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生意
作品:《农门恶妇逆天改命记》 “许大姐可在家?”这时门外有人喊道
许婉悦连忙跑出房门一看,嘿,老熟人了吗?正是过年的时候来的老杨。
“老杨,你怎么来了?”许婉悦热情的招呼着里面坐。
堂屋里,李菱娘端好茶上来,老杨喝一口茶,这才娓娓道来:“我们回去之后就把你给我们带的那些面条给我们将军瞧了,果然是个好东西,将军决定以后按季都在你这买一些。
这不我把将军的手令都带过来了,还有这个是首付款,只是许大姐,你这小作坊太小,我们要的比较多。这活儿你能接不能?”
“能能能!自然是能的,我们村儿这么多人呢,怎么的也能把这面条供应上,而且我保质保量啊。”许婉悦一听眼睛亮了,这是个好事啊。
不仅可以创收,带着全村致富,而且有着给军队供应面条这一茬,想必到时那王妃想要下毒手,也要掂量下。
毕竟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一夜之间没了就没了,但是若是这牵扯的太多,被人追究起来可就不好了。
所以这个给军队共用面条的活,她势必要拿下来!
“啊,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路上我还担心,还有就是许大姐,你看这个面条你们是打算怎么送到我们盐城?”老杨问。
不是他担心,毕竟这路途遥远,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这桃源镇上是没有什么镖局之类的,这送面条倒也是个大工程。
“我们走官路,我在我们村召集一些青壮年一起护送。”许婉悦认真想了想说道。
“既然许大姐心里都有成算,那我就放心这样,许大姐,你现在随我去村长家把事情说明后,我们一起去衙门登记,这事就算成了。”老杨说道。
“谢谢你了老杨,我知道这件事情若是没有你从中周旋,我们怕是也拿不下这买卖。”许婉悦认真道谢。
“你客气什么?这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嘛。”老杨挠挠头笑着说道。
冬日的时候他在这里白吃白喝了一段时间,也感受到了许家的热情,最让他开心的是许家人对许猎户的好,让他很欣慰,所以他决定从中帮衬一下。
而且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他也就真的是提了一嘴,将军便心动了。
主要还是面条好,当然他肯定是要把许家村的这个作坊规模往大了说的。不然将军也不会出这手令的。
好在许大姐有章法,能够拿下这种买卖,否则他回去是要挨军棍的。嘿嘿嘿!
两人一起去了村长家。村长有点好奇,昨日才来,今天怎么又来了?
看到老杨他也是一愣,因为一般老杨都是过年的时候来看许猎户,他条件反射的说道:“许猎户不在家,他昨天和他徒弟一起进山了,怕是有个没两三日是回不来的。”
“不是找许大叔,我来找你。”老杨笑着说道,把将军的手令递给了村长看。
村长一看惊道:“这这这这可是真的是假的?二石家的,你可了不得呀,有大造化呀!”
“村长,我这小作坊怕是每个季度出不了他们要的量,但是我想在村中扩大生产,到时候还请村长鼎力相助一番才好。到时我们村一起发家致富。不也不能让别的村轻瞧了去!”许婉悦笑着说道。
“二石家的,你放心,咱们村定是要鼎力相助的。”村长认真点头。
于是他们又一起去了衙门把手续过了明面:“老杨,你还没吃过我家的麻辣烫吧?走,我请你到我们铺子去。”许婉悦热情邀约。
老杨想想不客气的点头:“也好,去尝一尝许大姐家的麻辣烫也是好的。”
于是许婉悦带着老杨回到了许氏麻辣烫,许成川看到老杨也是热情。
“老杨叔,尝一尝。”许承川亲自端了过来。
“嘿,这个够味儿。”老杨吃一口便深深的爱上了。
“这个麻辣烫的调料,我给你装好。你回去把这个面条下进去,随便下点儿你喜欢吃的蔬菜,肉什么的都可以吃。”许婉悦笑着解释说。
“这个好,这个好。许大姐,那这个调料麻烦你多给我装点儿。”老杨边吃边说。
许婉悦点头,她让张三帮忙,做两大罐子的麻辣烫调料,都给老杨带上了。
期间她又吩咐李四在镇上买了一些路上准备的吃食以及桃源镇的特产什么的。
老杨吃完饭休息一会儿,牵着马,大包小裹的往盐城赶去。
远远的他回头看到许婉悦站在桃源镇口冲他摆手,不知怎么的觉得心里暖暖的,
飘荡多年,似乎有了些家的意味,又摸了摸身上这大包小裹,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娘,这么说咱们接下来一个大买卖!”许承川非常兴奋。
“是呀,承川。这段时间你先陪着娘在村子里面忙活忙活,等到作坊起来之后,我要组建一个镖队,到时候负责往盐城送面条。”许婉悦认真的说道。
“娘,你放心吧。”许成川认真点头。
当时晚上许婉悦便带着许承川一起回到了家里。
吃过晚饭去,她把孩子们招到一起,先把老杨的要求说了一下:“老杨对我们许家的信任,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势必要做好。”
“娘,这是自然,你说怎么做我们都配合你。”几人点头。
“这样,老大明天你找村长看看咱村儿还有没有要卖地的,咱们收购一些,毕竟咱自家的地出产的粮食并不够。
出产着面条的,如果只靠收购粮食,万一有什么差池,那就供应不上了,这在军队供应不上可是大事。”许婉悦说道。
“行,娘,只是这地多,我一个人怕是种不完了。”许谷生也是有顾忌的,总不能浪费了。
“没关系,你多找几个人帮忙干,不行,从别的村招也行。到时候再去买两头牛。”许婉悦说道。
“那爹爹不成了地主老爷了?”穗儿拍手。
“娘,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许谷生一听买牛,裂开了嘴角,他要给大青牛买母牛,以后牛生牛,嘿嘿!
而且说别的他不行,可说这种地那可是孔夫子进了庙,堂堂处处都有的,没什么能糊弄得了他的,所以他雇人种地,可以算是手到擒拿的。
至于地主不地主的,他不在乎,他只是想过上有房有地还有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很满足!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