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立块碑
作品:《替资本家小姐下乡,致富撩汉样样行》 “村里人要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有多高兴。”
“我现在就去,现在就去。”
王爱国说完就快步往院外走,边走边穿鞋,穿了好几次都没穿好,最后他停下脚步,仔仔细细的将鞋穿好,这才走出院子。
顾念一看得心酸,这个可爱老头总是容易让她动容。
她刚想走,从屋里冲出三个小孩。
“顾姐姐,你就是带着村民打野猪的大英雄么?”说话的是郭爱华的女儿二丫,小圆脸上一双大眼睛布灵布灵,看着就机灵。
顾念一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接话道:
“肯定就是,妈都说了顾姐姐是我们村长得最漂亮的,你看这个姐姐长得多好看。”
郭爱华从屋里出来,笑着说:“你们两个小鬼,别耽误你顾姐姐干正事。”
顾念一没接触过孩子,但这三个孩子一看就很懂礼貌,被家里教的很好。
她笑着蹲下身和几个孩子说话,
“你们上学没?”
“没有,村里没有学校,但我已经会自己的名字了,是我妈妈给我教的。”一直安安静静的小女孩回答道,说起自己会写名字时透着一股骄傲。
顾念一一顿,“你们几岁了?”
郭爱华叹口气,“我家二丫7岁,虎子6岁,晓玲家妞妞也6岁了,村里没有学校,要上学就得去镇上,可镇上距离这里太远了,谁又有时间每天接送孩子呢?”
“就算有时间接送孩子,我们村能拿出钱送孩子上学的也没几家。”
顾念一眉头轻拧,照大河沿村这个发展趋势,在填饱肚子的提前下再考虑送孩子上学,怎么也得三年后了。
那个时候这些孩子都将近10岁了,思想基本定型,还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么?
她摸了摸二丫的小脸蛋,
“你们想去上学吗?”
二丫急急点头,“想!我也想写自己的名字,婶婶也给我教了,可是我还没学会。”
妞妞也大力的点头,“妈妈要上工没有时间教我,我就把名字一直写一直写,可是我还想学别的字,我也想写妈妈名字和爸爸的名字。”
顾念一心头发酸,这些可怜的孩子,她要想办法帮她们上学!
虎子的声音打断了顾念一的伤感,
“上学有什么好的?隔壁村的大牛哥都说了,上学的话每天都要写作业,都没时间上树掏鸟窝了!”
顾念一笑出了声,郭爱华拍了虎子一下,“这个皮猴子!”
孩子上学的事情一时急不来,怎么也到年后才能安排这些孩子去上学。
还有镇上的教学模式也要考察一下,顾念一暗暗记下这件事。
顾念一回家没多久,王爱国就找来了,还带着几个村民。
“顾丫头,这几个都是我们村干活利索的,我们刚刚去看了村里的地,还画了张图。”
顾念一接过图来,这图画的倒清楚,不但将每一块田的位置都标了出来,还将地里种的农作物、浇水的频率也一并标上。
还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了几条不同线路的修渠路线。
“叔,这图谁画的?”
“是老周,他原来是给大户人家盖房子的。”王爱国说着,指了指站在一旁的一个驼背老头。
顾念一拿着图纸走到老周跟前,
“周叔,你画的这几条线路,那条能最大程度的覆盖到全村的田?”
老周指了指图上用红笔画的线,
“这条,可是这条路是用料最多的一条,就是咱们村可能负担不起。”
这是还不知道钱是她出?
顾念一看了眼王爱国,王爱国朝她微微摇头,她便明白过来。
她有钱的事情要瞒起来。
“是这样,我帮派出所抓了小偷、还帮部队上抓了间谍,他们给了我一些钱作为奖励,你先算算大概需要多少钱?”
老周从小长在这村里,挑水浇地几十年,比谁都知道修个水渠会给村民省下多少功夫。
他眼睛红了,拿起笔就在纸上刷刷写起来。
其他村民原本在王爱国说要修水渠时,也是担心村里没钱,虽然地里的庄稼长得比原来好,可是远远不够修水渠的。
现在一听是顾念一得来的奖励,又激动又兴奋。
“村长!原来是顾知青出钱,这下我们可以好好修个水渠了。”
“是啊,顾知青真是个好人啊!”
王爱国早料到是这个场面,他先前没说是顾念一出钱,就是怕村民们认为这钱来的容易。
毕竟人不用付出还能享受便利的时候,都会觉得别人的付出是容易的,甚至是理所应当的。
顾念一是他们大河沿村的贵人,他绝不允许有人认为顾念一的付出是应该的!
“顾知青这钱来的很不容易,为了抓间谍她还受了伤。”
“可她还是能毫不犹豫的把钱拿出来给咱们村修水渠,大家伙儿要牢牢记住她的恩情。”
“水渠要是真的能修好,不光对我们好,我们的子子孙孙那都能享上这份福。”
“人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也要做到浇水不忘修渠人。”
”顾知青的好大家要一直传下去,说给我们的孩子、孙子、孙子的孩子。”
顾念一听得嘴角直翘,对对对,就是这样。
最好在水渠旁立块碑,上面写上:顾念一捐赠,那才好呢。
她这边正这么想着,老周那边就说了出来,
“我们可以在水渠旁边立块碑,表明修水渠的人,这样大家就都能知道了。”
王爱国瞟了眼顾念一憋笑的脸,赞许的看着老周,
“对,这件事老周你负责,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其他几人也是连连点头,说着顾念一的好话。
这几人除了干活利索,还有个特点就是在村里算是德高望重的,他们说话村民们大多都不敢有其他意见。
王爱国叫他们来就是为了给顾念一做宣传。
那边老周已经算出了需要的钱数,拿着结果给大家读道:
“水渠的路线总长三千米,水泥按一吨40块钱算,得五吨水泥,也就是200块钱。”
“石头按一吨20块钱算,得七吨石头,也就是140块钱。”
“人工都是咱们自己人,不需要算钱。”
“合计下来,顾知青至少得准备34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