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成功者

作品:《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现代。


    “竟然还真有人认为这是真的。”


    李恩凡无奈的笑了笑,随后轻呼了一口气,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先说结论,这件事百分之百是假的,不可能是真的!”


    啊???


    刚才点头的那些同学惊疑了一声。


    而没有点头的同学则点了点头,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件事的漏洞,其实是非常大的,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知道这件事非常的假。”


    “先说最假的一点吧,这件事是谁记载的?!”


    台下有同学慢慢的嘀咕:


    “当然是史...”


    “不对!!!”


    当他想说出史官的时候,这就突然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史官?!


    “是不是有同学想说史官呐?”


    李恩凡笑呵呵的看着舞台下方的所有同学。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脸好笑的看着那些坐着的同学。


    其实对这些工作人员来讲,他们经历了社会的诸多,一听这个典故,就知道非常假了。


    “来,刚才想说史官的同学,我顺着你的思路把这个典故重新说一次。”


    “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的葬礼之上,姚广孝,当着史官的面,说送朱棣一顶白帽子。”


    当李恩凡强忍着笑意说完,在场的所有人忍不住的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


    而此刻,各个朝代的史官都一脸无语的抬头看着天幕。


    这后世传出这个典故的人,把史官当成什么了?


    不死之身?


    这典故要是真的,听了,还能不死的?!!


    ...


    现代。


    “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好笑吗?”


    李恩凡面带笑意的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因为这把朱棣和姚广孝都当成了白痴。”


    刚才那些点头认为这典故是真的人,这下都反应过来了。


    “我们把这个典故的底层逻辑重新顺一次。”


    “朱棣,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的葬礼之上,第一次见到姚广孝,就相信姚广孝说的话。”


    “你们觉得,这能是真的吗?”


    “这个典故是真的把朱棣和姚广孝双方都当成了白痴。”


    “第一次见,姚广孝都敢说这样的话?”


    “而朱棣,还相信了这样的话?”


    “还是在马皇后的葬礼之上?”


    “除了谁记载的这个典故漏洞之外,上面我说的两人为人,也都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除此之外,随便一个反问,都能把这个典故打死。”


    “有没有可能是朱元璋试探的?”


    “当这个反问一出,这个典故的逻辑,也就立马的崩盘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点头认同这番话。


    刚才觉得这个典故是真的同学,也都一脸的不好意思。


    “至于说会不会是朱棣和姚广孝两人记载的?”


    “那就更不可能了!”


    “朱棣在位之时,拼尽全力的证明自己是正统,连洪武三十五年都整出来了。”


    “他还会记载这么一个典故?”


    “这不是明摆着证明他早有反心的典故么?”


    台下有同学听到洪武三十五年这几个字,有些忍俊不禁。


    “那这个典故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这个典故出自《建文年谱》,而这个《建文年谱》,成书时间是明朝崇祯年间。”


    “这个典故又想说明或者证明什么?”


    “证明朱棣其实并且不是被逼无奈的反抗,而是早有反心的。”


    当李恩凡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一下懂了。


    一本崇祯年间的书,却记载洪武年间这种充满野心的典故?


    两者几乎相差了两百多年。


    “历史书,或者说史书上,那些记载着什么两人的谋划,几人的讨论造反什么的。”


    “不能说是一眼假,但看到这种记载的时候,一定要先起一个疑心。”


    “那就是,谁记载的?”


    “只有先把谁记载的这个问题先解决,才能继续的往下讨论。”


    李恩凡抬头右手,比划了一下,又举了一个事例。


    “这种事历史上是非常多的。”


    “比如:武则天杀女。”


    “在场有人是不是认为这件事也是真的?”


    李恩凡看着台下所有人问道。


    而台下,有同学不好意思的迟疑着点了点头。


    “先说结论,这件事也是假的!”


    “这件事最早出现在《资治通鉴》里面,但这本史书,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宋朝司马光等人编撰的。”


    “两者相差了多少年?”


    “而且,这还不是最有力的反驳点。”


    “最有力的反驳点是什么?是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


    “里面连唐高宗李治,是被武则天所杀这种鬼话都编出来了,你们觉得,要是这件事是真的,他难道不会写在上面吗?”


    “也就是说,这种事,连骆宾王都编不出来!”


    这下,所有人都砸了砸嘴。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是想说明什么呢?”


    李恩凡背着双手,慢慢的沿着舞台的边缘,边走边缓缓的说道:


    “对政治人物,还有聪明人来讲。”


    “史书记载的这种逼杀皇帝,毒杀皇帝,暗杀皇帝等等,他们都会在心中升起疑惑。”


    “比如最开始说的赵高逼杀胡亥,那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谁记载的?”


    “在赵高逼杀秦二世胡亥的时候,史官刚好就在旁边?”


    “赵高事做完了,还放过了史官?”


    “真以为史官是无法选中的么?”


    李恩凡笑了一声,随后又接着说道:


    “还有汉朝的梁冀毒杀皇帝。”


    “那又是谁记载的?”


    “虽然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但皇室的脸面,是一直存在的。”


    说到这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发现,当街弑杀皇帝和所谓的毒杀、逼杀、暗杀,有什么区别了。


    “而这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李恩凡停下脚步,面色平静的看着台下的所有人,语气缓缓的说道:


    “之前的那些所谓的逼杀、毒杀、暗杀,都是失败者。”


    “而司马氏,是成功者...”


    轰的一下,所有人的内心仿佛有一道惊雷劈下,都瞬间面露惊骇的神色看着李恩凡。


    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李恩凡要说当街弑帝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了。


    因为司马氏,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