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没有那么好的事

作品:《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朱元璋就很明显的能看出,他是自己来直面对抗这些势力。”


    “不管是淮西势力,还是江南文人势力,或者是旧蒙元的势力。”


    “都是他自己来直面对抗。”


    “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来相互对抗和消耗。”


    李恩凡拿起彩笔,点了点李世民的名字,然后又点了点朱元璋的名字。


    “对比一下李世民和朱元璋,能很明显的看出差别。”


    “一个是用帝王心术来平衡各方的势力。”


    “一个是直面对抗各方的势力。”


    “哪一个是喜爱自己的孩子,还不能说明吗?”


    “为什么朱元璋要把除了朱标以外的孩子,成年之后立马让他们就藩?”


    “这恰恰说明,他不是不喜爱那些孩子,是非常的喜爱,所以才避免让他们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


    李恩凡又说起了太子朱标。


    “朱元璋在对待太子朱标的时候,同样如此。”


    “不让他直接面对朝廷上的各方势力,只是让他锻炼。”


    “洪武四大案中的三个,都是朱元璋直接面对,而朱标,则打下手。”


    说完了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李恩凡看了一眼黑板上朱棣的名字,然后用彩笔指着说道:


    “那朱棣呢?”


    “他是如何强行把下面势力分开的?”


    “太子朱高炽身后,站着大部分的文人势力。”


    “而老二朱高煦身后,则站着军方势力。”


    “老三朱高燧就敲敲边鼓。”


    叹了一口气,李恩凡走出了讲台,背负着手,边走边说道:


    “之前我为什么会说李世民有些模糊自己的身份?”


    “他想做好一个皇帝,但又想做好一个父亲。”


    “一会是皇帝,一会又是父亲,李承乾怎么可能不被逼疯?”


    “要不,你就做好一个皇帝,一个真正完全体冷血的皇帝。”


    “如刘彻这样,哪怕是太子,皆可杀!”


    “只要威胁到皇位,威胁到汉朝的,没有什么是不可杀的。”


    随后,又指了朱元璋的名字说道:


    “要不,你就做好一个父亲,让除了太子以外的孩子,成年之后全部去就藩。”


    “自己来对抗各方的势力。”


    说到这,李恩凡又说起了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就是代表着皇帝和皇子。”


    “而朱元璋,则是父亲和儿子。”


    “我之前为什么说这其中的差别很大?这就是原因。”


    “又想当皇帝,又想当父亲,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天家无亲情,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想当好一个父亲,只有像朱元璋这种做法,看似无情,却最是有情。”


    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感慨。


    有时候他们觉得朱元璋是最冷血的皇帝,可没想到,在亲情这方面,朱元璋却是最有情的。


    “我们不能说李世民在对待李承乾和李泰的问题上是没有亲情的。”


    “只能说是皇帝的身份大于了父亲的身份。”


    “帝王心术用于了自己儿子的身份。”


    ...


    明朝。


    洪武年。


    “父亲...”


    朱标眼含热泪的看着朱元璋,这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唉...”


    朱元璋直起身,摸了摸朱标的后脑勺,笑着说道:


    “咱只是不屑于把帝王心术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不就是直面那些人么?”


    “咱没什么好怕的。”


    朱标站起身,走到朱元璋的身边紧紧把他抱住,哽咽着说道:


    “谢谢你,父亲。”


    ...


    明朝。


    永乐年。


    “唉...这也是咱坐上了这个位置之后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是爱着我们的。”


    朱棣闭上眼睛,眼眶旁渐渐地有泪水划过。


    洪武年的时候,自己一成年就被赶去了北平,当时还埋怨过父亲,认为他只喜爱自己的大哥朱标。


    可等坐到了这个位置,看着龙椅下方的势力,才知道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对不起,老大,咱也是没办法。”


    “咱没信心面对那些文人势力。”


    “毕竟父亲也没教过咱。”


    朱棣略带歉意的朝着朱高炽说了一声。


    “没事的,父亲,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朱高炽笑着回了朱棣一句。


    虽然羡慕自己的父亲有自己的爷爷,但他更知道自己的太子身份该做些什么。


    屁股决定脑袋,不是么?


    既然做了太子,那就该以太子的身份去思考问题了。


    就是老二老三,估计现在的心里很不好受吧?


    ...


    唐朝。


    贞观年。


    “对不起,观音婢,我一直狠不下来心。”


    李世民低下头,双手蒙着脸,声音低沉。


    “可陛下,现在天幕已经暴露出来了,你该做出抉择了。”


    长孙皇后之前一直知道这样对李承乾和李泰非常不好。


    但有时候,不能光以单纯的身份去思考问题。


    特别是李世民是玄武门之变上位,国内的势力本就繁多,如果不这样强行以帝王心术让他们站队。


    那怎么能看清楚下方的势力呢?


    既然坐到了皇后的位置,长孙皇后一直在提醒自己是皇后,不是一个母亲。


    母亲能有私心,但皇后是不能有的。


    “来人!!!”


    李世民脸上重新恢复了平静。


    门外听到声音的侍女立马走了进来。


    宦官?宦官全都在之前被拉去清查身份了。


    “拟旨,下诏。”


    “即刻让魏王就藩封地!!!”


    ...


    汉朝。


    元狩四年。


    此时的气氛非常的尴尬。


    刘彻面色漠然的看着天幕,什么话都没说。


    旁边的霍去病和卫青一脸的谨慎,闭着眼睛,状如失神。


    “都离去吧,不用待在这里了。”


    刘彻冷漠无比的声音响起。


    “诺,陛下。”


    霍去病和卫青立马站起身,然后行了一礼,退出了大殿。


    等退出大殿之后,霍去病立马看向身旁的卫青。


    “不要说话!把刚才听到的全部忘了!一切以陛下为首!”


    卫青快速的说完这句话,随后什么都不再说,只顾埋头走路。


    霍去病本想回头看一眼,但被卫青发现,一把拉住,快速的朝着宫外走去。


    “走!不要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