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高考

作品:《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这意味着即使他不工作,杨老板依然愿意支付部分薪水,这放在现代社会,恐怕会让不少唯利是图的资本家自愧不如。"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谢过杨老板。


    请放心,距离考试还有时间,我会好好准备。


    在这期间,我在鸿宾楼当班时,后厨若有不懂的地方,我也愿意尽心尽力地教导他们。”


    这是何裕柱对杨老板诚意的一种回应。


    尽管年纪尚轻,但他已是名副其实的大厨,教授几个厨子自然不成问题。


    杨国涛见状十分高兴:“那就麻烦你多费心了,我先祝你高考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事情说清楚后,何裕柱总算放下了一桩心事。


    他把报纸收好,继续在后厨忙活。


    期间,不少厨师过来向他请教厨艺,何裕柱凭借高超的技艺,寥寥数语就能指出菜品的关键之处,还能清晰地纠正他们在烹饪中的小问题。


    在他的指导下,即便他考完要去上大学,这里也会留下一批技术不错的厨师。


    当晚,何裕柱在院子里练完国术,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属性面板。


    【姓名:何裕柱


    【厨艺5级182617/500000)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5级98986/500000)


    提纵术5级110762/500000)


    【太极元功拳3级1321/5000)


    【十二形桩2级


    【药理4级43297/50000)


    【英语4级47459/50000)


    俄语4级47239/50000)


    【国文4级39762/50000)


    【数学4级40975/50000)


    化学4级41328/50000)


    【物理4级40076/50000)


    系统空间:211立方米


    各项技能都在稳步提升。


    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如英语、俄语、国文等,均已达到4级。


    这个水平相当于母语,何裕柱在使用这些外语进行交流、阅读和理解时毫无障碍,甚至有些本国居民都未必能像他一样规范和标准。


    关于数学、物理、化学这四级知识,已达到前世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若用于尖端研究可能稍显不足,但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何裕柱充满信心。


    而且以他的学习速度,高考时这些技能有望提升至五级,所以他毫无压力。


    次日,送完雨水上学后,何裕柱并未直接去上班,而是按报纸指引找到相关报名点。


    这是一处类似大院的建筑,门口有几名持枪执勤的工作人员。


    说明来意后,一位年长的门卫多看了他一眼。


    高考消息刚登报不久,他是第一个前来询问的人。


    在门卫引导下,何裕柱进入办公楼,见到了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你是来咨询高考报名的吧?”


    对方正低头记录,见到何裕柱便热情招呼。


    何裕柱自我介绍,说自己十六岁,想了解高考事宜。


    得知他初中未毕业且辍学当厨子后,男子感到意外。"同志,我在报纸上看到高考恢复了,要进行招生考试。


    我觉得我的情况应该符合条件。


    平时我喜欢读书,自从在鸿宾楼工作赚钱后,空闲时也一直在自学。


    希望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考试,我想上大学,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小伙子,你的情况有点特别啊。


    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直接参加考试会很难的。


    是不是生活上有困难,想通过高考改变现状?”


    中年男人仔细分析了何裕柱的情况,诚恳地说道。


    当时虽然高考难度不高,但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初中一辍学基本就没机会读书了,他以为何裕柱可能是因为生活艰难,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何裕柱却摇摇头:“我生活无忧,鸿宾楼的月薪就有两百多万,吃穿都不愁。


    我只是想上大学学习知识,为国家尽一份心力。


    毕竟,厨艺再出色,也比不上飞机大炮。


    我想研究制造这些,让我们的国家不再受制于人。”


    何裕柱的话语充满诚意。


    听后,中年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年纪轻轻就能说出这样的话,不说别的,单这份觉悟就令人敬佩。


    而且,何裕柱提到在鸿宾楼月薪能达到两百多万!这样的收入,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他自己也难以企及。


    如果何裕柱没撒谎,那说明他在厨艺方面极具天赋。


    放弃如此优渥的生活去考大学,再次打量何裕柱,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满怀热忱地为国家付出。


    于是,他点头道:“何裕柱同志,既然你有这份决心,我也代表国家感谢你这样的年轻人。


    这样吧,我马上给你开一封介绍信,你收好,到旁边三中的招生办公室报名,找到他们的招生办主任,把信交给他就行。”


    “好的,谢谢您!太感谢您了!”


    这是难得的机会,何裕柱连连致谢。


    中年男人从抽屉取出信纸,写完内容后用旁边公章盖印,签上名字交给了何裕柱。"好了同志,这份介绍信你收好,别弄丢了。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下去吧。


    为理想,为国家奋斗,我们国家正需要你这样有志向的年轻人!”


    临别时,他还特意叮嘱何裕柱。


    何裕柱再次道谢,恭敬地接过介绍信,随后离开办公室。


    何裕柱走后,中年男人目光微凝,随即唤来秘书。"小刘,去鸿宾楼查查,看是否有位叫何裕柱的同志。”


    “好的,江主任。”


    秘书点头后迅速离开执行任务。


    江主任一边翻阅文件,一边回忆刚才何裕柱的表现。


    他并不担心何裕柱的身份造假,这也是为何当时何裕柱说明情况后他立刻同意开具介绍信的原因。


    只需派秘书核实即可,撒谎毫无意义。


    他只是对鸿宾楼的大厨何裕柱感到好奇,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超厨艺已属难得,思想觉悟更是令他自叹不如。


    因此,他对深入了解何裕柱产生了兴趣。


    ……


    短短半个月过去,转眼二月末。


    那天在办事处解决高考报名问题后,何裕柱总算松了一口气。


    带着介绍信找到邻近高中校长说明情况,不出所料,校长同意了他的高考申请。


    接下来只需等待六月高考开始,参加考试即可。


    对于志愿学校的选择,何裕柱思考良久,最终决定报考位于四九城的清华大学。


    拥有系统的支持,再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何裕柱上大学时自然会选择工程或机械相关专业。


    以当前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具备相关基础或有条件获得更好发展的学生无疑会倾向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北方院校,毕竟东部和西部地区是重工业的核心区域。


    然而,何裕柱无法仅凭这些考量做决定。


    他只有十五六岁,而妹妹雨水才五六岁。


    尽管何大清已归家,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何裕柱绝不可能丢下妹妹独自前往遥远的边疆求学。


    综合权衡后,位于四九城的清华大学成为他的首选。


    无论是在前沿科技还是学术氛围上,清华都处于顶尖地位。


    虽然它在技术深度上略逊于边疆的高校,但这并不影响何裕柱的选择。


    作为“挂逼”


    ,他对技术细节并不担忧,无非是多花点时间钻研罢了。


    确定目标后,何裕柱全力以赴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同时也没有忽视厨艺和国术的学习。


    两个月后,五月初,何裕柱骑车来到图书馆,归还近期阅读的所有书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段时间的努力让他多项技能达到了新高度。


    【姓名:何裕柱】


    【厨艺5级275412/500000)


    【钓技3级3412/5000)】


    【桩功5级149786/500000)


    提纵术5级203827/500000)


    【太极元功拳3级3876/5000)】


    【十二形桩2级】


    【药理5级4329/500000)


    【英语5级4745/500000)


    俄语5级4723/500000)


    【国文5级3976/500000)


    【数学5级4097/500000)


    【化学5级4132/500000)


    【物理5级4007/500000)


    系统空间:511立方米


    何裕柱的系统空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多项技能提升至5级,空间容量也从原来的211立方米大幅提升至511立方米,几乎翻了一番还多。


    扩容后,他之前存放在空间里的物资显得更加充裕。


    现在的何裕柱可以专注于大量囤积粮食,无需再担心空间不足的问题。


    完成这些准备后,他才正式开始在鸿宾楼的工作。


    这段时间里,何裕柱除了日常工作任务外,还主动帮助后厨的厨师们提升技艺。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几位厨师的技术进步明显,不少顾客反映近期鸿宾楼菜品的味道有了很大改善,这对树立餐厅口碑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此,杨老板十分清楚,他对何裕柱越发赞赏。


    何裕柱不仅自身能力强,还能带动他人进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杨老板关心地询问了何裕柱的学习进展。"柱子,高考准备得如何?打算报考哪所大学?”


    何裕柱肯定地回答:“杨老板,我已经准备好了,六月就参加高考,到时候请您准假。”


    提到具体学校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清华大学,他们的机械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杨老板听后略显惊讶:“清华大学?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远?虽然我很看好你,但清华的竞争很激烈啊。”


    何裕柱自信地回应:“我会尽力的。”


    尽管柱子在厨艺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全能人才。


    在一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换到另一领域可能连新手都比不上,这很正常。


    更何况柱子的基础并不好,初中便辍学,要考上清华显然不易。


    然而,杨老板并未打击柱子:“清华不容易考,你要加倍努力才行。”


    话虽如此,杨老板内心却松了一口气。


    如果柱子选择普通大学,凭他的能力和勤奋,或许真能考上,现在报考清华,恐怕很难通过。


    这样反倒能让柱子继续留在鸿宾楼帮忙。


    何裕柱对此一无所知,只感激杨老板的鼓励。


    与他人不同,何裕柱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清楚。


    若非有系统支持,即使他是穿越而来,考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也绝非易事。


    但如今,他的基础文化已提升至五级,相当于前世大学教师的水平,应对当下的高考已毫无压力。


    六月七日清晨,何裕柱早早起床准备早餐,与妹妹吃完后叮嘱她在家待着别乱出门。


    今天是高考日,妹妹所在的小学成了考场,而何裕柱被分到了上次报名的三中考场,可谓巧遇。


    他骑车来到三中门口,将车停下后,带上身份证、准考证等必要材料进入考场,找到自己分配的教室。


    虽然这个时代高考条件不如他穿越前先进,但氛围同样庄重。


    毕竟这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次为国家挑选人才。


    高考考生大多衣着整洁,鲜见补丁,气色红润,可见能参与首批高考的家庭条件普遍尚可。


    毕竟,仅是学习本身就有一定门槛,更别说知晓高考恢复的消息了。


    如今高考已开考,但全国仍有许多人不知此事。


    时代局限性使然,若非何裕柱因穿越知悉时间节点,恐怕也会错过。


    八点考试开始,首场考国文,即后来的语文。


    何裕柱拿到试卷便迅速作答,题目在他脑海忠过一遍就理解透彻,他已是国文五级水平,不逊于出题者。


    但他并未因此轻视,报考清华怎能马虎?前面试题完成后,还有作文,题目结构与后世无异。


    何裕柱从容完成,写出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待所有答题结束,他在座位等待收卷,当时并无提前交卷之念,考生们都想多检查几遍。


    考官离开后,教室稍显喧闹。


    此前互不相识的学生们开始对答案,答对的欣喜,答错的懊悔。


    何裕柱未参与,专心准备下一科。


    三天后,最后一门历史考完,他随人群走出考场。


    这几日考试顺利,未出意外,对于何裕柱而言,试题并不算难,且他认真作答,若无特殊变故,清华录取应无悬念。


    他骑车经过积水路段,恰逢晚间,便与雨水前往王府井散步,庆祝高考结束。


    兄妹二人在外用餐,饱餐一顿后返回家中。


    到家时已是周末,何裕柱未催促雨水写作业,让她多休息两日。


    想起上周何大清曾提及,高考后带雨水回院团聚,何大清如今在钢铁厂转正,月薪三十万,另有五万补贴,担任后厨主厨。


    相较之前在钢铁厂的收入虽有所下降,但能重返岗位已属难得。


    毕竟厨师行业凭技艺说话,加之何大清并无过错,得以留任。


    即便收入减少,但钢铁厂食堂对他仍以礼相待,工作时并未受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