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被拐
作品:《躺平摆不烂》 青州的春天总是来得格外早。二月初,城郊的桃林已泛起浅浅的粉色,像是天上落下的胭脂,被春风轻轻晕染开来。
崔映雪推开绣坊二楼小窗,晨风裹挟着花香扑面而来。她深深吸了口气,将一缕散落的青丝别到耳后。十三岁的少女已初现亭亭玉立之姿,眉目如画,尤其那双杏眼,清澈得能照见人影。
"映雪!快下来,幺娘找我们呢!"楼下传来清脆的喊声。不用看也知道是崔珍珠。整个绣坊就数她嗓门最大,幺娘常说这丫头投错了胎,该是个小子才对。
崔映雪抿嘴一笑,将绣了一半的帕子仔细收好,这才提着裙摆下楼。刚到院中,就见崔珍珠风风火火地冲过来,险些撞个满怀。
"慢些,珍珠。"崔映雪扶住她,"幺娘在哪儿?"
"在正堂呢,说有要紧事。"崔珍珠眨着灵动的大眼,拉着她就跑。她比崔映雪小一岁,个头却高出半指,皮肤因常年在外跑动晒得微黑,衬得那双眼睛更亮了。
正堂里,幺娘正与几位姨娘商议着什么。见两个丫头进来,幺娘脸上严肃的表情立刻柔和下来。她已年过四十,眼角有了细纹,但举手投足间仍能看出当年的风韵。
"来,孩子们。"幺娘招手让她们近前,先是将两套新衣裙送给二人,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映雪,今日是你生辰,这东西该还给你了。"
幺娘并不知道孩子们的生辰是哪天,于是便把她们相识的那天当做孩子们的生辰日期。
布包里是一块温润的白玉,上面精细地雕着莲花纹样,玉下坠着半截红绳,显然曾经是挂在脖子上的。
崔映雪怔住了。她认得这块玉——在偶尔闪回的模糊记忆中,似乎有个温柔的声音说过:"这是保佑映雪平安的..."
"十年前救你那日,你脖子上就挂着这个。"幺娘轻声道,"当时你被人贩子带过来时,发着高热,差点...我怕这玉佩被人贩子抢了,就一直替你收着。如今你大了,该物归原主了。"
崔珍珠好奇地凑过来:"这是映雪的传家宝吗?真漂亮!"
幺娘笑着摸摸她的头:"珍珠别急,你虽没有玉佩,但幺娘给你留了别的。"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绣工精美的香囊,"这是姨娘们连夜赶制的,里面装了安神的药材,你夜里不是总睡不安稳吗?"
崔珍珠欢呼一声,爱不释手地翻看着香囊,忽然想到什么,抬头问:"幺娘,那我被救时身上有什么呀?"
堂内忽然安静了一瞬。幺娘与几位姨娘交换了个眼神,轻叹道:"珍珠啊,你当时...是街边的小乞儿,除了那身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崔珍珠的笑容僵了僵,但很快又扬起脸:"没关系!我现在有幺娘,有姨娘们,还有映雪,比什么都强!"
范映雪握住她的手,感觉到那手心传来的温度。她小心地将玉佩系在颈间,冰凉的玉贴在心口,却莫名让她感到一丝不安。
"幺娘,"她轻声问,"您能告诉我...我是怎么被拐走的吗?"
幺娘神色复杂,沉默片刻才道:"那年我还在...那个地方。"她从不直说青楼二字,"有个人贩子常来兜售小姑娘。那日他醉醺醺地炫耀,说掳了个大户家的小姐,能卖大价钱。我见他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是你,衣着华贵却昏迷不醒;另一个就是珍珠,被捆着手脚塞在麻袋里。"
"我...用全部积蓄买下了你们。"幺娘眼中闪过痛楚,"第二日就带着几个年岁已大被赶出来的姐妹逃了,来到这青州城外开了绣坊。"
崔映雪胸口发紧。大户人家的小姐?她从未想过自己可能有这样的身世。正想再问,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云裳绣坊的掌柜在吗?知州府来订绣活了!"
幺娘连忙起身去应门。崔映雪站在原地,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胸前的玉佩。知州府,大户人家...会是巧合吗?
接下来的日子,绣坊上下都为知州府的订单忙碌起来。原来下月是知州夫人的四十寿辰,府中要定制一批绣品作为回礼。这对小小的云裳绣坊而言,是天大的机遇。
"映雪,听说范大人的知州府可大了,到时候我们求幺娘一起去送货,我们也去看看官户人家长啥样。"一日午后,崔珍珠一边分线一边小声说。
"你呀,还是赶紧干活吧,你看看你手里的绣品都绣了多久了。"崔映雪轻斥,手上绣绷却微微一颤,针尖刺破了指尖。一颗血珠渗出,在雪白的缎面上洇开一点红。
崔珍珠赶紧扯过她的手:"怎么这么不小心!"说着就要用嘴去吮。
范映雪抽回手:"没事,我去洗洗。"她起身走向后院,心却跳得厉害。范...这个姓氏在她梦中出现过,伴随着一个模糊的、温暖的怀抱。
寿宴前三天,幺娘带着映雪和珍珠亲自去知州府送绣品。崔映雪特意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裳——一件淡青色的襦裙,领口袖口都绣着细密的缠枝纹。珍珠则是一身鹅黄,活泼灵动。
知州府高门大户,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崔映雪站在台阶下,仰头望着那威严的府邸,突然有种奇怪的熟悉感。
"别怕。"幺娘捏了捏她的手,"只是送绣品而已。"
府中管事将她们引至偏厅,仔细查验绣品。当看到崔映雪绣的那幅"松鹤延年"时,管事眼前一亮:"这绣工当真了得!双面三异绣,便是城中最大的绣庄也少有人会。姑娘年纪轻轻,竟有这般手艺!"
崔映雪福了福身:"管事过奖了。"
正说着,外面传来环佩叮当之声。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在丫鬟搀扶下走了进来。管事连忙行礼:"夫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这便是知州夫人了。崔映雪不敢抬头,只随着幺娘一起行礼。却听夫人温声道:"听说送绣品的来了,我正好路过,想先看看。"
管事忙呈上那幅"松鹤延年"。夫人接过细看,忽然"咦"了一声:"这绣法甚是精妙..."
听到知州夫人夸绣品,珍珠开心的道:“这是幺娘教的,只有映雪姐姐学的最好。”
“映雪?”知州夫人听到崔珍珠的话,来不及斥责,直接她抬头看向崔映雪,"小姑娘,抬起头来。"
崔映雪缓缓抬头,与夫人四目相对。那一瞬间,她看到夫人瞳孔骤缩,手中的绣品差点掉落。
"你...叫映雪?"夫人声音微颤。
"民女崔映雪。"她轻声回答。
"崔...映雪..."夫人喃喃重复。
“是,民女自幼被拐,并不记得姓什么,所以跟着养大我的幺娘姓。”
崔珍珠听到映雪的解释,心底有些狐疑,但是并未当堂问出口。
知州夫人闻言,目光再次落在崔映雪身上,她看到崔映雪颈间露出的玉佩上,脸色更加震惊。但她很快控制住情绪,勉强笑道:"好名字。这绣品我很喜欢,重重有赏。"
离开知州府后,崔映雪心绪难平。夫人的反应太奇怪了,尤其是看到玉佩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