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连坐制度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朱羽闻言顿时有些无奈,他是真的想好好培养一个人才,未来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一起发展科学。
“我知道你所说的没有问题,同时我也没有打算直接施舍你,我要你的父母平时在我这里做一些杂事。”
“你父母并不是直接朝我伸手索要银两,我需要他们帮我做事,以后我付给他们工钱,这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他们用自己的手段进行劳作,就如同他们在田中耕种土地一样,种出来的粮食拿去卖掉换成钱财,这是他们的劳动所得。”
“我需要你在我的身边好好学习,我会给你提供大量的书籍,这些东西对于你来说很重要。”
杨士奇听到这话以后,顿时陷入到了沉思当中,现在日子的确越来越好过了,父母今年也多开垦了几亩田地,就是为了多种一些粮食。
朝廷说今年这些新开垦的田地全部都不登记在册,他们开垦多少种植多少,种出来的东西全部都归这户人家所有。
所以他们今年也是格外的繁忙,一直忙活了很久。
他按道理来说,也应当帮父母做一些杂事,可是父母根本不愿意让他帮忙。
他父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他好好读书,未来跟他爷爷一样当一个官员,这样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他爷爷当时就是在替元朝打工,后来投奔了朱元璋,结果因为一次意外被人所杀。
他爷爷的官职也不大,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知县。
可即便如此,也让他们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哪像如今还需要自己去耕种田地呀。
杨士奇也是有些心疼自己家中二老,如果他们两人可以不用耕种就能赚到银子的话,那倒的确是件好事。
自己父母年事已高,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当中劳作,这种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们身体就会出现毛病,说不定到时候卧床不起。
文人的风骨此时此刻在现实面前显得是这么的脆弱。
许久过后,杨士奇缓缓抬起头来,他目光变得坚定许多。
“我只能让我的母亲来您这里帮忙办事,她会洗衣会做饭,很多杂事也都可以处理,但我父亲必须要照顾田里的那些庄稼,他不能离开。”
“没问题,你母亲我一个月给她开一两银子的工钱,让她在我的王府当中只负责洗洗衣服就行。”
“每个月一两银子,对于你们家来说应该够花了。”
杨士奇听到这话后顿时浑身一颤,随后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
“公子此事万万使不得,你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这些钱我们不能收啊!”
“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是这些钱我受之有愧,我母亲根本就没有办法帮您洗一两银子对等价值的衣物。”
杨士奇连连摆手,他现在已经开始有些慌张了,公子莫不是在把自己当死士进行培养?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他肯定是要拒绝的,自己以后要入朝为官,要改变这天下苍生所处的环境,绝对不能被别人当成死士啊!
朱羽看到对方这副模样,顿时皱起了眉头。
“你小子怎么磨磨唧唧的,给你钱你还不乐意了,以后你是要办大事的人,我把你招在身边,可不是为了要一个酒囊饭袋,可不是为了养着你。”
“该学习的时候要学习,该办事的时候要办事,如果我发现哪一天你的能力跟不上了,没有办法达到我的要求,我自然会让你滚蛋。”
“我可不养闲人。”
正是这最后一句话,让杨士奇彻底放心了。
对方既然把自己收了以后是有所用途的,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古代饲养死士的方法也很简单,就算他们的主子没有明说,那些人也会把自己当成死士。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古人,你吃一顿饭得饿三天,你的家人基本上也都处于这么一个状态,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了你,他不但给了你食物,更是给了你一个工作。
从那以后你每天都可以衣着华丽外出驾驶马车,吃饭也都可以大手大脚。
每个月还会给你最少一两银子,让你给自己家中父母。
而你需要在这人家中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帮对方接送孩子上下学。
你兢兢业业的在恩人家干了三年的活,在这三年当中你的恩人不但逢年过节会给你一些礼物,同时还会给你一些米面粮油,让你补贴家用。
他从来没有让你干过任何危险的事情,同时还对你非常好,甚至让你与他同桌吃饭。
现在突然有一天有人跳出来说要对你家恩人动手,你说你不管?
杨士奇敏锐的察觉到刚才对方给自己提的那些条件实在是太好太完美了,他甚至一度认为对方想让自己卖命去干一些危险的事情。
“那我只能多谢公子了。”
朱羽见状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回去收拾东西,从今往后你就搬到我王府当中进行居住,你的母亲同样也是如此,立刻回去通知吧,明天早上我下了早朝以后需要在王府当中看到你,没问题吧?”
杨士奇面色胀得通红,有些激动的点了点头。
“我王府的地址,等会我会安排人告诉你。”
说罢朱羽带着人转身离去这套枷锁,他虽然最后还是摘了下来,但是打算明天早上上朝的时候带上早朝去。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顿时震怒不已,连忙召朱羽进宫。
“羽儿,他们没有对你动用酷刑没有拿你怎么样吧?”
朱元璋万分担忧的打量了自己的儿子,确定没有任何伤口后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同时气的胡须都在颤抖。
“爹,你放心吧,他们没有对我做什么事情,只不过他们对百姓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帮官员真是胆大妄为,哪怕律法定的再严苛也没有用。”
“我们父子二人监察百官仅仅只能看到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像这种稍微小一点的大臣我们根本管不到。”
“我建议采用株连制度,如果哪个官员手下的人犯事直接往上连坐三级。”
“如此一来,那些官员就会彼此间相互监督,这种事情也会少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