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精炼厂

作品:《港综:我为峰

    赵磊很快就要来了高峰的电话,打了过去。


    “高先生,你好我是.....我们想请你帮个忙。”


    “哎呀,都是兄弟单位,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一定义不容辞。”具体的能力范围,还不是高峰自己界定。


    言外之意是:麻烦的事得加钱。


    赵磊一头黑线,他也是久经官扬的老油条,怎么会听不出高峰的潜台词。


    既然求到人家头上了,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索性痛快点。


    “......高先生,京都这边有一片土地打算开发,不知道九州地产有没有兴趣?”


    京都的土地倒是好东西,但高峰确实眼馋,但他也知道这次机会难得,不能因为一块土地就放过。


    毕竟只要有钱,京都那边凭自己也能拿到土地,不能浪费这个人情。


    “哎呀,我们九州地产的施工能力有限,沪都的那片地就够我们开发的了。”


    “.....”土地是赵磊能想到最好的东西了,毕竟房地产的走向肯定是向上的趋势,何况自己说的这块土地可是在京都的黄金位置。


    这时赵磊的副手突然凑到赵磊耳边:“领导.....”


    赵磊点点头,对高峰说道:“高先生的特钢厂,是不是需要一些稀有金属矿石?我可以替高先生牵个线,毕竟那些稀有金属矿还是很难得的。”


    “非常感谢,心意领了,但我们现有的两个小厂,现有的稀有金属还够用。”


    快了,快说到点子上了,高峰此刻也不禁有些紧张。


    “.....难道高先生打算收购稀有金属矿?”赵磊的声调有些惊异,稀有金属矿在1988年就被列入了保护性资源当中。


    稀有金属矿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怎么会!我可没那个胆子。”稀有金属矿实在是有些敏感,虽然高峰有这个心,但实在是没这个胆。


    高峰手指发白,但语气尽量平静:“我打算投资一个稀有金属精炼厂.....”


    既然控制不了最上游,那就试图染指一下中游。


    “精炼厂?”


    “没错,恕我直言,国家把黄金卖成了白菜价,我可不打算直接卖稀有金属矿石,而是把他们转化成半成品。”


    渤海重工虽然是企业,但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有关部门。


    而这些国企不管是做生意还是谈判,都不是经济先行,往往都带着其他目的。


    这也就是导致国企对市扬上的嗅觉严重不足。


    但即便再不足,也知道原矿和半成品的价格差别。


    “高先生不知道,接不接受入股?”精炼厂能够产生的利益是原矿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赵磊作为国企的负责人,自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直接把技术人员的事情放到一边,先询问精炼厂的问题。


    “入股?渤海重工能用什么入股?”高峰故意好奇的询问。


    “.....”赵磊的脑子此刻也在疯狂运作,但自己似乎确实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筹码。


    倒不是渤海重工没东西,而是很多东西不能私相授受。


    哪怕是为了国企的利益,也不能违反一些规定,要不然赵磊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国企的弊端,他们上头的婆婆太多,很多时候都不能自己做主,需要请示,需要审批,但这个请示、审批的流程往往需要不短的时间。


    但市扬不会等人,机会也不会等人。


    赵磊只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和高峰商谈


    “我们可以用建厂土地入股。”虽然土地的价值很低,但也算是个条件。


    “土地?土地的价值恐怕连精炼厂价值的1%都不到。”高峰差点被赵磊的话气笑。


    精炼厂属于顶尖科技产业,不管自己去哪个城市投资,估计都能0成本拿地。


    毕竟精炼厂就是政绩,能带动一条产业链,能解决就业。


    这是任何官员都不能忽视的。


    “那我们也可以用钱入股,也算是降低高先生的资金压力了。”


    “呵呵,赵先生小看我了,区区几十亿我还是拿的出来的。”高峰故意夸大了投资金额,就是欺负赵磊不懂行情。


    精炼厂最大的成本就是核心设备,而设备的主要来源国就是日本、白头鹰或者是高卢。


    日本现在地产崩盘,那些生产这些设备的厂家同样深陷其中,高峰如果这个时候去购买设备。


    那肯定会被日本厂家当爷爷供着,就算想:夫前の目犯,也不是不可能的。


    赵磊显然被高峰的财大气粗吓到了:“几十亿?高先生要建多大的精炼厂?”


    “年处理5000吨吧。”这个规模的精炼厂算是中大型。


    赵磊松了口气,另外开出价码:“我们可以低价提供稀有金属原矿。”


    高峰咧嘴笑了,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得意的时候,语气平淡:“这倒是可以,但是赵先生能不能保证供应?”


    “可以签合同,保证十年的原矿供应。”赵磊同样松了口气,对方已经松口,说明原况确实说到了对方心坎里。


    “十年?少了点,二十年吧。”


    “二十年?!”赵磊犹豫了,刚才说的十年已经超出了他的权限,二十年的供应合同远超出赵磊的预期。


    高峰也害怕把对方吓跑,补充道:“我也不用你低价供应,市价就行。”


    “而且,我付美元。”


    赵磊松了口气,市价还行,反正卖给谁不是卖啊,出口也是去换外汇,高峰付美元,还省事了呢。


    “那股权?”


    “10%,渤海重工要提供10%的资金,协调各方面手续。”


    “10%太低了,我们可以增加投资比例,至少占股49%,要不然我也不好交代啊。”


    “技术难道你们也能提供吗?我至少要占75%,否则免谈。”


    “......高先生,外资在国内建厂,国内至少要占51%以上的股份,我接受你们占控股,已经是破例了。”


    “既然这么为难,那我就把精炼厂建到东南亚、远东、甚至是香港。”高峰有恃无恐,他吃准了渤海重工没有这样的技术。


    “.....行,我去找领导协调。”赵磊叹了口气,被人用技术卡脖子的事情,他算是吃到了。


    国企哪怕带着‘企’字,但有些事情仍然需要汇报。


    “那毛熊的事?....”合作已经初步达成那就得转回之前的正题了。


    “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才能给你答复,毕竟毛熊那边最近太热闹了。”


    “好,那我就等高先生的答复了。”


    赵磊知道高峰不仅是为了探听情况,还是为了等自己这边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