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搬来居住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时间飞逝,大明再次迎来了春耕。
朱羽拿上锄头带上斗笠,和众人一起进行耕种。
他用皮鞭驱赶着面前的老黄牛,随后在田间犁地。
一旁帮他抱着锄头的陈佩,也辛辛苦苦的帮他翻着那些还没有翻开的地。
朱羽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思,甚至他都想去退隐田园当一个农夫。
只可惜现在重任压在自己的肩头之上,他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不管这边的事情。
算算日子,再有一两个月时间,前往西方的船只应该就会返回大明了。
到时候能不能接手英吉利的殖民地就看他们带回来的消息。
今年自己已十四岁,朱元璋三番五次的询问朱羽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把徐妙清娶回家。
毕竟皇子在这个年纪基本上都要结婚成家了。
朱羽每一次都以徐妙清年纪太小为理由进行拒绝。
这些皇子一旦成家以后,必然会遭到催生。
尤其是自己。
自己现在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后者肯定想早点抱上孙子。
要是能再给他整出来一个仙人的孙子的话,那就让朱元璋爽飞了。
但是现在徐妙清才十五岁,这个年纪生产的话,大出血和难产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朱羽可没打算让自己的妻子遭受这样的折磨。
所以他果断选择,等对方成年以后再说。
“佩斯,咱们再耕一亩地就返回吧,今天晚上咱们吃烧烤,这天气也不是特别热,整上一瓶小甜水,再来一点烧烤,定然美滋滋啊!”
朱羽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后者也是微微一笑,连连点头。
如今天星楼的产业已经扩散了出去,整个天星楼变成了全国连锁,目前周围的几个州府也都已经开设了天星楼的分部。
林威父女两人现在已经不需要继续再当店长了,他们两人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核算账册,并且选择在天星楼那边进行拨款,哪边周转不过来的话就拨一点。
然后将每一个店铺所挣的银两全部总结在一起进行核算。
同时安排人在这些店铺的前台进行查看,确定没有人贪污。
他们的工作现在已经转变成了这样,每天也就是闲着算算账。
基本上天星楼不会有任何的亏损,毕竟从应天府这里看就能知道天星楼的生意异常的好。
大量的银子进账,现在一个月基本上就能赚之前一年赚的。
没办法,周围的几个州府的主要城市当中都已经有了天星楼。
至于那朱爽和朱棡两人整的天月楼早就已经破产倒闭了。
百姓的日子也开始逐渐变得富裕,有时候会发生天灾,虽然他们没有粮食的收成,但是他们可以去市场上进行购买。
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外加上那些商人有利可图都会来这边进行粮食的售卖。
同时闲在家中的妇女也都会进纺织厂,或是其他的工厂在流水线上发光发热,挣来一些银子。
就算他们三个月才能挣到一两银子,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已经够全家的开销了。
大量的农耕家庭变为了工人家庭,他们选择进入工厂,全家一同在工厂当中吃铁饭碗。
虽然现在还没有说蔚来有养老保障之类的东西,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赚得到钱,以后就能自己存下养老钱。
大不了以后干不动了,就让自己的儿子养,或者是自己去耕种几亩地买头牛。
总之人民过得越来越幸福,每家每户基本上手里都能多出来个几两银子。
回望当初这些百姓都过着衣不裹身食不果腹的日子。
这才没过多长时间,现在就已经能吃得饱穿的还能存这么多钱,全部都是国家政策的发展和各种农作物的出现。
今年春耕之时,百姓安乐,笑容满面。
负责专门放牧的那些人也带回了好消息,去年诞下了足足两千多头小牛仔。
只要接下来继续让他们生崽,然后接着往上滚,把基数变为一个特别大的基数,以后就能把牛的价格给打下来,同时也可以将大量的牛送往田间地头进行耕种。
那些没有牛的村子,基本上都分到了一头牛。
这一头牛全村一起用,让这头牛不断的耕地,同时他们隔壁村如果是母牛的话,那就给这个村子公牛,如果他们村子是公牛的话,就给隔壁村子母牛。
总之在公牛母牛需要自己交配产仔的时候,就让他们短暂的结合一下,如此一来,在民间也可以继续发展牛的数量。
等到一定的数量后,这些牛就可以用来吃当作肉牛了。
朱羽对于当前的生活也感觉十分的美好。
天空中逐渐开始落雨,朱羽坐上了马车,准备返回自己的家中。
这些年路上的乞丐数量越来越少。
丐帮当中的高手都被他吸纳进了天星楼进行做事。
这些人基本上都被培养成了骨干,而且让他们负责其他分店的店长工作,确保不会有人闹事,而且也不能有人偷钱之类的。
朱羽每个月给他们的待遇很高,而且还给他们的家人安置的房屋,前提是有家人。
之前他们一直过着潇洒自在流浪的生活,可如今有了身份以后发现过的生活仍旧潇洒。
只是平时要处理一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烦,但是能赚得到钱,吃的好东西就已足够了。
返回到自己的家中,朱羽赫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马皇后正端坐在石桌之上,身旁坐着朱元璋,年纪已经大了一些的朱雄英也在此处。
对方衣着华丽,看上去乖巧懂事的坐在那里。
手里拿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一包辣条。
显然是徐妙清和沈幼薇两人将这辣条拿出来分给朱雄英吃的。
“羽儿回来了。”
朱元璋有些兴奋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爹呀,你身为皇帝,今年春耕的时候,你应该带着老黄牛去地里耕地祭祖才是,我虽然喜欢干这样的事情只是个人爱好,并不想把它变成工作啊,更何况我又不是皇帝。”
朱元璋听到自家儿子抱怨,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嘿嘿,你小子先别说那个,我有件事情是要和你商量,你汤和叔叔又来找我,这次我答应了,让他女儿汤玲也搬到你这安王府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