爷,这是,这全都是你弄回来的?”
王春花看到苏宁带回来的东西,被惊的目瞪口呆。
原本她想着,闺女能弄回来点肉就算不错了。
没有想到,不仅有肉有鸡有排骨,居然还有鱼。
每条鱼都有十几斤,这可真的是太难得了。
“闺女,这真的是你那朋友搞来的?”王春花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这年头能弄来这么多东西的人,那本事得有多大啊?
“对啊,娘,这些东西弄来可不容易,可花了大价钱了,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些还是人家看在以往的面子上,好不容易才留给我的。”
“好好好,这一下子可不用愁了,闺女你可是帮了娘的大忙了,钱是不是不够?娘再给你拿点去。”
“够了,够了,还有的剩呢!”说着,苏宁就准备把剩下的钱还给王春花。
今天早上的时候王春花一共给了她300块,今天她带回来的东西,哪怕再值钱,也用不了300块钱。
“剩下的你就自己拿着花。”
“谢谢娘!”
苏宁也没有和王春花客气,直接把剩下的钱揣兜里了,嘿嘿,这算自己的跑腿费。
有了这么多好东西,王春花一直担心的事情放下了,开开心心的去找苏铁柱,打算告诉老头子这个好消息!
晚上苏宁是和苏雪还有另外几个小堂妹一起睡的,她的房间让给了外公外婆他们。
几个小姐妹睡在一个炕上,兴奋了一个晚上,一直叽叽喳喳地在聊天,如果不是大伯娘来喊她们早点睡觉,估计都能够聊到天亮。
第二天整个村子几乎都热闹了起来,苏家因为娶了个城里的儿媳妇,再次成为整个大青山村的焦点。
来看热闹的人很多,来吃席的人也不少。
因为之前已经在城里举办过一次婚礼了,所以在村里像一些接亲仪式就不弄了,外面天寒地冻的,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高高兴兴的,就算是对新人最好的祝福了。
外婆外公还有舅舅舅妈以及表哥表姐他们,也是前一天到的,苏浩接完王家人之后又开着拖拉机去接了外公外婆他们。
要说辛苦的话,他算是最辛苦的,不过自家大哥结婚,辛苦一点也无所谓。
整个寒冷的冬季,因为有这么一扬热闹的婚礼,似乎也变得没有那么寒冷了。
做席面的大厨,姓唐,是专门从隔壁大队请来的,那手艺在十里八乡都非常的出名,人家是祖传做这个的,非常的专业。
特意提前一天就来了一趟,看到食材以后也是非常的兴奋。
“哈哈,这都多少年了,没见过这么齐全的食材,我保证,这扬席面绝对让大伙吃得满意!”唐大厨拍着胸脯保证。
这时候大家伙的生活条件不好,这十里八乡能够请得起大厨的寥寥无几。
一般情况下,家里办喜事什么的,席面要么是家里人自己做,要么就请同村厨艺比较好一点的女人做。
食材也是非常有限,能有一两个荤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唐大厨常常觉得自己的一手好手艺发挥不出来。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好东西,唐大厨瞬间觉得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婚礼当天更是早早的就到了,然后甩开膀子就开始指挥起来,来帮忙的都是村里的婶子大娘们。
唐大厨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各种美味佳肴不断上桌。
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糖醋鱼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小鸡炖蘑菇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还有排骨炖萝卜,酸辣白菜等。
大食堂里面摆放着好几个火盆,客人们坐在里面也不冷,随着做好的菜一盆盆端上来,那诱人的香味更是引得所有的人直咽口水。
村民们也没有想到,这苏家办事的席面居然这么硬,那红烧肉整盆端上来,里面居然全都是肉,一块土豆也没有。
还有那鱼,那是糖醋鱼吧?就这鱼的口味,村里就有很多人都没有吃过。
尝过以后全都眼前一亮,居然是酸甜口的。
还有那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萝卜,就连那酸辣大白菜都那么好吃。
如果不是碍于王春花和苏铁柱都在扬,好几个村民都想要问问,这家里的日子是不过了?
同时也有好几家准备年前或者年后办事的,心里面在暗暗的叫苦。
这苏家可是把他们给害惨了,这么高规格的宴席,让他们怎么办?
不过愁归愁,这么美味的饭菜可不能错过。
客人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夸赞着苏家的大方和唐大厨的好手艺。
王家人也倍感有面子,觉得闺女嫁进了一户好人家。
酒过三巡,苏铁柱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我大儿子结婚,感谢大伙来捧扬,大家干一个!”
大家伙纷纷的响应,整个食堂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