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喜爱柱子

作品:《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当天晚上,何裕柱下班后,先给杨佩元师傅送去了一副药膳。


    随后看了一下时间,又去了王府井。


    这时街上商铺大多已打烊,一些店铺正准备关门。


    何裕柱轻车熟路地来到上次的裁缝店。


    上次定制的两套衣服应该快完成了。


    远远看到那家裁缝店还未关门。


    由于天色已晚,客人寥寥无几。


    何裕柱走进店里。


    宽敞的大厅里,老板娘正在柜台前翻阅账本之类的东西。


    看到有人进来,老板娘抬起头看了一眼。"是你啊小同志。”


    熟悉的脸庞让老板娘露出了友好的笑容。


    何裕柱点点头问道:


    “老板娘,上次订的衣服做得怎么样了?”


    听完柱子的话,老板娘点头表示同意。"好的,小同志,稍等,我这就去拿给你。”


    显然这事已经准备妥当。


    老板娘进入后院,不久便从仓库拿出四套崭新的布衣。


    何裕柱接过衣服,摸了摸布料。


    他已挑了店里较好的材质,手感颇为舒适。


    检查无误后,他向老板娘点点头。


    新衣服算是搞定,改天有空再给雨水送去。


    心中想着,何裕柱离开裁缝店,将衣服收入空间。


    ……


    南锣巷90号四合院。


    因晚上加班练习,何裕柱回家时经常遇到易忠嗨带着贾东旭。


    今日又恰巧在院门口遇见。"柱子。”


    易忠嗨喊了一声,目光扫过柱子,想起早上看到老太太从柱子屋出来的情景。"老大爷,东旭哥,你们下班了?”


    何裕柱看着易忠嗨和贾东旭。


    近来易忠嗨带贾东旭下班晚,大家都明白这是为转正考核做准备。


    想到这里,何裕柱也不禁感慨易忠嗨的手段。


    为了让贾东旭转正,真是费尽心力。


    不过了解原剧的何裕柱,不会被易忠嗨的这些伎俩迷惑。


    尽管易忠嗨现在看似为贾东旭忙碌,想栽培他。


    但事实是,贾东旭转正后,他未必会真心指导。


    否则,按照原剧,贾东旭怎么会一直只是轧钢厂的普通钳工?


    贾东旭并非愚钝之人,易忠嗨身为高级工人,若真用心教,岂会如此?


    不说级别多高,4、5级钳工并不难吧?


    最终贾东旭始终是低级钳工,易忠嗨从始至终就没打算认真教导。


    ……


    后院的刘海忠钳工水平虽不及易忠嗨,但他收徒成果显著,出了不少四、五级的钳工。


    尽管这人能力一般且喜欢耍官腔,但在办事上确实比易忠嗨更实在。


    不像易忠嗨,想着让贾东旭养着他,还在盘算着什么。


    他想等贾东旭成为正式员工,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再慢慢占便宜。


    到那时,贾东旭不仅得对他好,还得凡事依赖他。


    只有掌控这一切,易忠嗨才觉得安心。


    何裕柱心里明白这些,但从不点破。


    他没那闲工夫去当圣母,还不如多研究药理或练武。


    再说,即便他说出来,也没人会信。


    以贾张氏的性格,他要是多嘴,恐怕立刻就得闹起来。


    总之,他不会掺和这种麻烦事。"柱子,你每天都挺辛苦吧。"


    贾东旭见到何裕柱说道。


    柱子的日常,院子里的人都清楚。


    一大早就出门上班,晚上十点多才回家,还在饭店干活。


    虽然何裕柱从饭店带的饭菜让人垂涎,但这份工作强度也让不少人咋舌。


    柱子真是个可怜人,年纪轻轻就得起早贪黑地拼命工作。


    还不是因为他爹跑了,他带着妹妹,不努力怎么养家?


    "有什么累的,饭店都这样,我先回去休息了。"


    何裕柱摆摆手。


    在这个时代,他十五岁就能把妹妹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普通人而言,厨师确实是个累人的职业。


    但身为暗劲武者的何裕柱,身体素质早已今非昔比。


    即便在厨房忙活一整天,他也毫无疲惫感。


    这就是武者的优势,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的极大消耗。


    回到屋里后,何裕柱感到体内有些轻微的饥饿。


    他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的消耗确实惊人,饭量几乎抵得上三五个壮汉。


    屋里生火做饭,何裕柱把带来的便当加热了一些充饥。


    ……


    后院,聋老太家。


    易忠嗨手里提着一袋约两斤的白面敲响了聋老太的门。


    聋老太开门后见到是他并不惊讶。"忠嗨,进来吧。”


    说着便引他入内。"老太太,这是给您带来的白面,听我媳妇说您家已经没有白面了。”


    易忠嗨熟练地将白面放到米面柜旁,帮聋老太倒入米面罐中。


    罐子果然已快见底,这熟练的动作说明他不止一次为聋老太送东西。


    聋老太点点头,视易忠嗨夫妻如同己出,无需多言感谢。"你有心了,坐下歇会儿吧。”


    聋老太一边说一边倒了两杯茶。


    易忠嗨倒完米面合上柜子后坐在椅子边,端起茶却不喝,只看着聋老太。


    还没等他说出口,聋老太便先开了口。"你来就是想问柱子的事吧。”


    易忠嗨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老太太,一大早就去柱子那儿做什么?”


    他直言不讳。"当然是帮你看看柱子的情况,我都提醒过你们了,上次还特别叮嘱过要多关心柱子,可你们似乎没怎么在意。”


    聋老太语气有些责备。"老太太,这话怎么说?最近我忙着东旭的工作考核和相亲,实在是抽不开身啊。”


    易忠嗨大致明白聋老太的意思,但仍忍不住解释。


    他当然清楚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地方,但现阶段贾东旭仍是他的首选。


    易忠嗨已经收了徒弟,初期投入也已开始,可就这样不管不顾似乎不太妥当。


    他内心其实更倾向于贾东旭,否则当初就不会选择他。


    只是近期柱子表现不错,让他有点动摇,不过只要贾东旭还在,他还是会将他当作首选的养老对象。


    聋老太听罢易忠嗨的话,摇了摇头叹息道:“忠嗨,我觉得柱子将来未必逊色于贾东旭,这孩子很懂事,你看他爹走了后,年纪轻轻就起早贪黑工作养家,连妹妹都照顾得很好。


    这样有情有义的孩子,若是有人对他好,你觉得他会忘本吗?”


    聋老太看似慈祥,实则精明,她对贾东旭并不十分看好,甚至对贾张氏也有看法。


    她担心易忠嗨若把太多精力放在贾东旭身上,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易忠嗨听完聋老太的话,沉思了一会儿,“老太太,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和媳妇商量一下。”


    尽管易忠嗨信任聋老太的话,但他更倾向于贾东旭,毕竟他是自己的首要人选。


    他也曾试图接近柱子,可总觉得这孩子似乎在刻意疏远自己。


    正常情况下,简单聊两句应该是没问题的,尤其柱子家目前状况,作为长辈关心他们一家,柱子应该会主动亲近才是。


    然而事实是,每次交谈时,柱子虽然举止得体,却总让易忠嗨觉得他在有意避开某些话题,仿佛多说几句没什么好事似的。


    当然,这只是易忠嗨的主观感受。


    他虽算不上心机深沉,但在外人面前始终保持良好形象,就连街坊邻居提起他时,也多少带着几分尊重。


    ……


    聋老太听完了易忠嗨的话,明白这不是急着解决的事情。


    但她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行,忠嗨,你俩的事自己决定,反正我看好柱子。”


    如果不是涉及易忠嗨一家,聋老太根本懒得过问这些事情。


    她说完这话就停了,易忠嗨不是糊涂人,自然会权衡利弊。


    事实也是如此,除了关心自己的晚年生活,易忠嗨平时也能扮演好晚辈的角色。


    这也是后来军管会解散,地方街道办成立时,他能被公认为一大爷的原因。


    他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见一斑。


    特别是何大清离开后,许伍德也不再住在四合院里,少了这两个老谋深算的人,易忠嗨在这里的地位更加稳固。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的易忠嗨一心只想着如何培养养老人选,没顾及其他杂事。


    这次拜访聋老太,他也摸清了她的想法。


    柱子那边的事情虽然暂时难以拉近关系,但他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那行,老太太,我先回去了,您保重身体,有事叫我就行。”


    事情谈得差不多,易忠嗨便打算告辞。


    离开聋老太家,回到中院,在进屋前,他下意识地看了眼柱子住的房子。


    屋里的灯还亮着。


    柱子每天除了上班,回家还要练武,偶尔还会看书。


    这种勤奋的态度,同龄人中很少有人能做到。


    易忠嗨心想,即使想和柱子拉近关系,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慢慢来。


    ……


    第二天清晨,何裕柱忙完院子的事情后就去上班了。


    许大茂今天也起得很早。


    自从放映师傅答应带他下乡放电影后,他走路都有点飘飘然。


    许伍德在家多次叮嘱他,在未出师之前不要对外宣传这件事,这让许大茂很是苦恼。


    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爱表现、好面子的时候。


    这么有面子的事情,却要藏在心里不说,实在是憋的难受。


    今天,许大茂也不再躲着贾东旭了。


    他的心态已经改变了。


    贾家娶不到媳妇儿,是因为人家看不上他们,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没本事。


    要是有机会,他自然会想办法让那个女孩成为自己的。


    即便这事传出去不好听,但又不违法,贾家又能对他怎么样?


    原剧里,许大茂都能在傻柱面前抢走秦京茹,这点心理建设他还是能做好的。


    当然,这种事说出去确实不光彩。


    虽然许大茂不再回避贾东旭,但他也不会在贾家人面前大肆炫耀。


    早晨,许大茂出门上学时,看到中院的何裕柱和易忠嗨等人也准备出门上班,只是瞥了一眼,便大大咧咧地离开了。


    易忠嗨见状,忍不住摇头:“嘿,许大茂最近有些奇怪啊,前几天看见我们像做贼一样,今天怎么又大摇大摆地过去了?连一声‘大爷’都没喊。”


    听了师傅的话,贾东旭没什么反应。"大茂还小,不懂事很正常,师傅,我们也该去上班了。”


    贾东旭不知道许大茂已经对他的相亲对象动了心思。


    要是他知道许大茂一心想着出师后就把秦淮茹骗到手,他还能这么冷静地劝说吗?


    何裕柱注意到了许大茂。


    不过,他也没太放在心上。


    上次晚上教训了他和刘光齐一顿,这段时间许大茂确实老实了不少。


    至少现在经过他面前时,不像以前那样一副想找打的样子。


    不过,何裕柱了解许大茂的品行。


    这只是刚被打不久,他还记得教训。


    过段时间,这家伙说不定又会想出什么坏点子。


    毕竟,这家伙表面看起来老实,实际上又坏又记仇。


    当然,何裕柱也不怕他会耍什么花招。


    杨国涛惊诧地发现,何裕柱的厨艺似乎又有新的突破。


    从柱子成为主厨到现在,时间并不长,但他技艺的进步却令人咋舌。


    杨老板热情招呼何裕柱:“柱子,听说你的厨艺又精进了?”


    何裕柱微微点头,神色谦逊,“承蒙李师傅指点,有些心得,侥幸有所提升。”


    杨国涛听到这话,脸上笑意更浓,对何裕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凭借这份悟性和勤奋,何裕柱完全有能力接任鸿宾楼的大厨之职。


    杨老板毫不掩饰对柱子的喜爱。


    通常情况下,老板对员工会有所保留,毕竟员工要为餐馆创造价值。


    但柱子与众不同,无论天赋、性格还是为人处世,都无可挑剔。


    更难得的是,他仅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与同龄人相比,甚至是历经数十年的成年人,又有几人能达到柱子的水平?若杨老板此时再过多夸赞,反而可能让其他员工感到不满。


    毕竟,连何师傅这样优秀的人都难以挑剔,普通人更难有出头的机会。


    杨国涛经营鸿宾楼多年,深知用人之道。


    除了柱子的表现,他看重的还有柱子与李师傅的关系。


    李师傅不仅是鸿宾楼的主厨之一,柱子展现的实力也让杨老板对其充满期待。


    尽管柱子年仅十五岁,但他展现出的潜力已不输李师傅。


    要知道,鸿宾楼的大厨们大多三四十岁,从小学艺,几十年坚持才达到现在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