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元军撤退

作品:《倚天青书:不当恋爱脑只想当掌门

    实在是劝不住这几个头铁的手下,赵敏只得让他们去闯阵试一试。


    结果可想而知,只听阵前‘砰砰’一阵枪响,传令兵回来报告,刚刚派出去的几人已经被打成筛子了。


    赵敏叹了一口气,结果和自己想的一样,白给。


    “传令下去,留下一部分部队断后,其他人随我撤退。”


    最终元军东路军有序的撤离海州战场,而明军这边因为宋青书的命令,没有进行追击,否则元兵将损失更大。


    但令明军上下纳闷的就是,明明说好的海州内守军配合,他们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一兵一卒。


    现在活都让明军干了,海州内的守军就想坐享其成了?


    等打退了元军之后,宋青书就带人前往海州城,当然是打着慰问的旗号,想要接手海州城。


    直到进了海州城,宋青书几人才明白,为何海州守军不配合明军出击。


    原来整个海州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守军了,说句不好听的,但凡宋青书晚了半天来,海州城就落入赵敏手中了。


    那昨天晚上你们答应个蛋哦!


    宋青书招来海州守将,安慰他一番,顺便接手了海州城的城防,将整个海州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解决了海州战事,留下防守士兵,宋青书带领剩余大队人马,开赴汴梁战场,那里的刘福通还等着自己去救呢。


    等到宋青书带着大军返回汴梁战场时,汝阳王也已经决定撤退了。


    原因就是在赵敏来到汝阳王身边,汇报东路海州战场失利,她只能带着大部队撤回时,西路的王保保一路也狼狈的逃了回来。


    而王保保的西路军更惨,那彭和尚可没有像宋青书一样留手,可是全力猛攻王保保的西路军。


    结果就是王保保一部被打的全军溃败,死伤无数,只能带着少量残兵逃回汴梁。


    如此汝阳王也知道了大势已去,再留下去也没有意义,而且若是等宋青书三路大军将自己合围起来,恐怕朝廷这百万大军都会被一锅端了。


    “可惜了,我在朝堂上废了那么多的口舌,才劝动皇上答应出兵。如今败退而归,恐怕今后再难说服朝堂上那些人答应出兵除叛了!”


    汝阳王叹息一声,为元廷今后堪忧。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虽然汝阳王名义上是掌握天下兵马大权,可元廷之中派系林立,他的对手都盼着汝阳王犯错。


    汝阳王都能想象得到,等自己回到大都之后,他的那些对手会如何在朝堂之上贬低自己。


    到那时手中官职还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若是真的因此丢了兵马大权,恐怕以后只能当一个闲散王爷了。


    不过此时的汝阳王顾不了那么多了,眼看明军就要形成合围之势,再不撤退百万大军都要葬送在自己手中。


    汝阳王果断下令全军撤退,退至黄河以北,组建防线,防止明军继续北进,威胁大都的安全。


    这也是宋青书来到汴梁战场时所看到的,元兵全军都在忙着撤退,而留下断后的则是王保保。


    他此时正率领一军,死死抵抗徐达与常遇春的进攻。


    凭借这个人威信,虽然元兵十分惧怕明军的火器,但是还没有形成溃逃之势。


    徐达和常遇春则是亲上前线,想要将王保保一部撕开一个口子,好让大军能直指汝阳王的军队。


    而看到宋青书领兵前来,战场形势瞬间对明军有利,元军队伍中也出现了骚乱。


    宋青书也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当下也不惜士兵的体力,下令出兵支援徐达所部,共同围剿王保保。


    “传我命令,活捉王保保,不可伤其性命!”


    与赵敏一样,王保保这人也被宋青书所看重,这才下达命令,让前线将士务必活捉王保保。


    这才给了王保保一个喘息的机会,否则早就被火枪兵乱枪打死了。


    战事从上午打至天黑,最终双方鸣金收兵。


    王保保率军退回大营之中,连忙询问传令兵,想知道汝阳王大军什么时候能全部过了黄河,他还要坚持多久。


    得到还要让他坚持三天,王保保陷入沉思,他觉得按照如今的形势,坚持三天应该有可能,但到那时自己怕是无法逃脱。


    但王保保内心之中没有产生退缩之心,就当回报汝阳王养育之恩了,这条命豁出去又如何。


    于是王保保组织士兵,加强大营防御,应对之后几天明军士兵的进攻。


    而在明军大营中,宋青书也见到了一众将领。


    除了西面的彭和尚没有来,和宋青书一同出征的将领齐聚在大帐之中。


    徐达向宋青书汇报这几日的战况,他遵循宋青书的命令,于正面战场上没有与汝阳王硬碰硬,而是多以袭扰战术。


    很多次都是常遇春带着骑兵,自远处对着元军放冷枪,让元军士兵们疲惫不堪。


    元军骑兵也试图追击常遇春,可双方士兵武器差距太大。


    明军骑兵骑在马上在前面跑,时不时对着身后放枪,而元军骑兵根本到达不了弓箭射程,被明军犹如放风筝一样逐渐消灭。


    这本来就是蒙古人自己的战术,如今被常遇春学会反用到蒙古人自己头上,这让天生是马背上的民族感到十分憋屈。


    知道这样追击用处不大,蒙古骑兵在损失一部分骑兵之后,再也不贸然出动追击常遇春的骑兵。


    这样一来,常遇春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仗着跑得快,打得远的优势,不断在汝阳王大营附近进行骚扰。


    汝阳王也不是没有想过派出部队埋伏常遇春所率骑兵。


    可每一次都被明军以强大火力打开缺口,全身而退。


    这也让汝阳王重视起来火器的优势,想要回到朝廷之后,向朝廷提议,大力发展火器研究,否则再过几年,就完全不是汉人的对手。


    听完徐达的汇报,宋青书很是满意,这两位在打仗上挑不出一点毛病。


    如今大帐之中则是在讨论,到底是见好就收,还是继续追击,直到打进大都,活捉元帝。


    “如今还不是北伐的时机,别忘了张士诚那家伙,如今还在咱们后方捣乱呢,先赶走汝阳王,等回头收拾完张士诚这些人,”


    宋青书提醒众人,还有两个家伙等着收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