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传谣的始作俑者
作品:《掏空家底,资本家大小姐嫁军少》 “谣言?什么谣言?”
沈知棠心中暗说对不起,她现在只能装着刚知道,不然就不好交待了。
因为她如果表现出早已知道谣言,或许凌院士会问,为什么她一来不坦诚交待?
难道她想欺骗组织吗?
虽然凌院士和母亲是校友关系,但是她不敢赌。
当然,沈知棠不知道,凌院士也有事瞒着她。
其实,关于沈知棠的家世背景,凌院士早就知道了。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戴教授带着整个团队,来东南沿海的基地工作。
毕竟,戴教授团队的能力虽然出众,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有了沈知棠就不一样了。
在一些条件相等的团队里,沈知棠成了那颗决定性的砝码,把戴教授团队的份量加重了一些,公平的天平,向她这边倾斜了。
不约而同,两个人都做了一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事。
“小沈,外面有人风传,你的成份是资本家,因此说你准备以这次考察团为契机,出境后,准备留在境外。
对这些谣言,你怎么看?”
来了,该来的终于来了。
沈知棠心提了起来。
凌院士可是这次出境考察团的带队负责人,他一句话,就能决定她能不能出境。
作为带队负责人,如果沈知棠真的叛逃了,凌院士将要承担最大的责任,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下半生。
不管是谁,面临这种境况,第一选择,肯定是把沈知棠从出境名单上划掉。
毕竟,沈知棠又不是唯一的选择。
戴教授团队里,如刘凤娇的工作性质和沈知棠是一样的,但人家根正苗红,祖上三代都是贫农,对于凌院士来说,选刘凤娇肯定更为稳妥。
所以,沈知棠要如何说服凌院士呢?
沈知棠左右思忖,陷入思考中。
她感觉,现在每一秒都过得又慢又长。
煎熬。
表决心吗?
空口白牙,谁信?
何况是凌院士这么聪明的人。
痛哭?大骂造谣的人?
如果去不成,沈知棠肯定会特别难过,但教养让她在外人面前、尤其是上级领导面前哭不出来。
沈知棠现在有点后悔,平时只顾忙着提升工作能力,忘了钻研领导喜好。
她对凌院士的了解,仅限于大家口口相传的那些公开的东西。
至于凌院士有什么个人喜好,软肋,她则一无所知。
要是多少知道一些,也好对症下药……
怎么办?
要怎么回答最为稳妥,还能打赢逆风局?
还是先试探一下吧!
凌院士聪明过人,意志力强大,怎么可能被她三言两语说服?
他会有自己的判断力,自己只要拿出最真诚的态度就行了。
沈知棠整理了下思绪,这才不慌不忙地道:
“凌院士,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我的出身从无隐瞒,进入基地,也经过了审查。
而且,我的外公也并非外人说的剥削阶级,他在解放后,散去家财,把企业上交国家,已经完成了蜕变。
我想,现在有人以此重提旧事,目的就是阻碍我出境进修,打压我个人成长,我相信领导会有自己的判断力,不会受制于谣言。”
沈知棠知道,自己这番应对之辞,还是很单薄。
果然,凌院士脸上并没有被说服的表情,听了沈知棠这番话,他只是淡淡一笑,说:
“好,我知道了。”
啊?
就这?
沈知棠七下八下地,心里打起了小鼓。
但凌院士已经端茶送客了,沈知棠只好起身告辞。
完了,看来不妙。
凌院士为了规避风险,十有八九要把自己从出境名单上划掉了。
一上午,沈知棠做实验时,都有点心不在焉。
奇怪的是,实验室里并没有人和她聊这件事,连一向嘴碎的小贾师兄,也避而不谈。
不用说,如果连谢老师都听说了这个谣言,大家肯定也知道一二。
再一想,大家不提这个谣言,也属正常。
毕竟,如果沈知棠被领导换掉,不允许参加考察团,总要有人替补,而替补的人,肯定从实验室其他人中产生。
但这个名额,也不知道落到谁头上。
如果大家这时候就来和沈知棠八卦谣言的事,那过后名额落到自己头上,岂不是有幸灾乐祸之嫌?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着不知道。
因为,这件事的主角,是自己的同事,自己也有可能牵到个中利益,这当然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换成沈知棠自己,肯定也是这样处理。
好吧,既然大家都装着不知道,沈知棠本人也不知道大家的不知道,因此,上班的气氛,和平时似乎一样。
沈知棠感觉得出来,自己并没有说服凌院士。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起身告辞前,凌院士喝了口茶,是真的因为口渴了,还真不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他昨天听说了谣言一事,还有愈演愈烈的感觉,对沈知棠排在出境名单上不利,他就在绞尽脑汁了。
昨晚上一晚上没睡好,今天一早遇到沈知棠,就想听一下她本人的想法。
但沈知棠的说辞,还是过于单薄,没能达到一招突破阴霾的效果。
凌院士和沈知棠又不熟,现在还没办法推心置腹。
平时和沈知棠也少交流,毕竟隔了辈份,还隔了几层的上下级关系。
看来,关于谣言,沈知棠的应对方式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沈知棠换掉,不让她出境,如此一来,就堵上悠悠众口,他自己也能化解监管责任的风险。
不过,显然,凌院士不想这么做。
发现沈知棠自己没有解招,他只能再想想办法了。
凌院士没想到的是,临到下班前,伍远征来找他了,还带了一个人。
“凌院士,关于沈知棠出境考察一事,这两天基地有人在传造谣。
沈知棠本人的确是资本家成份,但说她出境,想借这个机会叛逃,则纯粹是谣言。
我经过调查,已经把始作俑者带来了。”
伍远征指了下身边的人,凌院士吃了一惊,没想到,造谣的人,也是他认识的。
他不禁推了下眼镜,不解地问:
“造谣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去传播这种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