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所谓的联姻

作品:《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老师,你好像说的有点不对吧?”


    这时有同学立马举手,站起身朝李恩凡提问。


    “哦?怎么不对?”


    李恩凡笑着回答。


    “在白登之围之前,刘邦不是还击破过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吗?”


    “只是在冒失之下,才在白登被围。”


    起身回答的同学皱着眉向李恩凡说道。


    “是的,你说的没错。”


    李恩凡微笑着点头,随后背着双手,慢慢的走到讲台的前方,舞台的边沿位置。


    “以前我总是幻想着回到封建时期,比如说战国,帮助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


    “又比如说汉朝,打击异族。”


    “又或者是回到唐初贞观时期,帮助李世民击溃突厥建功立业...”


    李恩凡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慢慢的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但我了解历史越多,就越发的感觉自己很天真。”


    “自己那时候,总是以为战争就是输赢的结局,只需要派人出征,然后打赢战争就好了。”


    “但是呢?战争是关乎着国力的!并且时刻牵动着国家和王朝的命运。”


    “刘邦虽然击破了一次匈奴与韩王信的联军。”


    “但在当时,有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被刘邦之前在秦末时期的行为掩盖了。”


    听到这,周围上了年龄的工作人员恍然大悟,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刘邦就算逃出了白登,留下了耻辱。


    但也要罢兵与匈奴结和亲之约了。


    “刘邦虽然在秦末时期,是输了又输,然后重新集结兵力打了回去。”


    “但在白登之围时期,刘邦是不能输的!并且,兵力也是不容有失的!”


    李恩凡轻声说出这句话,随后见台下同学依然有些茫然,就又说道:


    “秦末之时,刘邦为什么可以输了又集结兵力?”


    “因为那个时候,天下混乱,大家都在各自征伐。”


    “并且刘邦呢?本来就是一无所有!”


    “所以,刘邦在那个时期,是可以输了又输,输了再来。”


    “但在白登之围时期,刘邦已经建立汉朝,国内,也有其他的异姓王。”


    “刘邦为什么要急着打击韩王信?”


    “因为有了一个韩王信,那会不会又有一个其他的什么王叛乱?”


    “是非常有可能的!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服刘邦。”


    “但在刘邦击败了项羽之后,又不得不屈服。”


    “在那个时候,刘邦就是最为庞大的势力。”


    “简单点说,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有家业了!不能再容许自己像之前那样败了再来!”


    “并且刘邦自己当时的年龄也已经非常大了,没有再来一次的时间了!”


    随后,李恩凡又举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刘邦到刘彻之时,经历了多少年?54年!”


    “在这54年的时间里,大汉灭掉了国内其他的异姓王,并且还休生养息了几十年的时间。”


    “就这样的情况下,刘彻彻底消灭了匈奴吗?”


    当李恩凡这样一对比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一下清楚为什么刘邦就算在击破一次匈奴之后,也不敢再继续攻打匈奴了。


    “所以我才会说,当时的白登之围,恐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刘邦与冒顿结和亲之约,其实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嗯?所有人都好奇的看着李恩凡。


    “当时刘邦为什么要举兵攻打韩王信?因为韩王信在与匈奴交战的时候,败多胜下,最后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派人送信责备韩王信。而韩王信害怕会被杀,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


    “而刘邦与冒顿结和亲之约,就明白着告诉其他人,我们已经结亲了,如果不怕被匈奴出卖的话,就尽管找匈奴合作!”


    “事实证明,后来没人再敢找匈奴合作!”


    “汉初十一年,韩王信又带兵攻汉,但是被将军柴武所杀。”


    说完了这些话,李恩凡走到黑板前方,写上四个字,和亲之约。


    “从我们后世的角度来看,与异族的和亲,是非常不牢固的,异族随时都会反叛。”


    “并且到了现代,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和亲用女人换取和平,是非常屈辱的。”


    台下有同学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


    “但和亲带有屈辱的行为,是刘邦时期开始的吗?或者说,是西汉时期开始的吗?”


    “是汉朝时期开始的吗?”


    李恩凡笑着询问台下的同学。


    而当李恩凡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一下子懵了。


    难道不是刘邦开始和亲的?


    绝大部分人印象里,一说到和亲,脑海里都是想着刘邦派宗室女前往匈奴和亲,嫁于冒顿单于。


    “不是的,和亲最早可以说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候,诸侯国之间为了结盟,大多,都会选择和亲!”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战国时期,秦国的后宫之中,什么势力最为庞大?”


    “楚国势力!”


    “那有名的芈八子,他是哪个诸侯国的人?”


    “战国时期,楚威王十一年,楚威王熊商死,楚怀王熊槐继位,与秦联姻,时年16岁的芈氏入秦,成为秦慧王嬴驷之妃。”


    “怎么?你战国时期就叫联姻,而到了汉朝,就开始叫和亲了?”


    “你好大的官威啊!”


    李恩凡笑着对众人说道。


    而台下的同学和周围的工作人员,也都笑了起来。


    “有人肯定会说了,那不都是汉人联姻汉人嘛?”


    “什么汉人?项羽承认自己是汉人吗?”


    “就不说汉人了,项羽承认自己是秦人吗?愿意待在秦朝治下一直生活吗?”


    “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那也是死敌!没什么大家都是汉人,都是秦人的说法!”


    “连我们后世熟知的炎黄子孙的概念,都是在清末时期提出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联姻,说的好听一点是联姻,但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叫和亲!”


    “芈八子,芈氏和亲当时的秦国,就是想让当时的秦国不要攻打自己,双方结成友好关系。”


    李恩凡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感觉自己长了见识了。


    原来所谓的和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


    汉初。


    汉八年。


    刘邦诧异的看着天幕,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和亲不是国与国之间,很正常的一种手段吗?”


    “况且,坐上了这个位置,还能任由自己喜好来的?”


    “觉得和亲屈辱?”


    刘邦嗤笑了一声,和亲屈辱?那被匈奴攻破边境,烧杀劫掠,就不屈辱了?


    从坐上皇帝这个位置之后,刘邦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偶尔是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来。


    但在国家层面上,王朝层面上,是绝不能被情绪左右的。


    只要是能让王朝获取利益的,自己都会去做!


    白登之围的时候,自己连下重金贿赂阙氏都做的出来,和亲?


    用一女子,让大汉王朝和平几十年,有什么不好?


    刘邦非常不屑那些说让女人和亲非常屈辱的人。


    至于说为什么用宗室女去和亲匈奴的冒顿单于。


    那不是吕氏不干嘛?本来想的是用鲁元公主,但吕氏日夜哭泣,哭的自己心烦,所以才用了宗室女。


    “如果不是和亲匈奴,大汉可能早就被群起攻之了。”


    “还能不能有大汉都是另说。”


    刘邦又嗤笑了一声,随后喝起了小酒。


    ...


    现代。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观点,认为古时候的中原,和亲非常的屈辱。”


    “像西方的那些国家,从来都没有和亲。”


    “是吧?有人肯定听过这个言论的。”


    台下有同学点头,旁边也有工作人员点头,表示都听过这个言论。


    “这其实是非常可笑,因为要说起和亲这个事。”


    “西方才是最疯狂的。”


    “古时候的中原,和亲,也最多只是在几十年时间和亲那么一次。”


    “但西方呢?众多的公国让他们之间可以说每一代都在相互和亲!”


    “而且,为了保持血脉的存在,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与王室和亲。”


    “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被现在的一些人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她最早出生于哪里?普鲁士的斯德丁!”


    “她们家族是普鲁士王国安哈尔特王族的成员。”


    “在1744年的时候,普鲁士与当时的俄国联姻,叶卡捷琳娜二世皈依东正教。”


    李恩凡说完之后,笑了一下说道:


    “怎么这不是和亲了?这就成联姻了?”


    “有人肯定会反驳,说和亲是被动的妥协,而联姻是为了巩固政权,扩大领土。”


    “这其实就是非常好笑的一个言论。”


    “和亲是屈辱,联姻就是好事?”


    “这不都是掺杂了政治因素么?怎么还一个是屈辱,一个是好事了?”


    “还有高低贵贱之分?”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不都是违背妇女意愿么?”


    李恩凡真的对这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这种事,还能分一个高低贵贱出来?


    并且,西方的都是联姻,是好事。


    而东方,那就是和亲,是屈辱?


    “和亲是为了国家和王朝,联姻也是为了国家和王朝。”


    “既然都是掺杂了政治影响,那就没什么高低贵贱。”


    “还有说和亲是强弱悬殊下的政治妥协,和联姻就是平等合作的外交策略。”


    “我只能说都是说的好听罢了!”


    “所谓的联姻是巩固政权,就像是清朝当时与蒙古的联姻,这就是巩固政权。”


    “那汉初之时,刘邦的和亲,凭什么就不是巩固政权了?”


    “不和亲,汉初之时,就要面对匈奴还有国内异姓王,政权就会非常的不稳。”


    “而和了亲呢?历史已经证明了,汉初时期的政权,是不是越来越稳固了?”


    “这不是巩固政权是什么?”


    说到这,李恩凡又举了一个之前芈八子的联姻。


    “至于说是强弱悬殊,被动妥协才叫和亲。”


    “那当时芈八子,芈氏被初上位的楚怀王拿去联姻,这不是被动妥协,害怕秦国攻打是什么呢?”


    “用女人换和平是屈辱,那用女人来巩固政权就是不屈辱的?用女人来扩大领土,也是不屈辱的?”


    等李恩凡反问完,台下还有周围的所有女性都是非常赞同的连连点头。


    李恩凡在看到网上一些言论的时候,是真的觉得有些可笑的。


    其实不止是网络上的一些言论,还有现实里面也都是如此。


    大多都认为和亲是屈辱的,联姻却是赞扬的。


    一个说是为了和平,争取休养生息而妥协。


    一个是持续联姻来巩固政权。


    李恩凡真没觉得哪里高贵,哪里低贱了!


    都特么不是为了政权吗?谁比谁高贵了?


    ......


    大明。


    洪武年。


    “妹子,你说那王保保的妹妹,敏敏特穆尔,被咱强行许配给秦王,这算不算和亲?”


    朱元璋想到了之前北伐时,俘虏的那个王保保的妹妹。


    “有什么区别么?”


    马皇后撇了朱元璋一眼,随后又拿起针线,继续缝纳着鞋底。


    在她的内心里,其实是很赞同天幕说的话的。


    和亲,联姻,谁比谁高贵了?


    不都是为了政权,为了家族么?


    “这后世人也成天没什么事干,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朱元璋重新看着天幕,撇了撇嘴说道:


    “为了家族,为了大明,和亲又怎么样?联姻又怎么样?”


    嗤笑了一声,朱元璋觉得很是无趣。


    ...


    现代。


    李恩凡突然记起一个非常好玩的事,用来打脸那些说和亲是和亲,联姻是联姻,联姻是好事的那些人。


    “在大家的印象里,宋朝和过亲吗?”


    嗯?


    说到宋朝,众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大送两字。


    “应该是和过亲吧?”


    “一定是和过亲的!他们连称臣和纳贡都做了,并且还割让土地,和亲他们肯定是做的出来的。”


    “你说的有理,我也觉得宋朝肯定是和过亲的。”


    ...


    啪啪!


    李恩凡拍了两下手,让大家的注意力重新回过来。


    “我大约听了一下所有人的想法。”


    “都觉得宋朝肯定是和过亲的,但是记不到了,对吧?”


    录播厅里面的所有人都点头。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宋朝没有和过亲!”


    啊?!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恩凡。


    宋朝竟然没有和过亲?!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宋朝会这么硬气?


    “是的,你们没有听错,宋朝是没有和过亲的!并且,从朝堂上的大臣,到最上面的皇帝,都非常抗拒和亲!”


    这下,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恩凡。


    “但是呢,宋朝是联过姻的!”


    “用后来的人说法,他们是被动联姻。”


    “比如,靖康之变后,那些被掳去的皇室女性!”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与金国联姻,虽然吧,是被动的联姻。”


    在场的所有人似乎感觉自己的耳朵有问题。


    被动联姻?这特么是什么说法?


    而且,还是靖康之变后,那些被掳去的皇室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