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太子定下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朱标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顿时更苦了。
“羽儿弟弟,我知道你对皇权从来没有任何的想法,但这件事情不是我们二人可以决定的。”
“如今你在朝堂当中的威望极高,这一点我清楚,你从来也没有表现出对权力的野心,一心一意的发展大明这些我也都看在眼里。”
“很多事情大哥明白也清楚,曾经大哥或许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但是现在比我更适合的人出现了,那就是你。”
一时之间朱棣和朱羽都是沉默了,他们二人也不明白朱标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两人都能从朱标的语气当中听出落寞的情绪。
自从小被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朱标就在努力的当好一个皇帝。
可最近他已经察觉到朱元璋开始变心了,他不想让自己继续当皇帝,而是打算把皇帝传给自己这个弟弟。
可他身为大哥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弟弟长大,也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回到皇宫。
他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在各个方面都要比自己强的多,但他对此说没有一点怨念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假借今天喝酒喝醉的名头,打算将这件事情彻底挑明。
等回去他便要主动辞去太子之位,不让父皇难做,也不让自己这个弟弟难做。
“大哥不能这么说呀,你是我们心中最为敬重的大哥,之前发生任何事情也都是你顶在我们前面,你要是想当皇帝的话,我跟羽儿弟弟是绝无二话的!”
朱棣第一时间站了起来,朱羽连连点头。
这皇帝他是真不想当,看朱元璋那顶着的黑眼圈,每天中午还需要去补个觉的日子,他就觉得难受的很。
朱标听到这话,顿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我们身为皇家子弟更是如此,父皇怎么想的我们不清楚,但是跟在父皇身边这么久,我早就已经能洞悉父皇的想法。”
“现在我只想给自己一个体面一点的结局,羽儿弟弟,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等日后你坐上了皇位以后千万不要对大哥动手,念在我们兄弟之间的情分之上,就算要杀大哥,也要给大哥一个体面的死法。”
朱羽整个人如遭雷击,他从来没想过一直以来都是平和儒雅的朱标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皇权争夺自古以来都是极为残酷,兄弟相残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
朱标显然是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他们兄弟之间,所以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还没等朱羽开口,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后朱元璋便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朱元璋显然是听到了这兄弟几人之间的对话,他的表情倒是显得有几分欣慰,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了笑容。
“标儿,父皇也是无奈之举,希望你可以理解。”
朱标点了点头,朱元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既然已经说到这份上,那朱元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第二天早朝之时,朝堂之上,朱元璋便宣布了要废太子,然后另立太子的消息。
朱羽好说歹说,但是无论如何也劝不动朱元璋,大明摄政王仍旧顶着摄政王的名头,他却也是大明的太子。
曾经作为朱标最鼎力的支持者,不少官员都对此事选择了默认的态度,朱羽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同时他们也认为让朱羽当上这太子才能让大明发展的更好。
所以一众官员对此都选择了默认的态度,有不少还是欢天喜地,因为他们早就和朱羽搞好了关系,比如说徐达沈万三等人。
“陛下既然立了太子,那我认为应当立太子妃了。”
沈万三根本没有避嫌的打算,直接站了出来,面带微笑的开口。
毕竟太子妃又不是他的女儿,只有立了太子妃徐妙清以后,他的女儿才能被立为妾室。
“是啊,如今太子新立,是时候定下太子妃了。”
有不少官员都开始附和了起来。
朱羽听到这些话以后头都大了。
自己现在才十六岁,按照古代的规矩结了婚就必须要入洞房。
徐妙清年纪虽然已经十七了,但是距离后世法定年纪还有一段时间,朱羽是无论如何也过不去心中的坎。
“不行不行,爹啊,这可万万不行,我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怎能因为儿女情长耽误。”
朱元璋顿时就翻了个白眼。
“白天你想干嘛就干嘛,晚上给你爹要个孙子能咋?”
“你小子真是,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能不能有点男人该有的欲望?”
朱羽顿时有些无奈的撇了撇嘴。
“就这么定了,礼部尚书下去,给咱寻个黄道吉日,这场婚礼咱要亲自操办!”
朱元璋正兴奋的时候,礼部尚书阴沉着一张老脸缓缓上前。
“陛下,此举不妥呀,按照祖宗礼法废长立幼,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如今太子朱标尚且健在,您却要废了太子而去立这个次子,老臣虽然知道,摄政王殿下举世无双,聪明绝顶乃是当世之奇才,但却也不能看着陛下坏了规矩!”
满朝文武都沉默了,缓缓回头看向了礼部尚书。
这家伙是真的顽固到了骨子里。
“我倒是觉得陛下做的没错,如果真的要说祖宗礼法,最早的帝君尧舜禹他们都是将位置禅让给有能力之人。”
“陛下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如此吗?这反倒是彰显的陛下尊重祖宗礼法!”
一名名官员站了出来,立刻开始替朱元璋说话,礼部尚书气的嘴角胡子都在颤抖。
“难道陛下就不怕坏了规矩以后被后人所唾骂?”
他憋了许久以后憋出来这么一句话。
众人见状,顿时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你这老东西真是活腻了,老子的决定你也敢说三道四,让谁继承咱的位置,这是咱的家事。”
“况且当初废除了禅让制以后那位帝王被记录在历史当中,也不见你天天把他挂在嘴边去骂呀!”
听到这话,礼部尚书彻底哑口无言,这件事情伴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彻底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