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领导的看好

作品:《四合院之开局带两妹

    老先生抱歉啊,刚刚我还以为是他俩说话呢?”


    刘建国有些尴尬,刚刚这几个人进来也不吭声,自己也是太投入了,没注意到。


    听到刘建国的话,那两个技术人员不由的翻了个白眼,咋啦,俺俩说的你就能说我们了?


    而孙教授却是摆了摆手道,


    “没事没事,你刚刚说的没错,做实验做研究的确应该仔细谨慎,这些话回去我的和我们的研究员复述一遍,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


    “老孙说的没错,哈哈哈,小刘啊,你在这轧钢厂当一个车间主任实在是埋没人才了,我看等你上大学之后,直接去研究院工作多好。”


    王局也没在意这些事情,笑呵呵的夸奖了刘建国一句。


    而一旁的杨厂长此刻却是着急的想要直转圈。


    不是,咋地,我们厂出了一个人才,这就要撬墙角。


    只是杨厂长和王局长的地位差距太大,此刻还真不敢说些什么。


    只能站在王局长身后,疯狂的给刘建国使眼色。


    “王局说笑了,这种钢材我也就是误打误撞搞出来的,要是真的让我去直接研究,还是要多多学习,要不然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对于王局的话刘家国可不敢直接拒绝。


    研究院,狗都不去。


    那是什么地方,学者聚集的地方,谁知道几年后的风会不会波及到研究院。


    自己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就要去住牛棚。


    刘建国的话一出,众人也知道,这是刘建国婉拒的意思。


    孙教授有些失望,杨厂长眼神中满是惊喜,王局和林司长则是面带欣赏。


    这句话可以说是婉拒,也可以说是谦虚。


    谦虚好啊,要比那些做出来一点成绩,尾巴就翘上天去的人好多了。


    “哈哈,小刘同志说得好,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学习,保持谦虚。


    对了,小刘,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这种新钢材,你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


    “当然可以,这是我的荣幸,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


    对于在这位大领导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刘建国是不会拒绝的。


    这位大佬虽说在起风的十年之间被下放,但是十年结束,人家可是直接回来了。


    就算这十年自己靠不上这位的大腿,等十年后国家起飞的时候,这位大腿上一根毛都够自己抱一辈子的了。


    当下,刘建国也不迟疑。


    将搞出这种钢材的原因,过程,以及思路都说了一遍。


    当然,只说自己对于这种钢材的预设,而不是说自己知道这种钢材的配方。


    至于为什么自己能搞出来的,就说周教授曾经推荐过一些材料类的书籍。


    自己看的不少,早就有了一些想法,不是一两天内搞出来的。


    毕竟再天才的人,两天搞出来一种新钢材,那也太过逆天。


    当然,在这中间肯定夹杂着大量的私货。


    什么气不过洋鬼子的封锁,自己国家要有自己的技术。


    什么随意补一补会出事故,作为生产者,要考虑到以后使用者的安全,要考虑到为国家节省资源。


    还有面对问题,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之类的。


    这些话说完,一个为国为家,敢于挑战的年轻人形象就立了起来。


    众人只觉得刘建国此刻整个人都在发光,特别是王局、林司长、孙教授眼中满是欣赏。


    那两个协助的技术人员则是满脸的敬佩,就是杨厂长此刻看向刘建国的眼神也有些奇异。


    对于刘建国此人原本抱有的拉拢想法已经进化到必然得到的人才,心中暗暗下了决定,等此事结束,直接就把刘建国提到技术科科长的岗位去。


    至于说原来的技术科科长,要么成为副手,要么去别的岗位。


    而且这种壮举公告出去,整个轧钢厂谁都不会对这种决定有什么意见。


    “好,好啊,国家有你这样的青年,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王局此刻心情显然十分开心,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没有比看到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人更开心得了。


    心中甚至想着,直接将这年轻人直接调到工业部那边。


    只是这种念头也只是转瞬而逝,这种人才调到工业部能干嘛,工业部只是管理机构,可不是研究机构。


    要真的调到工业部这种人才就埋没了,年轻人还是要在下面多磨炼一些时间,以后成熟了,在进行调任。


    压下这个想法,王局长看着刘建国继续道,


    “这次的项目你是居功至伟,能办事,能解决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很好。


    对于这种人才,小杨你们厂子可不要吝啬于表扬与奖励,要让人才有发挥才能的地方,要大力培养啊。”


    杨厂长闻言,立马就回应道,


    “请王局放心,这次项目结束,我厂一定会大力表扬与奖励。


    在刘建国同志读大学期间,我厂实验室和技术部门完全听从刘建国同志调遣安排,厂内对于刘建国同志的要求绝对会放在第一位。


    厂内只要有的,第一级别提供给刘建国同志,没有的,我厂也会尽可能满足。”


    听着杨厂长的宣言,王局虚点了点杨厂长,笑呵呵的道,


    “你就这点小心思,放心吧,只要刘建国同志不愿意走,谁也不会把他调走。


    只希望轧钢厂能够好好的培养,别浪费了人才。”


    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杨厂长也不尴尬。


    王局都这样说了,也就是这人自己留下了,当下嘿嘿一笑道,


    “请领导放心,厂子不会亏待刘建国同志。”


    “记得你说的话,之前的事情我不希望再次发生。


    记得,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建设,不要将太多的私人感情带进工作,不要高官僚主义,不要搞特权主义。


    下次再因为某些领导的个人关系让刘建国同志这种人才受了委屈,你们轧钢厂领导层一个两个的都跑不掉。”


    这话就严重了,杨厂长也知道王局长是在警告自己。


    心中暗骂了一句杨为民,但表面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坚定的表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再次发生,请领导放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