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这就是天才,口能鉴宝,挥笔摄人!

作品:《神豪从古董鉴宝开始

    唐小雨看了看李天明,欲言又止。


    这书法可不像别的东西,可以凭努力速成。


    书法需要画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才可能小有所成。


    像秦名扬这样的大家就更不必说了,除了整日与笔墨打交道我,还需要有机会接触到众多的名家字帖。


    然后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书法技艺的形成,跟天赋是分不开的。


    没有天赋的人,只能练个形似,神韵全无,那也无法叫法有所成。


    特别是现代,肯花时间练习书法的年轻人根本就是凤毛麟角。


    就算有,也是稀有动物。


    当然,李天明也不需要写得多好,写个形似也算是不丢人。


    其实如果在前几天,这件事对于李天明来说还是挺棘手的。


    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李天明都对书法之流一窃不通。


    李天明仅有的写大字的经历,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后来就完全没有摸过毛笔了。


    但是好巧不巧,就在前两天,李天明完成了一个寻找指定人物的小任务,使他获得了一项新的能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这能力是什么呢?就是“大师级绘画书法”。


    这项能力的简介,便是拥有世间古今中外所有大师的绘画,以及书法的技能实力。


    这就意味着,他李天明,无需做任何的练习,就可以进行世界上最顶级的绘画和书法的创作。


    此时,唐康时和秦名扬各有各的心思。


    秦名扬本身就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主儿,在他心里让李天明这个门外汉写几笔也没什么,顶多就是丢个人,让大家乐呵一下了事。


    唐康时呢,倒有心为自己的这位便宜弟子解围,可话还没说出口呢,李天明却站了出来。


    “好吧,那我就现丑了。”


    李天明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站到了桌案前。


    郭力行嘴角上扬,皮笑肉不笑地说:“你可要发挥好些,可别给唐老师丢人就行。”


    李天明也不搭理他人,屏气凝神,看向桌案上的空白宣纸,脑海中浮现出了千万种行书笔法。


    但说实话,李天明居然有一丝紧张,毕竟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摸过毛笔了。


    不过,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当李天明拿起桌案上的毫笔的时候,心中一阵激荡。


    此时,秦名扬居然“咦”了一声,发现李天明这持笔的气氛非同寻常,不像是强自装出来的。


    俗话说的好,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书法更是这样,拿笔的姿势,气场的变化,都能让懂行的人感觉到深浅。


    唐康时和唐云擎这对父子脸上露出了惊疑之色。


    眼前的年轻人,仿佛完全脱胎换骨了一般,居然有一种古风由他身体中绽放了出来。


    不过,李天明倒也不想太过引人注目,刻意压制住了这种澎湃的气场,让它处于稍微合理的范围之内。


    接着,李天明挥笔,点墨,落笔,毫不拖泥再水,一气呵成。


    第一个字初成,秦名扬再次露出了讶然之色。


    “不一般……不一般……”秦名扬的喃喃地说道。


    接着,李天明未抬笔,马上完成了第二字,第三字……


    然后,当笔墨用尽之时,李天明及时抬手补墨,又接继了下去,似乎完全没有影响笔墨挥洒在宣纸上的速度。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种运笔方式就算是一窃不通的外行人,也可以看得出来其高明的程度,并不是在纸上胡画乱写。


    其实,即便是李天明的表现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但他仍然没有尽全力,否则在秦名扬和唐康时这些大佬的眼里,非得惊世骇俗不成。


    李天明并没有像秦名扬那样写出一整首长诗,而是只写了七言绝句。


    唐小雨受家庭影响,也读了很多诗书,一眼就能认出来,李天明写的仍是北宋黄庭坚的诗句。


    “是《花气熏人帖》……”唐小雨喃喃地说道。


    “……什么?”沈秀秀问。


    “啊,没什么。”


    终于,李天明完成了所有的墨字,将毫笔放归了原位,然后退到了一边。


    众人此时才算是回过神来,纷纷去看那宣纸上的文字。


    与秦名扬的狂草不同,这宣纸上写的墨字虽看着很像草书,但却又不够凌厉,但要说圆润,也谈不上。


    这就仿佛是在一个笼子里锁着一头猛兽,而这是一头拥有无穷力量的霸王龙,虎视眈眈地看着外边的世界,随时都会破笼而出似的。


    郭力行看着这些字,心里拿不准,以他的鉴识水平,知道这些字写的非常好,但是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


    郭力行很想打击一下李天明,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选择闭嘴。


    事实证明,郭力行这次做对了。


    秦名扬绕着这幅书法走了一圈,一脸的兴奋。


    秦名扬对唐康时说:“看到了吗?我就说你这徒弟不简单吧?”


    唐康时也是摇起了头:“天明,你是什么时候练出这么好的字的?”


    李天明说:“这个……村口……”


    李天明还没说完,唐小雨就捂住了嘴,要不然非得笑出声来不可。


    沈秀秀也听过这“村口老道士”的说词,但没听过之后的几段,所以倒还没觉得有什么好笑。


    沈秀秀只是奇怪地看了看唐小雨,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这时,只听秦名扬说:“天明,你这还是草书,不过你这草书还真不一般。”


    “你在草书中,又用了楷书的写法,虽然字体圆润,但仍然有锋芒毕露的感觉,还真有点意思……”


    “你的写法也很纯熟,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说明你下了不少功夫,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我秦名扬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花气薰人欲破禅。”


    “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


    “八节滩头上水船。”


    秦名扬读完后,笑着对唐康时说:“这《花气熏人帖》用来给你庆祝生日倒也合适,说明你还不老嘛!”


    李天明有如此表现,唐康时当然脸上也有光。


    “那就劳烦老秦同志,把你那幅字,还有这幅都给我装裱一下,我得好好保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