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日本地产泡沫
作品:《港综:我为峰》 “父亲,情况就是这样的,我怀疑高峰知道些什么。”
草刈一雄同意草刈菜菜子的看法:“你认为是什么让高峰如此抵触写字楼。”
“不知道,高峰并不知道写字楼的具体地点,也就是说高峰拒绝不是因为写字楼本身。”
“我想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整个东京会发生什么,让他认为写字楼会不值钱。”
“要么就是楼市出问题了,他不看好写字楼的价格。”
草刈一雄很满意自己女儿的分析:“应该就是第二点了。”
“6月份国土厅公示:东京都商业用地环比跌-4.6%;大阪用地环比跌-3.8%”
“这确实会让很多人看空房地产。”
“你怎么看?”
“我认为组织应该做好应对房地产危机的准备。毕竟我们手上确实有太多的物业了。”
“如果现在出手一半,那换回来的资金,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能从容应对。”
草刈菜菜子的提议,无异于最稳妥的办法,如果房地产暴雷,那山口组已经换回来大笔的现金,完全可以应对风险。
如果房地产没有暴雷,那最多就是少赚一点钱。
反正他们手上的很多物业都是连哄带骗,放贷收债弄来的,成本本身就很低。
但草刈一雄显然考虑的更多,少赚钱这件事说的很轻松,但所有人面对每天不断上涨的房价,都不想轻易放弃躺着赚钱的方法。
如果自己只是凭借高峰的话,就命令组织出售一半的房产,那如果地产没有暴雷,那自己很有可能被人赶下台。
“我需要和其他人商量。”这是草刈一雄的答案。
“那高峰的要求?”
“....答应他,我立即命令人把那处写字楼出售。”
“好。”
....
下午开会,草刈菜菜子代表山口组答应了高峰的要求。
高峰松了一口气,虽然应该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但没有先见之明的他们,是不敢轻易相信自己的。
况且就是相信了,对自己也没什么损失,该付的钱对方依然要付。
只是少了一个给山口组放血的机会而已。
接下来双方又就采矿设备的采购问题,进行了磋商。
最后确定好了总的采购款:8000万美元。
而且这笔钱则是在山口组的赔款中直接扣除。
也就是说高峰这次谈判,获得了2.2亿美元的现金+价值8000万美元设备+2名冶金专家+10名冶金学者。
而他实际付出的只有铁矿的分销权。
协议达成后,草刈菜菜子忍不住询问道:“高先生为什么这么不看好日本地产?”
她需要一个理由,来说服山口组的元老。
高峰撇撇嘴:“草刈小姐,我什么时候说不看好日本地产了?”
“高先生,我们心底都清楚,你之所以将写字楼换成现金,就是为了避免泡沫破裂,价值缩水。”
“不,不,我已经说过了,我是不想去日本收租金,毕竟只有一栋写字楼的话,实在没必要跑那么老远。”
见高峰就是不肯说实话,草刈菜菜子索性拿出自己的筹码:“如果高先生肯告诉我的话,那山口组必定报答。”
高峰盯着草刈菜菜子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我说的都是实话。”
“记得抓紧采购采矿设备,我们还指望他发财呢。”
说完高峰转身离开。
妈的,空头支票谁不会开?
不拿出点实际的东西,我告诉你奶奶个腿。
两人的会议结束了,前面的大会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甚至有愈演愈烈征兆。
看着热闹的会扬,高峰瞪大了双眼,一个幌子怎么弄的这么热闹。
“峰哥,从下午开始就有其他,冶金行业的专家赶来参会。”
“....行吧,让他们开吧,我们可以撤了。”
“不和政府打个招呼吗?”
“不了,现在他们应该也不想见我。”
这个时候太敏感,如果高峰自己来沪的话,那政府一定有人出面接待。
但这边不是还有山口组的人吗?
政府的人可不想和山口组的人有什么接触,哪怕是踏进这个院都不愿意。
.....
回香港的路上,高峰立马叫停了陈滔滔对山口组的做空,并让他尽快回港。
次日,陈滔滔就出现在高峰的办公室。
“辛苦了,来先喝茶。”高峰没有着急询问战果。
“谢谢,峰哥。”
一杯茶下肚,陈滔滔汇报战绩。
“因为时间关系,而且多数企业山口组都是幕后操作,所以这次只收益了1500万美元。”陈滔滔解释道。
高峰见陈滔滔有些不好意思,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1500万美元已经很厉害了。”
“我之前不知道山口组都是幕后操作,这次过去确实有些冒险了。”
根据日本《暴力团资金源调查报告》,山口组是通过极其复杂的股权代持与白手套控制大量合法资产。
但这份报告可不是普通市民能知道的,所以即便山口组受到刺杀,也没有影响这些企业的股价。
高峰在日本也没有什么合作伙伴,没办法通过媒体曝光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日本的暴力团体,似乎也有某种潜规则。即便是住吉会这种敌对势力,也没有曝光山口组的产业。
安慰一番陈滔滔后,高峰严肃道:“我研究了一下日本的经济情况。”
“根据我的估算,日本的地价已经到达了顶峰,下一步泡沫就会破裂。”
“到时候整个日本都会出现严重的危机。”
日本的泡沫经济正是疯狂的时候,东京23区的地价总和相当于整个白头鹰地价,但这些房产的租金回报率极低,纯靠投资预期支撑。
其实在1990年3月份的时候,这个泡沫就出现破裂的前兆了。
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要求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增长率,不得超过总贷款的增速。
这直接切断了开发商的资金链。
但这样的前兆显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时间到了1991年,东京和大阪等主要城市的房价首次出现下跌。
泡沫的破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此时的人们仍然沉浸在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里。
对于前兆选择视而不见。
很多企业放弃制造业,转而把钱投入房地产行业,这进一步加剧了泡沫的膨胀。
甚至丰田这种汽车巨头,都因为‘地产收益超汽车百年利润’而暂停了科技研发,转而把经费投到市扬中。
这样办的企业还有:东芝、三井、索尼....
可以说现在是日本狂欢的一个月,也是泡沫破裂前最后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