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出事

作品:《四合院之开局带两妹

    趁着中午的工夫,大家把上面送来的一些原料放进库房。


    下午一上班,众人先是给设备通电进行空转。


    看到各个部位的指示灯正常亮起,机构运行的声音没有其它异响,刘建国的心就完全放了下来。


    只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他相信这设备就能实现设计的功能。


    毕竟这年头只是一些设备比较落后,国内关于机械方面的知识研究比较浅,不是这些教授脑子笨。


    相反,这些教授可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奠基人,没有他们才没有后世那些震惊国内外的前沿科技。


    因此,在尝试了几次空转没出任何问题之后,刘建国就让工人将一些原料按照比例加入进料口。


    首先是通入氨气和氢气,比例为1:3。


    随后加入化石原料,最后加入铁基催化剂。


    启动设备,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设备开始轰隆隆的工作起来。


    随着指示灯的接连亮起,众人也知道这是设备内的化学反应按照步骤正在进行。


    流程很快,不得不说周教授他们设计的设备很棒。,


    虽说没有后世的那些实时监测系统,但在每个步骤启动和完成都有相应的提示灯亮起。


    能够看到,原料经过七八道工序之后已经来到了最后一道工序之上。


    等到最后一个灯亮起,出料口吐出了发生反应后的产品。


    众人见状,都要上前看一看情况。


    刘建国则是及时的制止众人,那边将电闸拉下去,设备彻底停下之后,才允许众人上前查看。


    当然按照道理,应该是刘建国和两个周教授学生先看看,但这一次的试验是车间自己第一次试。


    车间工人忙了两个月的设备,一个二个好奇的很。


    刘建国也不是扫兴的人,自然不会扫大家的兴。


    不过还好这些人还是懂事的,每个人看几眼看不明白就退了出来。


    这时候,刘建国和周教授的两个学生才靠近过去。


    只是第一眼看到成品,刘建国的眉头就不由的皱了起来。


    他不懂这东西,但是这成品看起来的确不像是什么成品。


    倒是更像是反映过后的料渣。


    而不出意料的是,两个周教授的学生看到成品面色十分难看。


    用着只有三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道,


    “刘主任,这...这不对啊。


    氨氮肥的样子不是这样的,颜色不对,闻着味也不对。”


    声音虽然小,但是刘建国能够感觉到两人声音中的紧张情绪。


    给了两人一个眼色,示意两人淡定,这才淡淡道,


    “既然这堆半成品能出来,说明设备整体是没什么问题的。


    没有完全反应,应当是反应的一些条件没有满足。


    这可能不是设备的事情,而是那些从国外采购的设备有问题。


    我们先分析一下,然后再试一次。”


    听到刘建国淡定的声音两人不由的内心安定下来。


    相互对视一眼,两人立马同意了刘建国的建议。


    毕竟现在这个问题两人肯定是解决不了,等老师来,那等到十一月十二月份去吧。


    刘建国这边安排人去把设备里面的残余物料清理干净,自己拉着两个人去了技术资料室。


    看着两人将外购来的设备说明书拿出来,刘建国并没有直接拿起来看。


    而是表情严肃的看着两人道,


    “设备的结构设计肯定是没问题的,我们刚刚也看了,是完全符合周教授他们的设计图纸。


    所以问题最有可能就是出在这些从外面购买的设备,如果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我们很难解决。


    就算周教授回来,我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很困难。”


    “那那怎么办啊?”


    两个学生根本没经历过这种这种事情,此刻被刘建国已提醒,顿时六神无主。


    对此,刘建国没多说什么。


    他知道要是让他们自己去想,恐怕很多时间要花费在思考如何做这件事情上。


    当喜爱直接下达命令道,


    “你俩先去做一下试验,氨氮肥合成需要400-500摄氏度的高温,以及30Mpa的压力。


    另外还需要铁基催化剂进行催化,你们先去检查一下各种原料是否有问题。


    我这边看完这两台加压设备和加热设备之后,再检查一下这两台设备是否有问题。


    好了,现在去做,你们学校应该又实验室,你们两个取一部分原料去化验。


    对了那堆生产出来的半成品也拿回去化验一下。”


    听到刘建国的安排,两人好似瞬间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立刻就选择离开了技术资料室。


    见两人离开,刘建国这才拿起设备说明书。


    首先是加热设备,其实也就是列管式换热器。


    氨氮合成设备主要采用的是煤炭加热,而氨氮合成是放热反应。


    列管式换热器能够将一部分热量热量传递给进塔冷气,实现部分热量自给。


    这一部分,刘建国不觉得会出问题。


    毕竟刚刚的试验,外部的热量供给是不可能出问题的,毕竟大部分热量是人工燃烧煤炭进行供给。


    其次则是造就高压环境的高压合成塔。


    这玩意的耐高温内件现在似乎是从苏联进口的,高压外筒所需的高强度钢板、压缩机活塞环用的巴氏合金等关键材料,因为国内的产能有限。


    都是秘密从西方国家进口的。


    这玩意,虽说不是整体都是从外购进口,但是也差不多了。


    如果说出了问题,这玩意的可能性最大。


    制造材料不合格,肯定会造成密封出问题。


    搞过机械的都知道,密封出了问题,想要达成预定的压力,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是61年,刘建国记得似乎在63年的时候沪市的一个研究院研究出了镍铬钼合金钢,这才解决了耐高温内件的生产问题。


    这些钢铁问题短时间肯定是解决不了的,不过这后续的话,自己完全可以根据前世的见闻搞出来,也不是啥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密封件。


    想到这里,刘建国也不再看什么说明书了。


    起身走出门,很快就来到了车间。


    再次带着老师傅们检查了一下设备有没有结构上的问题,就让众人先收拾一下车间。


    他要等周教授的学生化验完成之后再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