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省机械厂来考察

作品:《替资本家小姐下乡,致富撩汉样样行

    顾念一见过他算题,满本子密密麻麻的,一个不留神就会算错,既要脑子跟得上还要高强度用眼。


    她不免有些心疼,朝院里看了一眼,


    “可可心情不好,你和余怀之平时又形影不离的,你别出现在她面前了,去车上我给你教个眼保健。”


    孟寻洲转身往外走,还不忘纠正,


    “我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没有跟哪个人形影不离。”


    尤其是余怀之把顾念一不能生孩子的事情泄露给梁新芳之后,他就发现能相信的只有顾念一。


    顾念一撇撇嘴,这人暗戳戳点人的时候,连人家名字都不提。


    两人并肩走着,遇到村民正常打招呼,村民虽然好奇,但不敢贸然来问。


    一上车,孟寻洲就跟大狗一样,抱着顾念一,头埋在她肩膀上,


    “一一,我好累啊。”


    虽然知道孟寻洲这样装可怜的可能性比较大,但顾念一还是抱住他,每天都是数据,连觉都不够睡,自己怎么可能因为别人迁怒他?


    “休息一会,是不是还没吃饭?要不我们去镇上饭店吃?”


    孟寻洲点点头,下巴戳得顾念一的肩膀发痒,她笑着要躲,被孟寻洲按住,用脸颊蹭了蹭,含糊的说:


    “再抱一会。”


    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心软,抱了好一会,在顾念一都在怀疑孟寻洲是不是睡着的时候,孟寻洲抬起头,搓了搓脸,


    “走吧,去吃饭,别饿着你了。”


    顾念一盯着他发红的眼睛说:


    “我来开车吧。”


    孟寻洲一愣,他怎么不知道顾念一还会开车?但下意识就觉得不能质疑,顺从的点头下车换座位。


    看着顾念一打火,挂挡,启动一气呵成,孟寻洲原本有些僵硬的身子放松下来,靠在副驾驶里,


    “还有啥是你不会的?”


    顾念一真诚的说:


    “算数据。”


    孟寻洲被逗笑,抬手捂着上半张脸笑了半晌。


    顾念一侧眸看了一眼,啧,她才发现孟寻洲的手指也很好看,他此时的动作居然有种禁欲的美感。


    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跑偏了,顾念一默默念两遍清心咒。


    到了饭店,两人都不想吃硬菜,一人一碗面,吃得通体顺畅。


    吃饱喝足,原本该放松休息的时间,孟寻洲还要回去继续算数据。


    天已经黑透了,车直接开到顾念一家门口。


    孟寻洲下车送顾念一回院子,黑暗的环境,周身都是她身上的清香,内心控制不住的蠢蠢欲动。


    孟寻洲深吸一口气,抱住顾念一的腰,只是克制的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暗哑,


    “进去吧,我怕我忍不住。”


    顾念一抬起头猛的垫脚亲亲他的唇,在他伸手要抓住自己之前跑开。


    孟寻洲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嘴巴,黑夜中传来她带着笑意的声音,


    “拜拜呀。”


    孟寻洲低头失笑,又站了一会听着院内没动静了才转身上车走了。


    第二天早上,顾念一骑车去三义镇机械厂。


    保安老胡看见顾念一,一脸喜色的给她带路,整个厂都知道因为顾念一的设计,省机械厂都要来人看,大河沿村的那批人别提有多得意。


    “顾同志,厂长让我直接带你去车间。”


    赵汉书昨天夜里都没有回家,带着几个职工连夜又造了一台犁地机,这会正在试用。


    见顾念一来了,他充满红血丝的眼睛溢出笑意,


    “顾同志,我全程跟着师傅们制造,已经完全掌握犁地机的构造组成了。”


    顾念一点头应和,


    “自己动手确实有助于学习,一会省机械厂的人来了,还是由你来解说。”


    赵汉书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最终还是咬牙应下。


    没等多久,门口来了一辆车,赵汉书和顾念一走出去。


    车门打开,下来了三个人。


    一个微胖的老头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男一女,年纪都不大。


    赵汉书伸出手笑着迎上去,老头伸手握了握,


    “赵厂长吗?我是省机械厂的朱爱国。”


    赵汉书面上带着得体的笑,半侧着身子让出顾念一,


    “朱厂长好,这位是犁地机的设计者,顾念一同志。”


    朱爱国打量着顾念一,顾念一大大方方的笑着打招呼,朱爱国点点头,


    “真是个有想法又有冲劲的年轻人,还是个女娃子,真是难得啊。”


    赵汉书在前面带路,领着众人去车间后面的空地。


    边走边介绍,虽然省机械厂是为了犁地机来的,但赵汉书还是尽职尽责的给领导汇报工作。


    穿过车间,众人看见一片空地上,一个职工正拿着犁地机翻地。


    这是顾念一早先安排好的。


    无论多精巧的机器,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人看见功用。


    果不其然,朱爱国看见这一幕,步子都迈得大了一些。


    犁地机所到之处,看起来已经僵硬的土地都被翻动,露出里面微微湿润的泥土。


    王春生推着犁地机转着弯走,多方位的展示,犁地机在他手里很轻松转动。


    王爱国看得不住地点头,


    “好好好,非常不错!一个人就能操作,硬地上也能用。”


    “真是巧思啊!”


    “以后翻地的时候,农民自己就能操作,就不用等着公社给安排拖拉机了。”


    朱爱国感慨完,转头问赵汉书,


    “犁地机的定价是多少?”


    赵汉书回道:


    “目前还没有定价,只是给镇上的农机管理处供应了两台。”


    朱爱国沉思了一瞬,问顾念一:


    “顾同志,你觉得定价多少比较合适?”


    顾念一虽然没有给机器定价的经验,但商品的成本一般都是百分之三十五,她转头问赵汉书:


    “赵厂长,犁地机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赵汉书脱口而出:


    “一台犁地机的成本是22块钱。”


    顾念一心算了下,回答朱爱国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定价40块钱左右就可以了。”


    朱爱国点点头,


    “小型机器,能用三到五年,40块钱确实不算高,这个价一些收成好的村子自己就可以承担。”


    “顾同志,你真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省机械厂后面会对你进行表彰,希望你到时候一定要抽时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