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旧部

作品:《我惨死全府欢庆?真千金重生送上满门抄斩

    太皇太后一听说陆昭昭被召进宫中,二话不说,就摆驾上书房。


    也不许人跟着,太皇太后进了上书房,拉了陆昭昭的手,就问她,“什么样的委屈,让你能一反常态成这样。”


    “哀家说过给你撑腰的话,都忘了?”


    “下次别自己动手,落人口实。”


    “皇上,那个勇毅侯把一双儿女教的不成样子。就算元景为主帅,军心不宜乱,也不能为了他们家委屈了昭昭。”


    陆昭昭的唇,不受控制的抽了抽。


    她曾经以为重活一世,再也不会对亲情有什么期许了。


    毕竟她认命了,认了天下间有心狠手辣,不念亲情的父母。


    她选择无父母无亲情,挣扎求存,努力的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直到她现在,看到真正的亲人如何厚待自己,她内心被冰封起的一角,被这份一直以来的偏心,炸开了一片涟漪。


    “太奶奶。”


    陆昭昭满心委屈的,往那一跪,扑进太皇太后怀里,就哭了起来。


    太皇太后不忍的抹了抹眼角,对皇上说:“看到没,多大的委屈。”


    皇上黑着脸,“处置勇毅侯,是不太方便。但容朕谋划一番。”


    “不是的。”


    陆昭昭带着哭腔。


    之前是她想错了。


    可她不是傻子。


    郑国公老夫人与万仪大长公主的恩怨。


    礼王的那些话,还有过分的宽容。


    以及一路走下来,皇上和太皇太后对自己都颇多回护,皇上不断嘉奖,破格擢升郡主,太皇太后的半幅嫁妆给了自己,安国公府救人也赏下来给她用。


    细细想来皇上的恩宠,太皇太后的偏疼,早已超过救驾挡刀的功劳。


    她就是再被前世记忆误导,被陆尚书夫妇一口一个女儿误导,她也想明白了。


    她陆昭昭,才是万仪大长公主的女儿。


    这才是柳姨娘发现的真相,是她被灭口的原因。


    刚才叫出那一声太奶奶后,太皇太后的态度,已经彻底打消了陆昭昭心底最后那一丝丝,怕是自己太过渴望亲情,太过自作多情,弄错了的疑虑。


    “元景身受皇恩,现在人前,踩着多少人的功劳,享受少年战神的荣光,一府都跟着封侯。可他却行军途中,青天白日就与妾室苟合。”


    “韩行带人赶到的时候,此事已在军中传的沸沸扬扬。若非元景身边的老师和军师,想出一个元景拿出必死决心与北蛮一战,只想给元家留后的借口,如今军心就乱了。”


    “此事一查就知真假。”


    太皇太后和皇上几乎是异口同声,“昭昭说的,就是真的。”


    陆昭昭委屈点头,“那元嘉儿自是不必多说,眼皮子浅的只有后宅那点事,险些把影响北蛮战局的丑事,嚷嚷的人尽皆知。”


    “勇毅侯养出这么一双儿女,还当街羞辱我,说什么看在元景一片痴心的份上,让我善待未来小姑!”


    “我不服气。”


    陆昭昭是真的不服气,她小小的身子,在剧烈的起伏着,“凭什么踩着母亲被迫和亲的屈辱上位,没有忠君觉悟,还要在我身上吸血。”


    “母亲何等风华绝代之人,怎会向这样的人低头,任由这样的人家欺辱?我只是不想辱没了母亲的风骨。”


    除此,陆昭昭也有娇纵报复的心思。


    以前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只能小心谨慎。


    如今知道了,她只想恣意报复一回。


    因为她已经想好了,了结前世仇怨后,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陆昭昭重重磕了三个头,“我想以安国公府唯一遗孤的身份,上战场,迎母亲归朝。”


    前世,元景以少年战神的身份,与北蛮一战的种种功劳,和各种传奇细节,都被编成了话本,在大盛国中传颂。


    哪怕被禁锢在尚书府的陆昭昭,也都听丫鬟婆子们无数次说起过北蛮一战的种种细节。


    甚至死后十八年里,她因亲眼看到元景用弓弦绞杀了陆茗凝,十分不理解那样一个对青梅竹马都薄情的人,如何有军中情义,能统兵打仗,立下无数战功。


    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去翻看元景北蛮一战中的各种邸报。


    每一战都打得生死一线,但都赢的足够惊艳。


    她还曾经以为,元景是有真本事的。


    如今知道,他也不过尔尔,陆昭昭动了心思。


    与其把大盛的未来,母亲的性命,都交到这么个没脑子的蠢蛋手上,还不如换她上。


    左右是有名师指导,军师谋划,她还熟知这一战的种种细节,难道还会不如元景吗?


    “安国公府唯一遗孤上战场,迎大长公主归朝,一样可以振奋军心。”


    陆昭昭脸颊上还挂着泪痕,却已经无比冷静的分析起自己上战场的优势。


    “朕,不同意。”


    皇上何其郑重的说着,“十五年前,与北蛮一战,朕就愧对阿姐。谁想,还叫陆家的奶娘钻了空子,让你流落乡野这么多年。从慕卿查明你的身份,禀了朕那日,朕就下定决心,绝不叫你委屈。”


    “更遑论危险的事!”


    太皇太后也在劝她,“你有这孝心,已是不易。上战场绝非儿戏,稍有不慎就会丧命。难道你让太奶奶失了最疼爱的孙女,又失了才找回的曾孙女吗?”


    “集善堂可为北蛮一战筹措粮饷,可稳后方可以财力支援前线,一样是在靠自己迎你母亲回家。”


    皇上也在劝,“元景虽说糊涂,但和身边的人也合作多年了。有那些能人异士帮着谋划,也不会有大错。”


    “朕知道你师承萧煜,比起很多人都是惊才绝艳的。但上战场,凶险异常,危险的事,让别人家的儿子去做吧。”


    陆昭昭明白,亲人都是向着自己的。


    虽然他们明显不认为,她有能力上战场,与北蛮一战。


    可谁也没有打击她,只是从各种角度哄着她不要执着。


    不过北蛮一战,交给元景,真的太让人不放心了。


    这一世比前世,出了太多变故。


    比如元景那个美化记忆的毛病,比如元景和陆茗凝在行军途中的荒唐。


    陆昭昭也明白,北蛮一战,事关国体,皇上和太皇太后慎重才是应该。


    “当年安国公府陆家军还有旧部,若我能让他们信服,元景那边又迟迟不能传来捷报,可否让我上战场。”


    大是大非上,不是靠任性胡闹,或是撒泼打滚求来的。


    陆昭昭要用自己的办法,证明她可以。


    皇上一怔,“陆家军尚有旧部一事,你怎会知道?”


    陆昭昭暗道不好,她因多了死后十八年的记忆,见到万仪大长公主出入都是安国公府陆家军的旧部跟随,所以先知了。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