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老好人,要被坑

作品:《神豪从古董鉴宝开始

    其实把方老师“抓”回来,并没有什么难度,谁去都行。


    但李天明也是想去看看江北市这边的鬼市,以后没准会过来捡漏也说不定。


    李天明执意要去,宁伟也不好拦。


    反正活儿干不完,他又不担责。


    “那你们注意安全啊。”宁伟只说了这句话。


    江北市文物局虽然没什么油水,但也不穷。


    因为经常要下乡,所以配车还是有几辆的。


    韩鹏这小伙儿不错,找来了一辆三菱帕杰罗。


    虽然是老款的,但车况还不错,对少空调什么的都是正常的。


    经过商量,李天明、韩鹏那是必去的,吕新亮也非要跟着去。


    吕新亮带了一部小型摄像机,说是要做记录用的。


    至于唐小雨,还是让李天明硬拉着来了。


    临行前,唐小雨犹豫了一会儿说:“我好像去了也没什么作用。”


    “有啊,你的作用大了。”李天明斩钉截铁地说道。


    “什么作用?”


    “你对我的精神鼓励作用比较大。”


    唐小雨盯着李天明的脸,看了一会儿说:“那好吧。”


    于是,李天明和唐小雨坐在了后座。


    对此吕新亮还颇有些意见。


    但李天明可不管他高不高兴。


    要说起“小王村黑市”,在江北市的古玩圈还是非常有名的。


    其实,小王村黑市在十几年前,还特别兴旺。


    全国各地的古玩收藏者,文物贩子都会慕名而来,想着淘点宝贝回去。


    但是现在小王村黑市的名声已经大不如前了。


    就像国内大部分的古玩市场一样,现在在黑市里也充斥着仿制品,做旧品。


    真正的古玩不是没有,但需要运气和眼力,差一点都不行。


    别说像方光辉那样半瓶子水的买家,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藏友,也经常会做些打眼的买卖。


    韩鹏一边开着车,一边跟大家解释。


    方光辉这位老师,真的是个老好人,韩鹏就是他教出来的。


    虽然韩鹏也觉得方老师太傻,办起事儿来一根筋,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为人和风骨。


    所以,韩鹏才急着想去看看。


    方光辉就是一中学教师,工资也就那样,再让那帮没人性的古董贩子坑了去,就太恶心了。


    韩鹏越说越气愤,恨不得把油门踩到底。


    吕新亮连忙劝道:“没事,咱们不着急,安全第一。”


    韩鹏这才放松了下来。


    其实小王村离江北市区不算远,出了城,大概再开半个小时就到了。


    与此同时,方光辉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到了小王村。


    方光辉还不到五十岁,但头发已经白了一片。


    也不知道他是操劳过度,还是遗传的少白头。


    自行车的前篮里,放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些钱,还有他的工资卡。


    方光辉干事儿确实是一根筋,经常跑各个古玩市场还不够,还时常“下乡”,就是为了找一些有价值的宝贝,买回去上交国家。


    本来国家给每件宝贝的奖励是五百块软民币,外加一个小红本。


    但方光辉只把小红本收下了,奖励分文不取。


    领导们每次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他勉励一番。


    当然,这些年方光辉也没少打眼,经常高价买几件破烂捐给文物局和博物馆。


    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了当,因为那些工作人员就算看出东西不对,但仍然懒得说出来。


    反正又不用他们出钱,假的就假的呗,大不了扔到垃圾堆里就行了。


    久而久之,方光辉还以为自己是个高手呢。


    在家里攒了一墙的小红本,每每看到,都是喜上眉梢。


    为此,方光辉的老婆可没少找他吵架。


    但方光辉哪里会听,仍然我行我素,在“为国寻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天,是小王村鬼市开市的日子。


    小王村的鬼市一周只开一次,而且跟大部分的鬼市不一样,这个鬼市只在下午开,晚上就关了。


    方光辉来了不下数十次,早就轻车熟路了。


    现在正是午后正当时,鬼市街上已经渐渐热闹起来了。


    看了看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物件,方光辉没有停留,而是径直进了一家街上的店铺。


    这家店铺挂的牌子是“笔墨纸砚”,显然是卖文具的。


    店主是个戴着老花镜的老爷子。


    一看方光辉进来,便笑着打招呼。


    “老方,上周你不是刚来过吗?怎么今天又来了?”


    方光辉却瞪着眼说:“上周是上周,这周是这周,怎么?不欢迎啊?”


    “欢迎,当然欢迎啊,你可是我的衣食父母啊!”


    店老板的本名很怪,名叫刘三句。


    在这街上,被称为“句爷”。


    句爷六十多岁了,身子骨看着非常硬朗,特别是他的眼珠子,特别亮,就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似的。


    显然,句爷是个高智商的人。


    所以在小王村的鬼市街上,他的生意做得最好。


    不说别的,就是方光辉这样的回头客,句爷每天都能接待十来个。


    当然,句爷的这家“笔墨纸砚”就是个幌子,他本爷可不是干这个的。


    方光辉也不看店里的东西,直接就说:“我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真东西。”


    “呦,我跟你说,还真有。”


    说着,句爷走到货架后面,摸出了一个布包,拿了过来。


    “啥东西?”


    方光辉说着,就要把布包打开。


    句爷却阻止了方光辉。


    “老方,这东西可不便宜,你确定带够钱了吗?”


    方光辉冷哼了一声,把手中的袋子往柜台上一放,拍着说:“都在这里了,银行卡也在里面,不够就去取!”


    “行咧,那就让您掌掌眼吧。”


    句爷将布袋掀开,原来里面是一个大葫芦,整体呈黄褐色,上面有繁密的纹饰,油光程亮的,看不出来是什么材质。


    像是瓷的,但从质感上又不太像。


    句爷得意地说道:“漆器描金葫芦瓶,清代的。”


    “漆器?那还真是少见。”


    方光辉伸手就要碰,却又被句爷阻止了。


    “老规矩,这东西六万块软民币,先拿出来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