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章 冉父冉母下乡

作品:《四合院:我是十级工气死众禽兽

    陆安能帮的都帮了,剩下就是看傻柱的命运了。


    液晶计算器完成后,陆安带着人开始研究起了电子表。


    这玩意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


    电脑就有计时器,和电子表一样通过石英晶体振荡器计时。


    现在要缩小到电子表里面,自然有不少工作要做。


    立项之后,陆安还是将项目交给了手下,让他们来搞这个产品。


    产品难度不大,无非一些小问题需要时间慢慢攻克。


    陆安乐的继续做甩手掌柜,看着手下慢慢锻炼成长。


    现在龙科院和大学现在全都乱了套,天天都是批斗批斗再批斗。


    除非上面安排的项目,下面自发性的研究已经完全停滞。


    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情研究技术?


    特别是那些项目负责人,不少是留学回来的,现在全都成了重点批斗对象。


    更惨的是,全国职称评定都停了,想涨工资都没机会。


    试验车间的工程师们,那叫一个庆幸。


    幸亏选择了试验车间,得到奖励破格涨了工资,不然他们也一样在混日子。


    不管厂里怎么乱,试验车间一直稳如泰山。


    一个营的保卫直接架起了机枪,那些想闹事的人连边都不敢靠近。


    李怀德也下了死命令,谁敢去冲击车间就滚出轧钢厂。


    试验车间是海子里领导关注的地方,谁碰谁完蛋!


    陆安也盯着下面那些不安分的人,想造反可以推荐去龙科院。


    那边几千号人了,造起反来也更过瘾!


    当然,人走了房子得留下!


    龙科院十几平方的单间宿舍都没了,先做好住集体宿舍的准备!


    这个杀手锏一出,试验车间所有人都服服帖帖的,没有人再敢提造反的事情。


    整个试验车间算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每个人都在忙着工作,没有人搞造反。


    鸡贼的陆安在整个试验车间外墙全都刷上了革命标语,万岁口号刷的比谁都大。


    车间里面也贴满了红色宣传标语和画报,谁进来都以为这里是造反派的铁杆支持者。


    李怀德看了一次那叫一个开心,兄弟这是给大哥我面子,跟着大哥我走一条路线!


    李怀德专门安排宣传科拍了照片,贴出来让全厂人看。


    这是我们一个路线的好同志,千万别跑过去造造反的反!


    陆安对路线没兴趣,但是没有傻到去做中间派,轮流被两边收拾。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陆安绞尽脑汁守护着试验车间,继续为国家科技发展做贡献。


    十年大运动,试验车间可以慢一点,但是不能停!


    就在陆安忙着研究电子表的时候,何雨水突然找上门来:“冉家人还是担心我们骗婚,想要先下乡,你看能行吗?”


    冉秋叶专门打听了下,知道陆安和傻柱关系并不好。


    万一她嫁过去了,陆安不肯帮忙怎么办?


    陆安知道后苦笑着摇摇头:“知识分子心眼就是多,这样吧,我和四季青人民公社那边联系下,让他们先打个协助函给厂里。”


    这么大的事情,陆安自然要去找李怀德帮忙。


    李怀德那叫一个好奇:“傻柱不是和你不对付吗?兄弟你干嘛要帮他啊?”


    “嗨!我和妹妹挨饿那时候,多亏他妹妹每天送吃的,我欠了人情得还啊!”


    “这个人情是得还,要不要把傻柱调回后厨?”


    李怀德决定帮人帮到底,让陆安也欠自己人情。


    结果陆安坚决摆摆手:“那家伙在车间磨两年吧,不然一张臭嘴到处乱喷,谁都管不了他!”


    李怀德那叫一个乐啊:“确实是这样,你让那两个人写份决心书,学校盖好章拿给我就行,后面事情我来办!”


    有了李怀德打包票,下面的事情自然很好办。


    冉父冉母一起写了决心书,愿意去农村接受改造,为农民兄弟培养根正苗红的读书人。


    学校巴不得送走这两个麻烦,立刻给他们盖好了章,还写上了正面评语,夸奖他们主动接受社会主义下乡改造。


    李怀德拿到决心书后,短短三天就办好了所有流程。


    教育局批准冉父冉母前往四季青公社中学任教,接受农村思想改造。


    终于能逃离火坑了!


    冉家人那叫一个激动,赶紧办了调动手续,赶紧先去报到再说。


    报到那一天,陆安亲自跟着去了一趟四季青公社,请公社领导和冉父冉母一起吃个饭。


    不用陆安多介绍,公社领导们自然明白冉父冉母是他的关系,一定要好好安排。


    原本他们该和下放人一起住大通铺的,公社照顾人才给安置了单独一间房。


    为了堵住其他人的嘴,每个月按照城里公房租金标准交。


    有下乡人不服气提意见,公社领导冷冰冰给了个解释。


    人家是帮我们农村培养孩子的,睡不好能教好孩子吗?


    你们是来下乡插队的,不用心种地饿的是你们自己!


    冉父冉母那叫一个感激,教起孩子来那叫一个用心,全公社人都看在眼里。


    考试成绩一出来,平均每门成绩比起往届高出三十分!


    以往没有高中愿意要的毕业生,现在区里高中抢着要。


    十年大运动下来,老两口给四季青公社培养了大批人才,走在公社人人都尊敬地喊上一声老师。


    至于后来下放接受教育的老师,只能集体住牛棚下地干活,公社人都叫他们臭老九。


    娄父娄母提前一年申请下乡,又认真教学生得到公社认可,成功逃过了臭老九命运。


    若干年后提起这段经历,他们都要佩服一下陆安。


    没有陆安的话,他们就算活到回城也是一身病,哪可能健健康康地安享晚年。


    没事回四季青看看,家家户户拉着他们去家里吃饭。


    十几年下来桃李满公社,家家户户都有他们的学生。


    搞定了冉父冉母的下乡后,傻柱和冉秋叶的亲事自然要提上日程。


    为了不受父母身份影响,冉秋叶已经宣布和父母断绝关系。


    这年代的特色之一,没有人会说冉秋叶坏话,反而赞扬她积极追求进步,切断和走资派家庭的关系。


    只是没想到傻柱这时候出幺蛾子了!


    “哎呀,我答应一大爷,等秦京茹给个回信!”


    “院里人都知道我和秦京茹的事情,我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


    “你们放心,就是走个过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