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回京

作品:《从阴鸷太子身边潜逃后,他发疯了

    陆函之收到信时,笑得合不拢嘴:“真不愧是我外甥女,走了个裴家二郎,又来个太子殿下,这婚事甚得我心,甚得我心啊哈哈哈……”


    文氏睃了他一眼,柔和眉眼里满是忧虑:“这婚事确实不错,可夫君觉得令仪的性子,适合在皇城里生活么?”


    “有什么不适合的?”陆函之对自家外甥女格外包容,“令仪貌婉心娴,蕙质兰心,自去年起,姒妇就让教习嬷嬷规范令仪的礼仪,我瞧着就挺好。”


    文氏轻轻摇头,语气颇是无奈:“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城规矩可比国公府大得多。”


    况且她担忧的是外甥女心性纯然,将来会吃亏。


    “你就别操心了,太子殿下这回在淮州城救了令仪,二人也算同经风雨,情谊匪浅。皇城规矩再大,还能大得过太子殿下?有太子殿下护着,令仪吃不了亏。”陆函之摆摆手。


    父母二人正商讨着,忽见陆苓哭唧唧地跑进堂厅。


    “表姐怎么不来礼州了?我都规划好要带表姐去好多好多地方玩儿,昨日还跟严颂他们说了表姐要来的事,今日又说不来,这不让我没面子么……”


    陆函之瞧了眼撒泼的女儿,立马板起脸:“又玩儿,夫子布置的功课可写了,武课教的招式可有温习?一天天的,净知道玩儿……”


    心虚的陆苓,一头扎进文氏怀里撒娇,以求庇护。


    “好了,你表姐又要定亲了,说不定再过几个月,咱们就得入京赴喜宴了。”文氏柔声道。


    “定亲?”


    陆苓眸光陡然一亮,又惊又喜:“跟谁啊?”


    陆函之抖了抖手里的书信,笑说:“自然是太子殿下,你表姐应该快到京都了,要不了几日,册封太子妃的事,就该昭告天下了。”


    “!”


    太子殿下!


    陆苓杏眸圆睁,表情从惊诧到大喜,只用了不到两息,随即一溜烟往外跑。


    “诶!你这又要去哪儿啊?!”陆函之喊道。


    “去找严颂!”


    表姐要当太子妃喽,这可太有面子了!


    …


    皇城。


    听闻太子殿下要求娶宋令仪的消息,长阳公主马不停蹄地去了永宁宫。


    主殿肃静,夏风轻拂,将竹帘上的丝穗吹得摇曳。


    “母后!”


    殿门外一声娇唤,沈皇后拨转白玉珠串的手微微一顿,放下手里的书卷,缓缓掀眸。


    长阳公主快步走进主殿,恭敬行完礼,急问:“母后可知皇兄要娶宋家妹妹的事?”


    沈皇后神色淡定,继续拨弄起珠串:“自然是知道。”


    年初陆裴两家退婚,她就猜到有此一天,太子还不算太荒谬,知道隔几个月再提亲。要是前脚退婚,他后脚去提亲,她这张老脸才是无处安放。


    长阳公主微微蹙眉,似是没料到沈皇后会是这个态度,轻声试探:“母后,那宋家妹妹出身不高,您难道不介意?”


    “介意?”听罢这话,沈皇后轻哼一声,看着书卷头也不抬,“你皇兄回京一年多,朝堂递的选秀折子都有一沓了,本宫劝了也不知多少次,你何曾见他听过么?”


    她若不同意宋家姑娘入主东宫,只怕太子能把永宁宫的殿顶给掀了。既知扭转不了太子的想法,何必多此一举。


    “……”


    长阳公主眸光微转,从这段话里觉出一丝不对劲儿。


    难道说皇兄之前不肯选秀,是因为心里有了太子妃人选,而且这个人,还是宋家妹妹?


    这个想法从长阳公主脑子里冒出来的一瞬,她惊诧抬手捂唇。


    天爷呀!


    宋家妹妹去年明明还有婚约在身……难怪皇兄处处维护她,还信誓旦旦说‘这门亲事成不了’。


    思及此处,长阳公主的心绪格外复杂。


    “可是母后,宋家妹妹她——”


    话还没说完,殿外传来宫人们的请安声,那道绛色锦袍身影随即迈入主殿。


    “儿臣给母后请安。”


    萧明夷眉眼舒展,恭敬朝上首的沈皇后请安,而后斜眸睨了眼长阳公主,淡淡勾唇:“长阳,你适才跟母后聊什么呢?”


    见皇兄一副神清气爽,春风得意的模样,长阳公主下意识去看沈皇后,面色讪然:“也没说什么,我听闻皇兄有意与宋家妹妹议亲,心有好奇就来问问母后。”


    “有何好奇?”


    萧明夷端起宫婢奉来的茶水,浅啜一口,“孤正好来了,不如说来听听。”


    长阳公主眸光半阖。


    皇兄虽然疼她,可到底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听母后的意思,皇兄还挺喜欢宋家妹妹,她不能在这会儿任性唱反调。


    “皇兄之前还不肯选秀,去了趟淮州城平定海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册封太子妃了,我能不好奇么?”


    萧明夷瞥过上首安静看书,对此不发一言的沈皇后,淡声道:“孤心悦令仪已久,年初陆裴两家退了婚,她负气出走淮州城,孤也尊重了她的决定,这次去淮州城平定海寇,算是缘分使然,孤正好救下了她,至于议亲,也是询问了她的意思。”


    言下之意就是,他这次没有威逼,也没有利诱,这门亲事是宋令仪亲口答应的,可不能再挑刺,不同意婚事了。


    沈皇后轻哼一声,视线从书卷中抬起:“你倒是坦荡,本宫可什么都还没问,什么都还没说呢。”


    “母后不反对便好,孤已命人去国公府宣旨,至于筹备册封礼的事,还得请母后费些心思了。”


    “……”沈皇后拧眉,握着书卷的手紧了又紧。


    回京不到两日,连圣旨都下了,这像是商量的样子么?


    罢了,这门亲事不同意也难,左右他肯娶妻了。宋姑娘家世平凡,却是忠烈之后,最难得的是太子喜欢。


    长阳公主的视线在母后与皇兄之间流转,看来这门婚事已成定局了。


    也不知宋家妹妹有什么好,先是鉴之,后是皇兄,竟都对她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