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我回来啦
作品:《躺平摆不烂》 白棠快马加鞭的赶路,终于在次日的一早进了城。
站在分叉路口,她在犹豫是先回沈府看望娘亲和兄长们,还是先回白府看望外祖。最终她想着自己回了沈府怕是不好再出门,于是先去了东城白府。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进城的时间太早,一路上,她看到的商铺开门的都没几家。待她抵达白府门前,更是看到府门关着。
这可真是奇怪,就算是下人偷懒,也不敢将府门关着,而且舅舅现在已经有官身,更不可能闭府不出。
叩门好一会,大门才打开。
看门的还是之前的人,“四九,我外祖父在家吗?”
小厮将门打开,看到府门前站着一个身着中性劲装的姑娘,可是他盯着面前的人瞧了好一会,也没认出是谁来。而且这个姑娘,上来就问她外祖父在吗。他下意识以为是哪家的亲戚寻人寻错地方。
“姑娘,你是不是找错府门了,这是白府。”
“我知道这是白府啊,四九,你不会没认出我吧。哈哈,没想到我现在变化这么大!”白棠脸上都是得意的笑容,没办法,再过四个多月她就十四了,是个大姑娘了,别说她臭美,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再一次听到面前的人喊自己的名字,四九突然意识到,人家没找错门。找错大门的人,怎么会连他一个小厮的名字都知道。能在白府看门的小厮,那肯定是灵活有些脑子的,所以,他几乎快速的有了判断。
“县主小姐,是您回来了吗?”
“哈哈,是我是我,外祖父、祖母和舅母们都在吧,不用通传,我自己进去,给他们一个惊喜。”
听到白棠回话,四九确定了自己的猜测,真的是小姐。只是这小姐三年前还是个黑蛋,怎么现在完全变了模样。也不能说完全变了,那双眼睛好像还跟以前差不多,亮晶晶的。
四九愣了下神,很快回神。
“小姐先进府歇歇脚,老爷、老夫人还有夫人带着几位少爷都出去了,现在就大少奶奶带着小公子在府上。”
“全出去了!为什么?”白棠大惊。因为不管什么情况,一般家里都会留有主事的人在家,眼下只留一个刚满月的大表嫂和小侄子在家,肯定是发生了很大的事情。
“小姐回来路上没有听说吗?”
“听说啥?”白棠为了早些归家,这一路上真的是快马加鞭,没有耽误一点,就是饿了也是在路边买些包子、点心带着路上吃。
“今日是忠勇国公下葬的日子,连皇子都去相送了。老爷说没有国公爷一生征战,大奉这么多年不会如此国泰民安,没有大奉的和平盛世,我们白家也就不会有如今的成就。老爷敬重国公爷,带着主子们都去送送国公爷了。”
忠勇国公,白棠没有与之接触过,但是京城有这号人,她还是知道的。老国公年轻时力退北狄,跟他们欠下了十年不战之约。后来更是征战边疆,保大奉国门常安。他老人家一生,还为国家培养出不少忠臣悍将。
现如今,在西北镇守边疆的镇北将军萧愈都曾师从于他。所以说,那个衡王凌云都算是忠勇国公的徒孙。
好像三年前忠勇国公还在仕,只是皇帝感念他年岁高,特赦他不用每日点卯上朝。怎么就死了?白棠心里如此想,便问了出口。
“回小姐,听说国公爷去年秋回了趟临安老家,回来后就缠绵病榻,拖过了春节。谁知道,这还没立春,国公爷他老人家就走了。”四九说完,眼里似带些雾气,看来四九也很崇拜国公爷。
“行了,既然家里没人,我就先不进去了。我去西城看看,说不定能遇到外祖他们呢。”白棠说完翻身上马,又走了。
四九看着小姐利落的身手,羡慕的两只眼睁的陡大,方才伤心的情绪好像一下子都被带走不少。
马儿跑了一刻钟,白棠开始看到道路两边站满了人,不好再骑行,她下马牵着往前走,越走前面人越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白棠有些后悔骑马过来,应该将小白放在白府的。但是已经来了,也就只能牵着它慢走。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在为忠勇国公去世伤心,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越是往前走,越是阴气重。
“现在什么时辰了。”
“辰时四刻还没到吗?可不能误了老国公的吉时。”
“应该还没到,听说老国公的丧事,是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桑仪,肯定不会误了吉时的。”
听到周边百姓的议论,白棠手指快速点算。
这不对,如果按照百姓所说,辰时四刻是老国公发丧出府的时辰,这眼下已经过了两刻钟。
她牵着马穿过人群,走到白氏旗下的酒楼,拿出身份令牌,让人将小白安顿好。酒楼的店小二看到白棠的腰牌都惊呆了,他们的小姐回来了,他不会是第一个知道的吧。今天时机不对,若是平时,他高低也要找人,炫耀一番。
又穿过人群走了近两刻钟,白棠终于看见了忠勇国公府的大门。
大奉朝不算皇帝的亲族,亲王、郡王这些人,身份最高的便是国公爷。而大奉开国以来至今还能被称为国公的,在这上京城只有四位。国公称号,是圣上对给大奉立下大功之臣的臣子给予的封号。文、昌、英都是国公封号,而宋祈川被圣上封的是忠勇国公,“忠勇”二字是圣上对他的认可和褒奖。也因为这二字,其他三位国公见到他,都会低头先开口招呼。毕竟虽然爵位相同,可是立的功劳可不相同。
白棠还在想自己用什么方法进到宋府,便看到前方被开出一条道。
皇帝的禁卫军亲自开道,一身明黄的弘毅帝出现在国公府门前。看来宋府是真的出事了,不然皇帝不会这个时辰过来。安排众位皇子给忠勇国公送行,已经是天大的恩典,皇帝没有必要亲临现场。现在他来了,说明出了非要他出场的缘由。
然后白棠看到国师玄真子从宋府出来相迎,皇帝摆了摆手,让国师稍后再回话。毕竟这皇帝来了,先给老国公上炷香是礼仪。在这种人生大事上,礼多人不怪。再说,弘毅帝也是真的怕老国公是有什么难办的遗愿让他办。
上完香,皇帝进了宋府正厅,宋府嫡子宋念胜带着两个弟弟站在左侧,右侧站着国师、钦天监的监正和礼部尚书。
“说说吧,怎么回事?”
“回禀皇上,忠勇国公爷的丧事礼部一切都是按照规制来的,不曾有任何失误,这一点宋家大爷可以证明。”礼部尚书严翔率先开口。
“是,严大人做事周全,并没有失礼的地方。”宋家大爷宋念胜躬身回道。
“国师,你看看出缘由了?”弘毅帝沉声问。
“回陛下,微臣方才已经推算过,这国公爷是有心愿未了,所以不愿今日下葬。”
“是何心愿?”
“这个,这个,微臣还没调查出来。”
“多长时间?城外街上可都站满了送忠勇国公的百姓,已经误了出府的吉时。若是时间拖延的长了,百姓会如何猜想?”
“皇上恕罪,微臣实在不知多久可以解决,方才已经问过宋家上下,国公爷生前并未留下什么遗言。臣也不知,国公爷为何不愿让人给他发丧。”
玄清道长当即跪下请罪,而左右两侧的其他人都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柯曜。”
“臣在。”钦天监的监正柯曜上前回话。
“阴阳司可说除了今日,还有没有吉时是适合老国公下葬的?”
“回皇上,之前阴阳司推算的日子,一个是头七当日,一个是七七那天。微臣请示了宋老夫人后,定下的今日。若是今日发不了丧,就得七七那天了。”
听到钦天监监正的话,皇帝唤了宋念胜一声:“宋爱卿。”
“臣母与父亲伉俪情深,定是也不愿父亲太早下葬。臣恳求皇上让微臣与家母请示一二,也好将对外的说辞安排一下。”
“去吧。”皇帝很满意宋念胜的表现。
若是今日国公爷的棺椁抬不动一事传出,天下百姓不知道会议论成什么样,眼下以老夫人为借口,先拖上一些时日,后面总能寻到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