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做了台柱

作品:《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

    傍晚五点多。


    鸿宾楼开始陆续迎来顾客。


    最近几天,鸿宾楼的生意明显好转。


    杨老板借着何裕柱的到来,做了宣传:川菜大师李保国的亲传弟子,天赋非凡,正宗川菜传人。


    仅凭这几句话,就吸引了许多好奇的食客前来尝鲜。


    毕竟,李保国在四九城餐饮界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么大年纪才收徒,实在难得。


    食客们品尝过何裕柱的手艺后,无不称赞。


    渐渐地,鸿宾楼的名气越来越大。"四号桌,麻婆豆腐。”


    一道经典的川菜端上桌,四号桌坐着四个穿风衣的人。


    他们与其他顾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即使天气不算冷,但他们仍穿着风衣,也不与旁人交谈。


    酒店的服务人员知道他们是来品尝何师傅手艺的,便没有多问。


    待麻婆豆腐上桌,四人相视一眼,随即拿起筷子尝了一口。


    片刻后,其中一位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开口:“老板。”


    服务员立刻通知杨老板。


    杨国涛迅速赶到。"这位客官,请问有何吩咐?”


    眼镜男抬起头,看向杨国涛。"你们那位何师傅今年多大?”


    “十五岁。”


    杨国涛点点头。


    这话刚出口,眼镜男就扫视身后三人。


    随即,三人齐齐站起。"十五岁做主灶?不太合规矩吧?”


    此言一出,杨国涛眉头微蹙。


    看来是来找茬的了。


    这时,鸿宾楼的伙计们都围了过来,这动静也吸引了大厅其他食客的注意。"几位最好把话说清楚。”


    杨老板的语气已不如先前客气。


    能经营饭店的,尤其像鸿宾楼这样的老字号,谁没点真本事?


    那四人轻笑一声。


    还是眼镜男开口:“杨老板,不用兜圈子了。


    事情都要按规矩来,十五岁的小孩当主灶,他有厨师证吗?”


    ……


    ……


    此话一出,杨国涛的脸色明显变化。


    这不是普通的刁难,对方直指厨师证,显然是同行。


    外行人怎会知道这种事?


    “你们是?”


    杨国涛问道。


    对面毫无隐瞒。"前门外新丰楼,张译。”


    这四人皆为新丰楼的大厨,为首的张译不仅是厨艺最佳,还是老板的侄子。


    得知来人身份后,杨国涛表面平静,内心却隐隐不安。


    若是普通客人,他自不会畏惧。


    但新丰楼此举让他始料未及。


    与鸿宾楼一样,新丰楼也是四九城有名的饭庄,两家因地理位置相近,一直暗中较劲。


    或许这段时间何师傅的名声传开,引起新丰楼注意了吧。


    这种行内人自然懂规矩。


    经过多方打探,新丰楼终于确认,鸿宾楼这位新上任的大厨可能还没考厨师证。


    这是打压对手的好机会,他们自然不会错过。"杨老板,你觉得这事怎么处理?”


    张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后神色平静地望着杨国涛。


    他这副模样毫不奇怪。


    单凭无证就提拔主灶这件事,传出去,鸿宾楼这次够呛。"你的意思呢?”


    杨国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停业一个月,那位主灶师傅也别留用了。”


    提到主灶师傅时,张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何裕柱,年仅十五岁的主灶师傅。


    这段时间,他听手下汇报不少。


    同样是天才,他十五岁时的表现还不如这个年轻人。


    尽管在他现在的地位,一个主灶师傅根本不值一提,但他还是乐意顺手掐断他的前程。


    听完这话,杨国涛心中一沉。


    张译的要求如此干脆,显然早已计划好。


    但杨老板也明白,这事基本没转圜余地。


    以鸿宾楼的规模,停业一个月已是重大事件,到时客户流失足以让鸿宾楼元气大伤。


    这根本就是要把鸿宾楼彻底击垮。


    就在此时,后院传来几道脚步声。"李师傅?”


    走近些,杨国涛认出了来人——竟是李保国带着何裕柱走了过来。"杨老板。”


    李保国点点头,目光随即转向新丰楼那四人,最后定格在张译身上。


    张译等人到访时,就有伙计去后院通报了消息。


    见到是新丰楼的人,李保国立刻明白情况,急忙赶来。


    张译本是信心十足的模样,但见到李保国后,目光却不自觉地闪避。


    他是年轻一辈中颇有名气的厨师,但在老牌特级厨师面前,总显得逊色几分。"你爹怎么没来?”


    李保国的话让张译心中一颤。"李师傅,我爹还在店里忙着呢。”


    听罢,李保国笑了:“也是,这种丢脸的事,派你来倒挺合适。”


    烹饪这行发展了几千年,有其固有的规矩。


    虽然近年来有了厨师证,但有些传统规矩依然存在。


    然而,行业内并未公开强调这些规矩。


    若是在过去,张译这样的行为会让整个厨师界对他失望透顶。


    听到李保国的话,张译和身后的三位大厨脸上浮现怒意。"李师傅,时代变了,一味守旧不可取。


    我知道他是您的徒弟,但规矩就是规矩。


    如果您不愿妥协,我们也不必顾忌。”


    张译话里带着讽刺,明显是在嘲笑李保国跟不上潮流,甚至隐含威胁。


    对此,李保国并未动怒,只是冷冷瞥了他一眼。"看来老张教儿子的方法和他做菜一样让人难以恭维。”


    “你……”


    张译被激怒,手指向李保国,想反驳,却又因对方身份而强压怒火,嘴上说道:“李师傅,我敬您为前辈,才与您如此交谈。


    若杨老板对我们条件不满,不如去厨师协会商议。”


    话里威胁之意已十分明显。


    杨国涛在一旁虽愤怒,却毫无办法。


    无论答应与否,对鸿宾楼来说都是不利的局面。"行,柱子,最近学的东西都掌握得如何?”


    李保国面无表情地问。


    何裕柱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直到听到师父的话,才上前微微鞠躬。"师父,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中级厨师证应该没问题。”


    这当然是谦虚的说法。


    李保国听后点点头,随后指向张译:“带路吧,那些老家伙应该给我这个面子吧?”


    张译和身后的三位大厨闻言神色一僵。


    行内人都明白李保国的意思。


    他要用自己的特别厨师身份,帮何裕柱争取一次考试机会。


    一旦何裕柱通过考核,他们的举报将不成立,反而会因此在业内声誉受损。


    张译几人对此感到困惑。


    李保国有何底气?


    确实,李保国若动用人脉,可以让何裕柱免去无证上岗的处罚,直接参加考试。


    但这样一来,考试难度会远超常规。


    评委至少也是特别厨师级别!


    何裕柱才多大?十五岁,通过正常中级考核已属难得,难度增加,他怎么过关?


    到时候丢脸的不是何裕柱,而是李保国!


    这位老人家怎么胆子这么大?


    “愣着干吗?还考不考了?”


    李保国见张译等人发呆,便催促道。


    听了这话,张译几人脸上的表情更加难看了。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走!


    ……


    李保国的强硬态度出乎张译意料。


    他们筹备已久就是为了对付鸿宾楼,没想到李保国会如此回应。


    此刻若是退缩,新丰楼在业内就不用混了。


    于是,张译四人立刻起身,先离开饭店。


    厨师会是专门考核特级厨师以下资质的地方,里面的评委都是四九城知名的特级厨师。


    其中有不少李保国的老熟人,这也是他刚说出那番话的原因。


    杨国涛看着事情发展至此,只能无奈地看着李保国和何裕柱。"李师傅、柱子,这次就靠你们了。”


    经营饭店多年,杨国涛对厨师行业的规矩也略知一二。


    若是常规考核,凭何裕柱的手艺,通过中级厨师考试应该没有问题。


    但如今因张译等人发难,李保国只能通过举荐方式让何裕柱参加考核,这一变化使考核形式也随之改变。


    普通中级厨师考核是多名厨师同时参与,题目也不会太难,都在中级水平范围内。


    而这种举荐模式通常难以通过,一旦通过,则为单独考核,且评委厨艺都很高超,要求与难度远超集体考核。"杨老板,你放心吧,柱子的手艺我清楚。”


    李保国神色平静,显然对这次考核毫不在意。


    毕竟,自己最了解徒弟的本事。


    何裕柱的手艺,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媲美大厨。


    作为师父的李保国甚至期待一会能让那些资深评委大吃一惊。


    想到这里,李保国摇了摇头。"走吧,柱子,今天就把证领了。”


    何裕柱点头,跟着师父出门。


    张译等四位大厨一出门便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皮卡车,装备看起来相当奢华。


    而李保国则带着何裕柱不急不忙地上了一辆鸿宾楼预备的黄包车,对车夫说:


    “去厨师会。”


    “到了,厨师会,车费两千。”


    黄包车夫把车停在一栋两层石质建筑外。


    李保国从口袋掏出两千块,然后下车。


    何裕柱紧跟其后,抬头便见张译等人已在厨师会门口等候。"李师傅,请开始吧。”


    张译见到李保国和李师傅后,恢复了从容神色。


    刚才在鸿宾楼时,李保国的话让他有些紧张。


    毕竟李保国是厨师界的前辈,即便他父亲见了也得敬重。


    不过车上大家商议后一致认为,李保国此举只是为维护鸿宾楼的颜面。


    大厅里那么多人,若轻易答应条件,鸿宾楼的脸面就没了。


    况且他们也不相信一个刚入行的十五岁厨子能通过考核。


    察觉到张译情绪变化,李保国依旧淡定。


    他不理睬他们,直接带何裕柱进入厨师会。


    由于张译等人提前到达,厨师会已有所准备。"李师傅?”


    李保国刚进门,就看见两张熟悉的面孔。


    他眼神微动,随即拉着何裕柱说:“这两位一会儿会是考官,你先认识下。”


    “牛师傅、方师傅。”


    何裕柱看向两人胸前的牌子,点头致意。


    牛永进和方钱是厨师会的常驻考官,都有特别证书。


    两人看到何裕柱时眼睛一亮,这是他们头一回见李保国收徒。


    张译已提前说明情况。"李师傅,我们知道您的意思了,是要推荐自己的徒弟参加考核吗?”


    牛永进开口,尽管他们是考官,但论资历却是李保国的晚辈。"对,既然你们清楚了,我就简单说了。


    这是我徒弟何裕柱,由我亲自推荐参加考核。”


    听到这句话,牛永进和方钱交换了一个眼神。"牛师傅,我们会长目前在外进修,因此由副会长来进行评审,您稍安勿躁即可。"


    尽管如此,两人的眼神却已经在何裕柱身上反复扫视。


    他们这些后来成为特级厨师的人,加入厨师协会之后,听到了不少关于李保国的传闻。


    据传,大约十年前,李保国的川菜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年纪轻轻便压过了许多资深厨师,整个厨师界都对他赞誉有加。


    甚至有不少国宴主厨公开承认他的天赋,若非发生变故,他很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国宴主厨。


    然而,在他参加特一级厨师考核时,不知为何,这位天才厨师止步于国宴之外。


    自那以后,李保国似乎放弃了自我,不再参与厨师协会的活动,而是留在鸿宾楼做了台柱之一。


    至今无人知晓当时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但从那之后,他与厨师协会的关系就变得复杂起来。


    等待期间,何裕柱站在师父身旁。


    他察觉到,自从师父加入厨师协会以来,状态一直不太正常。


    这一点,他默默记在心里,却没有主动询问。


    他隐隐约约猜到了些端倪。


    毕竟他知道,师父曾经差点就成为国宴主厨了。


    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虽然他也很好奇,但既然师父没有提起,他就没多问。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


    门外终于出现了一个人影。


    当看到这个身影时,一向沉稳的李保国眼神微微波动,缓缓抬起了头。"保国哥?"


    看到李保国后,那人语气中透着一股兴奋。


    随即,他加快脚步走近。"副会长。"


    牛永进和方钱看清来人后,纷纷点头打招呼。”郑绍彬,看来你在厨师协会混得不错啊。"


    李保国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片刻后开口说道。


    郑绍彬比李保国小两岁,是一名特二级厨师,同时也是厨师会副会长,擅长川菜。


    李保国的话刚落,郑绍彬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