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发现危机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朱羽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从床上爬起来,如今已经日上三竿,自己又美美的睡了一个懒觉。
这种日子对于朱羽来说是非常好的,每天都可以活的很轻松,很快乐。
“公子大喜事啊!”
陈佩兴致勃勃的提着一大筐刚刚买回来的蔬菜,随后快步走到朱羽面前。
朱羽有些疑惑的撇了他一眼。
“什么喜事?”
“就在刚刚陛下颁布了一条政令,现在陛下开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第一年不收取任何的税收。”
朱羽闻言顿时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自己刚和老爹说完如何让百姓吃的更饱,解决世家大族的问题,后脚朱元璋就颁布了这么一条法令。
朱羽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好看了起来,自己老爹真是朱元璋?
“陈佩备马,随我去应天府。”
朱羽话音刚落,立刻转身死死的盯着陈佩。
陈佩被这仿佛要看穿一切的眼神吓了一跳。
“你老实说,你们这些家丁武艺这么高强,你们不会全部都是锦衣卫吧?”
朱羽言语都变得有些许冰冷,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骗他并且隐瞒他。
本来他已经相信自己老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了,可是自己刚跟老爹说完如何处理世家大族的事情以后,这土地的问题就开始被解决。
就算他再怎么傻,也能想到这其中的关联吧!
朱羽深深的皱起了眉头,陈佩听到这话以后顿时面色有些发白,随后连连摇头。
“绝非如此,公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羽一言不发,仅仅只是静静的盯着陈佩。
“算了,备马随我去应天府,我倒要去看看那皇宫,我还没有见过皇宫呢,到时候就说我是来面见朱元璋的,我倒要看看我爹到底是不是朱元璋!”
陈佩浑身冷汗直冒,嘴唇发白,他没想到自己一句无意之言,居然让公子怀疑到这种地步。
若是真的被公子看穿了朱元璋的身份,自己也要完犊子啊!
“公子,皇宫可是一个守卫严密的地方,不是百姓说进就进的,您要是真的想看看当今陛下长什么样子的话可以等到三日后的清明,届时陛下将带领文武百官前去祭祖。”
“为了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开始进行春耕,陛下每一年都会在清明的时候进行祭祖,并亲自下田耕地。”
朱羽听到这话后才停住了自己外出的脚步,陈佩的话说的的确很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3日后安排好行程,我要去那祭祖大典上看一看。”
陈佩看着对方离开,猛的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惶恐的神色,火急火燎的赶回自己的房间当中,连忙写了一封奏折。
自己只能勉强把公子的脚步拖住,让陛下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朱元璋得知自己的儿子要来祭祖大典之上看自己的时候,整个人直接都傻了。
啥??
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会让其他人伪装成自己的模样去祭祖,这种事情可马虎不得,必须要当朝之国君亲自祭祖。
朱元璋只感觉自己头皮发麻,这完全是甩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难题啊!
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好的话,自己的身份就暴露无遗了。
朱元璋急的是上蹿下跳,抓耳挠腮,一副恨不得直接原地给自己整个容的感觉。
“二虎,立刻马上去把李善长给咱喊来,快把他给喊来!”
二虎被朱元璋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连忙退了下去,火急火燎的来到皇宫之外,找到了已经休养的李善长,对方住在皇城当中,拥有一套巨大的宅院。
这是陛下的赏赐。
“什么?”
李善长时隔许久再一次听到了朱羽的消息。
还以为自己和对方基本不会再相见了,却没想到现在居然自己还会和对方有些关联。
他现在年纪已经大了,不想再接触更多朝堂上的事情,只想好好的安享晚年,但奈何皇命难为,陛下都亲自派二虎上门,他不能拒绝。
“罢了,罢了,我随你走一趟吧。”
李善长轻轻的叹了口气,缓缓站起身,二虎这才如释重负,连忙把对方带到了皇宫当中。
朱元璋见到李善长的一瞬间愣了愣神,随后立刻笑了起来。
李善长穿着之前在朝堂之上穿着的官服,朱元璋看的是满心欢喜。
他本以为对方会穿着一身素衣进入到朝堂当中。
“老臣参见陛下。”
李善长做事就想要跪下去,朱元璋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将对方扶起,这一幕可把李善长给整蒙了。
陛下寓意何为啊?
自己跟对方相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见对方如此的体谅自己。
这实在是让李善长受宠若惊,有些不可置信。
“善长啊,咱这一次是真的有事情需要你帮忙了,你得给咱想想到底该怎么办。”
“羽儿说打算来参加咱的祭祖大典,到时候要亲眼看看咱!”
朱元璋情绪都变得有几分激动,听到这话以后,李善长也是愣在了原地,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的大脑嗡的一下瞬间宕机,因为遇到这种事情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帮朱元璋给隐瞒下来。
如果朱元璋不去祭祖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怀疑,甚至有可能会让文武百官都有些生气。
在史书上都很有可能会记载说朱元璋平日里昏庸的不行,连祭祖这种事情都能忘。
毕竟对于皇帝来说,祭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相当于给其他百姓做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持他们长幼有序,尊卑有序的观念。
如果连皇帝都不去看自己的祖宗啊,那他们这些百姓还有必要去看自己的祖宗吗?还有必要尊敬家中的老人吗?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都将孝放在第一位,越孝顺的人对于朝廷来说用着越顺手,他们的礼仪尊卑更为明显,不会有什么野心。
这也是为什么举孝廉的政策会出现在古代。
李善长皱眉深思了许久,眼中突然闪过一抹金芒。
“陛下,我已经想好了对策!”
随后李善长就悄悄的凑到了朱元璋的耳边开始小声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