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忘了点什么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啧啧啧,他们这船还真的像房子,百闻不如一见呢。”


    一名将领看着远处正在离去的安宅船,脸上止不住的浮现出了笑容。


    其余几人听到他的话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这安宅船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就如同一个房子一样。


    因为长得像一个宅子,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这东西可是倭寇最拿手的战舰,上面不但可以带大量的士兵,更是可以携带大量的物资,这更方便他们在我们沿海地区进行劫掠。”


    一名在海边长大的将领脸上露出了愤恨的神色,他们村中就经常有人被倭寇所杀。


    朝廷之前根本不管不顾,可现在终于有所的行动更换了朝廷以后,明显比原来的朝廷更加负责。


    刚才杀敌最多的人也是他,没办法,实在是太过痛恨这些倭寇了。


    这样的一幕幕还发生在各个沿海地区的村落,众人都是看到了保护他们的大明士兵。


    每个人脸上都是不可置信的角色。


    这次官府的反应实在是让他们惊叹,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好的官府。


    不说别的,光说是这一次官府的反应,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百姓头一次难得觉得官府居然把他们当人看。


    一时间大量逃到外地的百姓开始收拾行囊,然后返回自己的家中。


    他们最开始的确也担心这些士兵会不会吃他们的粮食,可是他们发现每过七天都会有一批人来运送粮食给这些士兵吃。


    这些士兵在村子里不但每天安安静静,不给他们造成任何的麻烦,而且还经常训练。


    有时候还会帮助村民修建瓦房或者是打水井之类的工作。


    不得不说这些士兵在村民的心中已经变成了一群可爱的人。


    甚至还会有孩童拿出自己的糖果给他们吃。


    这个现象朱元璋显然是也没有想到的。


    消息传回的一瞬间,朱元璋才知道,士兵和百姓的关系居然还能这么好,百姓居然可以不把士兵当做洪水猛兽。


    想到这儿朱元璋开始反思,自己之前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他曾经篡位夺权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依靠着强大的武力,当地如果有百姓不服的话,朱元璋基本上直接就选择斩首示众来树立自己的威严。


    有时候那些百姓不听话,的确一些人是该杀的,但还有一些人是可以不用杀的。


    当初为了自己的权威,自己只能把他们全部杀掉。


    他认为的怀柔一直以来都是对百姓好一点,少收一些赋税,减轻一下他们生活的负担之类的。


    但其实真实的怀柔并非如此,只有能让百姓睁眼就能看到自己被保护自己被重视这种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才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让百姓知道朝廷有多好。


    毕竟各地官员都有自己的私心,他们在收税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可能会收的稍微高一点。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


    结果就是朝廷一些恩典,百姓根本不知道,甚至百姓还会怨恨朝廷为什么会收这么重的税?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严抓贪官的确很有用,起码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目前百姓在朱元璋的统领之下,起码一天两顿是可以吃得饱的。


    但是到后期的君王他们对于勤政廉洁这种事情抓的就没有那么深,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官员开始贪腐,这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发生的事情。


    人是贪婪的,他们手中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开始进行自身利益的捕捞。


    所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百姓们不知朝廷的政令,而那些官员却又阴奉阳违。


    这也就导致了民心一点一点的丧失,最后导致整个国家的根基彻底烂掉。


    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并未说话,仅仅只是坐在龙椅之上,用冰冷的目光打量在场之人。


    文武百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默默的低着头一言不发。


    “本来今天这件事情从朕口中说出应当是一件喜事。”


    “可是你们这帮家伙实在是不让咱省心,好好的喜事硬生生的变成了一件坏事。”


    “诸位可知我大明军队被百姓夹道欢迎?诸位可知如今我大明的军队已经是百姓心中最勇猛的军队?”


    “咱可是听闻,有百姓直接把自家烙的白面馒头,白面馍之类的东西拿出来让士兵品尝。”


    “就想问问你们,为什么之前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文武百官顿时惊若寒蝉,害怕的不行。


    他们一个个疯狂的吞咽着自己的唾沫,脸上满是尴尬。


    尤其是那些武将,他们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他们都是一群粗人,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之上哑口无言。


    “唉,你们实在是太让咱失望了,居然还不如一个八岁的孩童……”


    朱元璋吐槽这句的时候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前排的一些武将和文官听到了。


    八岁孩童这个字眼让他们都有些懵逼和茫然,根本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


    只有汤和徐达等人默默的低下了头,难怪陛下这一次动了这么大的火气。


    这件事情就是那宫外皇子提出的主意,朱元璋将其落实以后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这才让朱元璋对这些大臣如此的失望。


    “你们好好借鉴这件事情,以后谁能出类似的主意,咱大大有赏。”


    说罢朱元璋开始处理今天早朝之上的一些奏折。


    今天的奏折尤其的多,朱元璋眉头紧锁,快速的批阅,他好像忘了什么事情,一直到所有奏折全部批阅完成后,他才猛然想起。


    昨天已经安排人在城内购置店铺了,有个小家伙说要来看看自家的铺子长什么样子。


    这一时间让朱元璋惊出了一身冷汗。


    也不知道他们把事情办妥了没有,要是自己领着人家去看毛坯房,到时候就完犊子了。


    朱元璋连忙宣布退朝,随后火急火燎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当中,又把自己当商人的那一套衣服换上。


    紧接着便乘坐上马车急匆匆的驶离了皇宫。


    朱羽蹲在天星楼门口,神色无奈。


    这天星楼便是风雨楼改头换面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