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残暴
作品:《我惨死全府欢庆?真千金重生送上满门抄斩》 消息是准确的。
韩行见过陆茗凝其人,再者陆茗凝脸颊上烙印了贱奴二字,也很难再遇到一个有相似情况的大盛女子。
慕寒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轮椅椅背,“待大军休整,做足准备后,就会向泰安镇方向进军。”
“泰安镇知府是大盛人,十五年甲庚之乱前,曾率泰安百姓苦守孤城四十六天。”
“甲庚之乱后,为保城中百姓性命,他主动降了北蛮。”
慕寒说起此人。
陆昭昭前世的记忆复苏。
泰安镇一战,是前世与北蛮一战中,打的最轻松的一仗。
元景派人游说泰安知府,知府心向大盛,开门迎大盛大军入城。
自此,兵不血刃拿下泰安镇。
“可以劝降。”
陆昭昭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口。
“你为何会这么想?”
慕寒眸光灼灼。
陆昭昭有些心虚的避开了他的目光,“我既然有心掌陆家军出征,自然要做好功课。这个人,我两位师兄和我讲过,说他风骨铮铮,三年前平凉城受灾,还是这位私下里送了粮食过来。”
夜色下,慕寒眸子的一角,闪过了一抹失望之色。
他费心寻来的重生之法,终究是没有在陆昭昭身上奏效。
但好在,他回来了。
他帮她改变了很多,她也活出来自己的人生。
眼前的陆昭昭,是否是重生的,也不那么重要了。
失望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欣赏。
这样的陆昭昭,才是那个他在夏家庄遇到的,让他一直惊艳,一直放在心里的少女。
“不错,我也有劝降的打算。”
“只是劝降一事,必须谨慎。一不小心,就会害了泰安知府的性命。”
慕寒说起大事,愈发严肃。
“所以,我们拿陆茗凝的下落当借口,实则行劝降之举。”
“阿昭聪慧。”
慕寒盛赞着,“今夜子时后,我们出发。只有你我二人乔装出行。”
慕寒嘱咐了几句行程,“就不打扰你们师兄妹之间团聚了。”
慕寒和陆昭昭说话的功夫,以封锦为首的六人,都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这一对璧人。
除了慕寒坐轮椅,实在跳不出什么。
凌肖大嘴巴的,把慕寒不是真的双腿残废的事,要给大漏勺出去了。
封锦以半个长辈的眼光去看,满意点头,“慕世子不错,可以当妹夫。”
凌肖无奈撇嘴,“咋整,小师妹没想法。”
“怎么会?”
田思思不信,“他们两个,分明是郎有情妾有意。”
洛商婉附和,“站在女孩子角度看,小师心里绝对有慕世子。”
至于慕寒,瞎子都看得出来,是中意陆昭昭的。
等陆昭昭回来,他们也就不议论了。
因为刚才的时候,他们达成了共识,小师妹面子薄,别他们打趣着打趣着,把有情人给打散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师父找到,把大长公主迎回朝。
这样,师父是父,大长公主是母,这就妥妥的父母之命了。
再有他们找最好的媒人帮着说和,小师妹和慕寒绝对能成。
夜深。
陆昭昭依旧做男子打扮,悄然出了军营,和慕寒在五里外会合。
慕寒没有坐轮椅,换了一身劲装,身子挺拔又英武。
他的马车也早就停在城外。
马车上早已准备好了北蛮女子的衣服和用品。
陆昭昭换了女装,夜色下,容颜姣好,美得慕寒喜不自胜。
他递上了一只小狐狸面具,“把脸遮了,你我二人是私奔。你是大户人家的千金,我是个护院。”
“为了防止被家人找到,你才戴面具遮挡容颜。”
慕寒给的人设,陆昭昭很快就接受了,“若是寻常人盘问,自然可以不说。若是遇到意外,我是谁家的小姐?”
“花家。”
慕寒的脸上,现出了一抹得意之色,“我突然离京,来北蛮就是布置这些大事儿的。”
“花家,是清越城有名的富户。”
陆昭昭点头,因为风清月明的,她随意问了一句,“为什么选择花姓?”
“家母姓花。”
慕寒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哀伤。
他是幼年丧母之人,也唯有此法寄托哀伤了。
“抱歉。”
陆昭昭发现,慕寒的眼底,有些湿润。
她怕他尴尬,赶紧别过头,错开了目光。
慕寒笑了笑,“时至今日,还能得亡母庇护,才是我的福分。”
慕寒主动去赶车了。
陆昭昭迷迷糊糊的在马车里睡了过去。
这样的行路方式,才符合小姐和护院。
夜半,他们就顺利的进了泰安镇。
慕寒操着北蛮口音,去客栈开了房间。
他们住店后,就火速翻窗而出,直奔泰安知府的府邸而去。
陆昭昭已经很久没看到慕寒动手了,他的身手,比起几年前来更好了。
他们很久没有联手对敌了,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很快,他们就闯进了泰安知府的卧室。
“你们?”
慕寒出示了代表自己身边的令牌,“在下镇国公府世子慕寒,如今掌着大盛锦衣卫和北伐大军。”
泰安知府呆了呆,又去看他一旁站着的女子。
陆昭昭摘下了面具。
这回,泰安知府不淡定了。
这容貌,活脱脱是十五年前的大长公主。
“公主…”
他不自觉的叫出了口。
陆昭昭也明白,来劝降,开诚布公是最重要的。
“我叫陆昭昭,如今化名陆胜,率陆家军驰援北伐。”
泰安知府是极其聪明的人,他当时就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安国公府后人。”
“苍天有眼,国公府竟有遗孤在。”
泰安知府一如前世传闻中的那般,对大盛感情颇深。
他这个反应,陆昭昭就更放心了几分。
她和慕寒一起说明了来意,陈清利弊。
泰安知府郑重向着大盛京都的方向重重叩首,“老臣惭愧,有负圣恩。”
“若能兵不血刃,少些伤亡,老臣自然愿意开城门,放大盛大军入城,率百姓还朝。”
“可是……”
泰安知府叹了口气,“你们早来几日也是好的。”
“如今却是不能了,南院大王家的小王爷如今就在泰安。小王爷素来弑杀残暴,我若开城门,百姓恐会遭殃。那个小王爷是个疯的,说不好会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