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收购粮食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海面上一艘艘风帆战舰找准方向以后以全速前进风帆扬起的那一瞬间,所有将士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训练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能对倭寇动手。
海岸线上,朱元璋朱羽等人站在这里,默默的目送将士远去。
大部分的将领都学习过如何在海上分辨方向,他们可以轻松地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仅仅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角度,就算绕远路也不会绕到太离谱的地方去。
光是运兵船就有上百艘在海上不断的航行。
朱羽看着眼前的一幕,只觉得心潮澎湃。
“等这些将士凯旋而归,还请父皇带着我一同宴请众人,替他们接风洗尘,他们不是历史的罪人,不是屠杀百姓的坏人,他们是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英雄。”
朱羽所说的全部都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背一世之骂名让子孙后代享万世之清福,这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买卖。
朱羽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小的话,绝对会和他们一同前去。
船只很快消失在视野当中,显然已经彻底远去,在岸边送行的众人也都是快速离开,他们还要返回应天府,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处理。
朱羽刚刚返回自己的家中就看到了一个极其熟悉的身影,对方似乎早已等候多时。
坐在院子当中喝茶的沈万三见到朱羽归来,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微臣参见摄政王殿下。”
沈万三缓缓开口,十分恭敬的抱拳行礼。
“我让你处理的事情办好了?”
朱羽顿时眼前一亮,他之前就吩咐沈万三帮自己做一件事情,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将这件事情彻底做好。
他如今已经有谋取高丽的打算,这个国家的矿产资源说不上丰富,但也还算可以。
最主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在他们这里可以建造很多大型港口。
如今内燃机已经开始步入正轨进行研究,那也就意味着过不了多久,很有可能就会有大量的战舰被研发出来这些战舰都是由铁甲制造,必须要吃水很深的港口才能停放。
他已经知道了西方大概的情况,那边跟自己所料想的差不多,刚刚拥有火枪这样的东西。
自己目前的工业水平应该跟他们差不多,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所以现在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行追赶。
西方既然能研究出火枪火炮这样的东西,就证明他们早就已经开始研究科技了。
朱羽有信心自己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追上他们,并且完成超越。
“高丽那边的所有商人我们都已经搞定了,他们只要有粮食的话,就会立刻售卖到我的商队,然后再带回到国内来。”
沈万三微微一笑,朱羽给他的任务就是策反那边所有的商人。
让那些商人把所有能收购到的粮食全部都运送到大明的境内来,一点粮食也不给高丽的人留。
那些商人根本不需要允诺给他们高官厚禄,只需要给他们钱,他们就会屁颠屁颠的帮助沈万三办事。
沈万三仅仅只是花费了一些银子,让那些商人去帮他收购粮食。
他们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开始在高丽百姓的库存当中进行购买。
那些百姓也都是见钱眼开之辈,他们之前就经常伪装成倭寇在沿海进行劫掠。
当听说粮食的价格要比平常高出二倍到三倍以后,他们就立刻将家中的粮食全部都给卖了。
然后准备拿着那些钱,等到价格稍微低一点的时候再买回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售卖出来的粮食,根本没有机会能返回到他们的手中。
如今高丽百姓家中留下的粮食最多只有一两个月的量。
等过完这个冬天,他们的百姓就会进入到弹尽粮绝的状态,那时候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时机。
朱羽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明年春天将是他们对高丽发动攻击的时候。
这件事情他已经提前和朱元璋打招呼了,沈万三所有调动的资金全部都是来自于国库。
这些资金购买的粮食也都被封存在国库当中,这场战争最后能夺回来的那些银子也都会冲入国库。
像这种把左手的钱换到右手,还能白嫖一块领土,朱元璋自然是不会拒绝。
朱羽跟沈万三又交代了一些细节,他要求把粮食的价格再提上去一点。
此时大量的高丽商人都在各个村庄当中游走。
现在粮食的价格第一次这么高。
这些商人为了挣钱,自然也是拼了老命在这些百姓的裤兜里搜粮食。
他们拿出一两银子收购七十斤的价格。
原来一两银子少说能买100斤粮食,现在一下出现了这么大的空缺,对于那些百姓来说也都是发财的好机会。
“相公啊,要不咱把家里的粮食全拿出去卖了吧,就留一个月的,剩下的粮食全都卖了,等过了这一个月粮食价格高涨的时候,咱们再把粮食给买回来。”
一名妇女紧张的搓着自己的手,看上去早就已经陷入到了癫狂当中,去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他们把家中大量的粮食都卖给了这些商人,此刻在他们家中桌上堆着的银子,是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的整整三十多两!
他对面的庄稼汉也是有些激动的,看着这些银子,甚至不愿意将自己的眼睛给挪开。
用力的吞咽了几口唾沫后,那庄稼汉子缓缓站起身坚定地点了点头。
“只要有钱,多少粮食买不到?只要等以后粮食价格稍微下来一点,咱们就立刻去买些粮食回来吃,卖卖卖!都卖!就留一个月的!”
此言一出,那女人顿时笑了起来,随后连忙到自己家的米缸当中,将米装进麻袋里。
他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找到在村中找收购粮食的商人。
进行一番核算后,他们又将一些米换成了粮食。
那商人也是收了一大堆粮食,兴奋的合不拢嘴。
“那大明的商人真是愚蠢至极,他居然妄想在丰收年囤粮食,然后来饥荒年去卖,到时候我看他那些粮食早晚都得砸手里。”
一名商人嘿嘿一笑,身旁的几人也是连连点头,他们同样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