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有限爱国

作品:《港综:我为峰

    这张底牌成功打到应有的效果。


    “感谢领导的信任,欢迎领导的监督。”


    “另外,税收问题就不用写到协议里了,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高峰开始唱高调,实际上他是看不上这点钱。


    这个免税政策看起来不错,但等到很多年之后,就有可能是个坑。


    “不要免税?”拒绝优惠政策的事情,领导只在高峰身上见过,这不禁让领导有了疑惑。


    别的企业,不管是日企、美企还是港资,都恨不得多要政策倾斜,而这个高峰却和别人不一样。


    早在第一次来投资的时候,就拒绝了免税的条件。


    这次又拒绝,这让领导对高峰这个人充满好奇。


    在内部报告中,明确注明,高峰此人是个标准的资本家,在香港大杀四方,对敌人心狠手辣,吃干抹净,从不放过任何一笔钱财。


    在毛熊更是把巧取豪夺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这五项尖端技术就能看的出来,肯定不是买的。


    ‘有限爱国’是所有参与过研究高峰的人员的一致评价。


    这个评语在领导看来非常准确,从特种钢材的事情就能看的出来,对方拿敏感技术换取‘试点’,同样充满了经济操作。


    “高先生,不知道你为什么拒绝免税政策?”领导打算直接询问。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些话高峰不能说的那么直白,毕竟和谐无处不在。


    “.....既然高先生不想说,我也不勉强,既然不想免税,不知道高先生有没有什么要求?”


    “我想在国内再建两个大型综合性特钢厂,目标是总产值到300万吨/年。”


    钢厂从投产到达产通常需要2年的时间,这些时间主要是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


    钢铁一厂,还是二厂就是高峰的‘试点’,他利用这两座加起来年产80万吨的中型钢铁厂,培养管理层和技术工人。


    等大型特钢厂建完、设备到位,这边的技术工人也培养合格了,立即就能将新的厂区投入运营。


    到时候高峰旗下的特钢厂,就能达到国内特钢生产量的80%以上,彻底占领这个市扬。


    “放心领导,我只生产最高端、最难制造的特种钢。”


    “不会和其他钢厂抢生意的。”


    那点辛苦钱,高峰也看不上。


    特钢的附加值可不是普通钢材能够比拟的。


    像军工级的特钢,每吨的价值在15000美元/吨,民用的特钢至少也是8000美元/吨。


    最次的特钢也要1500美元一吨。


    而普通钢材只有几百块钱一吨。


    “....”领导被高峰的野心吓了一跳,如果真让高峰完成两座特钢厂的话,那年产值至少100亿美元,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足以支撑一个工业帝国。


    “我需要汇报。”领导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权柄小了,自从和高峰打上交道,他这几天都往领导那里跑了好几趟了。


    “好,请领导替我汇报,我会投资20亿RMB来建设这两个特钢厂。”


    “这20亿是厂房投资,设备、人才我会额外在投钱的。”


    投个鸡毛,等二毛拉稀摆带后,自己就能挥舞着美金,去捡漏了。


    “......”


    大炸弹!超级大炸弹!


    根据领导得到的半年汇总,1991年上半年华国全年外商投资额也不过120亿RMB,高峰单笔就承诺投资20亿,这简直就是个大炸弹。


    堪称史诗级的超大型投资。


    如果投资能够落地,那将彻底奠定高峰‘华国顶级工业巨头’‘国家战略合作者’的地位。


    “我会尽量协调。”领导的话风已经改了,不是汇报改成协调了。


    .....


    上面再次经过讨论,甚至比之前还要激烈。


    毕竟之前的两座特钢厂的产量只有几十吨,就算让高峰全力生产,也没办法满足国内的需要。


    但如果新建了大型特钢厂,那对其他企业就是剧烈的冲击。


    为了高峰的要求,上层数个部门连续开了两天的会议,甚至有关代表也列席。很多人认为虽然现在国企,没有掌握特钢的工艺。


    但现在没有不行以后不行,高峰的特钢厂如果投产,那以后市扬竞争会异常激烈。


    但最终保守方,在技术优势面前,败下阵来。


    毕竟国内现在需要的就是技术,用市扬换技术本来就是既定国策。


    至于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只能以后再说了。


    于是乎,高峰的条件得到了全盘接纳。


    唯一的要求是这两座新建的特钢厂,只准生产民用级特种钢铁,高峰一口就答应下来。


    别人不清楚,高峰难道还不知道吗?


    某些特种钢,国内的企业如果没有外来因素加持的情况下,至少需要15年以上才能搞定。


    这还是最低级别的特钢,如果是大型船只上的特钢则更费劲。


    现在国内的特钢行业,只有高峰的手中拥有符合现代船只要求的产品,难道某些方面还能选择过时的产品?


    就算是有关部门为了扶持国企,情愿等时间也不采购也无所谓。


    民用特钢足够自己吃饱。


    ......


    “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不负所望.......再接再厉!”高峰嘴里的官话套话也是一堆一堆的。


    “.....高先生,不知道这两座大型特钢厂有没有选定好地址?”领导及时打断了高峰长篇大论。


    高峰知道对方既然这么问,就是说明已经替自己选好了位置。


    别说自己还没想好,就算是想好了,也得换。


    “请领导指示。”


    “武汉和日照怎么样?”


    “哎呀,领导跟我想一块去了。”高峰这倒是没有拍马屁,而是他却是属意这两个地方。


    日照拥有深水良港,可以直接对接境外的铁矿石,还能通过胶济铁路连通内陆,便于向华北、华东输送产品。


    而且山东的传统钢铁企业,济钢、莱钢都是以普钢为主,不会侵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至于武汉虽然已经有了钢铁厂,但同样以普钢为主。


    而且武汉靠近铁矿,还毗邻长江水系,同样交通便利。


    “既然高先生没意见,那我们就在这两个地方,给高先生批两块用地吧。”领导假意说道。


    “别...别..别!”高峰赶忙叫停,他情愿花钱买,也不想占这个便宜。


    原因和不要免税一样,绝对不能给别人留下话柄。


    “高先生似乎在担心什么?”领导的话,一字一句,里面带着审视。


    “没,我就是觉得国家正是用钱的时候,我自认还是富裕的,所以犯不着占国家的便宜。”高峰知道自己屡次三番的拒绝,已经引起了领导的警觉。


    但他只能不停的唱高调,难不成要对领导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


    害怕税务追溯和政策清算?


    那不是打领导的脸吗?


    “既然高先生执意不肯说,那我也不再勉强,只是...”领导话锋一转


    “国家绝对不会卸磨杀驴,请高先生放心。”


    双方的通话结束后,高峰松了口气,对方显然已经有了猜测。


    但不管对方做什么样的保证,自己都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安全第一,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