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收拢财富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大越王听到这话以后,顿时只感觉两眼一黑,他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让自己的大臣开始帮自己收拾行李,赶紧跑路。
仅仅只是几个时辰的时间,他们坚不可摧的城墙就被敌人轻松的攻破城中,大量的百姓都躲在自己的家中,不敢外出,那些士兵也非常的有规矩,没有任何为难百姓的意思,直接冲入到皇宫当中屠杀。
没来得及逃走的那些宫女太监一个不留,同时那些文武百官也都全部斩杀。
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可以留下询问一些他们国家的情况。
整个皇宫一时间血流成河,大量的人惨死在了这场浩劫当中,随后整个皇宫就被付诸一聚,其中珍奇宝物钱财珠宝全部被通通抢走。
如同收服高丽一样,在夺取了国库以后,他们直接开仓放粮,让这里的百姓能吃饱。
因为这里的百姓同样过得十分困苦,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让百姓民怨沸腾。
比起大明,他们这里甚至没有任何的礼法。
这里的百姓过的日子可以说是猪狗不如,甚至都不如大明的奴隶。
如今大量的军队进入到城市当中,不但给他们发放粮食,而且还没有伤害他们,这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完全不是侵略者。
这是活菩萨呀!
所以他们所过之处基本上所有百姓都是夹道欢迎,甚至还有一些百姓为了能让家里人不饿死,吃上一口饱饭,选择偷偷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比起原来的身份,他们更想选择大明百姓这个身份。
只要拥有了大明的户籍,他们就可以享受大明的律法,也就是开垦田地第一年不需要上税。
有不少人都眼馋大明那边的律法,现在他们也成了大明的百姓,自然是欣喜若狂。
果然如同传闻中所说的这样大明的君王对他们的百姓非常好,不但发放了粮食,更是给了他们土地,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恩赐。
伴随着一座又一座城市被夺了下来,逃走的大越王也很快被大明的军队所抓获,然后当街斩首示众。
一本本文献古籍和历史记载之类的东西全部被丢入到火坑当中进行焚烧。
大越可以说是所有的书籍基本上都被集中在一起,然后付之一炬,让这些百姓不知道自己曾经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也不知道他们曾经来自于哪些国家,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大明的百姓,这就已经足够了。
大家都是黄皮肤,所有的百姓也都开始学习大明的语言,放弃他们先前的语言。
过不了几代人,他们将会被彻底同化。
高棉帝国同样也没有挡住汤和带兵出击,灭国时间甚至比大越还要快上一点。
像那些得到明确情报,去年出现天灾人祸导致粮食大量减产,百姓民不聊生的国家前往的军队会携带一些粮食发给沿途的百姓。
在没有觉醒民心,没有觉醒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之前,那些百姓都是谁给好处就跟着谁干。
根本不会想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也不会去考虑国家是否存亡。
所以在于面对这些愚昧无知封建国度当中的百姓的时候,大明的军队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去掌控他们,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有造反的想法。
一片又一片的区域被接二连三的收了回来,全部纳入到大明的统治体系当中。
大越府,高棉府,高丽府等等不断出现。
同时也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被运回来,这些东西全部都是那些国家皇室的东西。
这些金银珠宝全部被用来冲归国库,众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这些国家剥削他们的百姓剥削的时间太长了,国库当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没有一分一毫。进入到百姓手中,而且也没有留在皇室手里,现在全部都被大明抢走。
这些国家的国库加在一起,相当于大明今年的税收了。
不得不说,商业和工业两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税收实在是太过友好,仅仅只是商业一个月就能给朝廷提供上百万两的银子。
这些国家世代积累可能几十年,可能上百年的财富,才能勉勉强强,抵得上大明一年的税收就足以见得如今大明到底有多么的富有。
倭寇那边的银矿已经开始进行开采,一年时间产八百万两白银都已经算是有点少了,想产九百万两或者一千万两只需要投入更多的奴隶前去挖矿就行。
同时大明还在那边留下了一些军营。
这些军营分布在倭寇的岛屿之上,他们出现在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寻找人的踪迹,一旦发现人就进行屠杀,因为还能在这个岛上活着的,那就是倭寇的残余。
同时他们每年还会进行一次大清洗,不是放火烧山就是直接寻找人类生活的痕迹进行扫荡,一旦发现有人就立刻斩杀。
这样搞不了几年,整个倭寇的岛屿之上就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活着。
看着充盈的国库,朱元璋的脸上不自觉的浮现出了笑容。
他从来没有想过大明居然还能有一天这么富有。
之前那个贫穷的国库距离现在也仅仅不到一两年的时间。
自己只是听了自己儿子的一些政策,按照他的想法去发展,轻而易举的就让国家变得异常富强。
“诸位,现在再回想一下,当初朕要立下摄政王的时候,你们那反对的表情,如果不是摄政王一直为咱出谋划策,你们现在觉得大明应当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仍旧像之前一样止步不前?”
在场的文武百官脸上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尴尬笑容。
他们之前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同时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大明到底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只知道不能让朝堂上多一个人掌握权力,到时候影响皇帝。
可现在在众人眼中,朱元璋的做法实在是太对了,摄政王的出现帮助了大明改变很多的东西。
其中光是条条框框的政策,就让众人惊叹连连。
有很多政策和理念都是太过超前,他们第一时间提出反对,可是当前的社会现状运用这样的政策和律法实在是太合适了。
“行了老爹你也不用为难他们了,他们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着想,如今大明兵强马壮,我认为该做出下一步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