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章: 未命名草稿
作品:《囤物资穿越,农家娇妻直接躺赢》 进入九月,庄园又忙碌起来了。
土豆秋种开始,一千斤种育苗,可以种十五亩地,等收成后酒楼又可以多一道食材了。
还有其它的应季菜,也都陆续种下去。
两人各自忙碌,宋凛连着几日在庄园和工人一起干活,姜念初则是在忙九月新菜的事。
她根据客人的喜好推陈出新,用新菜替换掉一些不那么受欢迎的。
九月新菜中的招牌菜是烤鱼,姜念初在吴师傅那儿提前定做了一批烤鱼专用铜盘,加上炭炉直接端上桌。
食材选用两三斤的鲈鱼草鱼这些刺少的,口味有原味,麻辣,蒜香,和酸辣四种,再加上各种配菜。
客人能边吃边往里加别的食材煮,一经推出极受欢迎。
不到三天,县城别的酒楼就也开始跟风推出烤鱼。
学的虽快,口味就远不及兰亭斋了,因为他们没有细致的去腥和腌制步骤,煎鱼的时候也没有裹红薯淀粉。
为了这道菜,姜念初可是让工人用一千斤的红薯,做了将近两百斤的红薯淀粉。
过了淀粉煎出来的鱼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其他家的远比不上。
每日一到饭点酒楼就开始排长队,可兰亭斋的接待量实在有限,慕名而来的客人太多,抢不到位就会选择去别家尝鲜。
所以没几天,县城大半的酒楼都推出了这道菜,连市面上鱼的价格都稍有上涨。
今日,家中午饭也要吃烤鱼。
附近有个村子赶鱼塘,宋凛昨日过去买了不少鱼,家里留了几条,其它送去酒楼当食材。
凑巧今日柴青濯休沐,孩子们不用上课,张公子也来了家里玩,说起想去兰亭斋吃烤鱼但是没位的事。
所以吴夏莲特意宰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要给县令公子专门做了一份。
这也是张公子喜欢来宋家玩的原因, 每次来吴夏莲都会亲自下厨给他做一桌好吃的。
西院花园里,小四在展示他学射箭的成果,一帮人围观。
天热的很,宋玉芙带着丫鬟来送解暑的酸梅汤。
自九月起,宋玉芙就没有再去吴家绣坊做事,最近待在家里考虑以后做点什么。
“嗯....竟然是冰的?” 姜念初喝了一口,入口冰凉,勺子搅了搅,里面还有碎冰块。
宋玉芙说,“三哥出去一趟带回来的食材和冰块,一回来就让童婶煮酸梅汤。”
姜念初点头,昨个晚上因为天气实在闷热,她跟宋凛说了句好想喝冰镇酸梅汤。
没想到他真记心里了,还特意找人去买冰,这月份的冰可不好找也不便宜。
一听加了冰,几个孩子也围过来,一人拿了一碗,宋玉芙亲自端了一碗给张公子。
张公子立刻放下手里的弓接过去,眼神有些闪躲的笑了笑,“多谢,那个,宋姑娘今日不用去绣坊吗?”
“嗯,我已经离开绣坊,以后都不去了。”
“哦....那宋姑娘以后就待在家里吗?”
“也不一定啊。” 宋玉芙大大咧咧,也端起一碗酸梅汤喝起来。
“之后可能会开一家绣铺吧,就卖点自个绣的绣品。”
张公子傻笑,“挺好的。”
“小妹。” 姜念初听到宋玉芙的话看过来,“你若是决定了,就要提前去看铺面了。”
“合适的铺面可不好找,像我们酒楼的铺子看了一个月才选到合适的。”
宋玉芙点头,“那我明日就让三哥陪我去看铺子去吧。”
“明日不行,你三哥要陪我去府城。” 姜念初连忙道。
明日就是重阳节,他们还有件大事要办呢。
“没事,那就后日吧。” 宋玉芙无所谓,这事她并不着急。
爹娘的意思是让她留在家里,等到明年十六就可以说亲,可她不想就这么等着嫁人,想找点儿事做。
“那个.....”
张公子等她们说完挠挠头开口,“宋姑娘,你要租铺子的话我家有很多铺面,开绣铺适合在西城区珠玉街那边,正好我家在那条街也有铺面出租,你要不要去看看? ”
宋玉芙眨眨眼,“租你家的铺子?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麻烦的,铺子租给谁不是租呢。” 张公子一脸期待。
宋玉芙犹豫着看了姜念初一眼,见她没反对点头,“好吧,那我过两日去看看。”
事情说完,宋玉芙说还有事走开了。
姜念初喝完酸梅汤问张公子,“县令大人还好吗?”
“还好,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我爹作为父母官难辞其咎,不过.......”
张公子突然压低声音,“幸好他之前上报土豆和红薯有功,应该能功过相抵不会被问责。”
“前几日我爹还说,你们是他的贵人呢。”
姜念初笑笑,“县令大人没事就好,土豆的事如今还未公开,张公子此事还是要谨言慎行。”
张公子点头,“我知道,我也就在你们面前才敢说。”
不多时,二院来人喊开饭,几个孩子立刻闹哄哄往饭厅跑,张公子紧随其后。
........
九九重阳,府城迎来三年一度的诗文大会,锦州所有的文人才子几乎都齐聚于此。
文庙的红墙黄瓦在今日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晨光洒落下来仿佛镀上一层耀眼的金光,迎接着这场文化的盛会。
距离文庙不远的街道,热闹非凡,小贩们的摊位像鱼鳞般整齐排列,五彩斑斓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然而,与街上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庙的大门被一群官兵把守着。
官兵手持棍棒,神情严肃,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那些有功名的书生或名士,手持名帖排着队,在官兵的查验下,有序进入文庙内。
姜念初和宋凛姗姗来迟,到文庙街时已是晌午,两人在一家可以看到文庙大门的茶摊坐了。
听其它桌的客人说知府大人早就到了,他们也不急。
文玩交流会下午才开始,他们觉得以季容华的行事作风, 不会这么早到。
果然,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后,一辆黑色鎏金的马车才缓缓停在文庙门口。
下车的季容华依旧是一身黑袍,他身边的手下给把守的官兵亮了一下腰牌,三人便被放行。
见状二人对视一眼,姜念初在桌上留下一块碎银子,两人转眼就跑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