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仙人坐骑
作品:《一天一快递,我在大明开盲盒》 “公子,我就送到这应天府外吧。”
李善长在门口跟朱元璋和朱羽告别。
朱元璋还要回去把那些匠人给接回来。
两人本来是可以乘坐马车的,但是被朱羽拒绝了。
“羽儿,咱们就这么走回去得花很长一段时间吧,为什么不坐马车呢?”
朱元璋显然是有些疑惑,朱羽听到这话顿时就笑了起来。
“爹,往小路上走走,到了没人的地方,我给你看个好东西,大宝贝!”
朱羽脸上的笑容愈发兴奋,朱元璋听到这个话以后顿时嘴角抽搐。
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儿子,他都觉得对方是个登徒子。
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呢?
他还是选择照做,跟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乡间小路之上。
朱羽直接打了个响指进行召唤,几乎瞬间他的面前便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半履带装甲车惊讶的合不拢嘴,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朱羽微微一笑,熟练的坐上了驾驶位,随后进行一番检查,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油量也都是处于充足以后立刻摇下车窗。
“爹,上车!”
朱羽大手一挥,朱元璋愣了愣神,但还是选择坐了上去。
他在副驾驶可以清晰的看到前方的情况,伸出手摸了摸冰凉的触感和眼前这透明的屏障,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这是啥?”
朱元璋好奇的敲了敲玻璃,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爹,还记得那个仙家法宝千里眼不?”
千里眼就是当时送给朱元璋的望远镜。
朱元璋顿时连连点头,那东西他可是记忆犹新。
他专门命太监搬来梯子,自己亲自爬到了那皇宫的最高处,用望远镜眺望整个应天府。
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街道上的百姓,也可以看到宫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用的材质都是相同的,那东西跟这个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厚度不同。”
朱元璋听闻顿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朱羽嘿嘿一笑,随后让朱元璋把安全带扣上。
不说这半履带装甲车里面的配置也算是豪华,基本上可以坐得下十多个士兵。
每个人都有安全带这样的配置。
朱元璋看着旁边的安全带拉了拉,随后按照指引扣在了左边。
伴随着一阵摇晃,这个庞然大物居然开始缓缓的动了起来,朱元璋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这是活的!我们在他的肚子里!”
朱元璋顿时就急眼了,当即便想解开安全带,然后从车上跳下去。
朱羽连忙一把拦住朱元璋,然后一脚刹停。
“我的爹啊!这玩意儿不是活的,它是一个死物,我可以操控他前行,可千万别跳下去啊!”
朱元璋被连番安抚以后,这才平复了自己的心情,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确认这东西真的是死了以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自己要被这东西给吃掉了。
“爹这东西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马车,但是他不需要马在前面拉,我就可以操控他。”
朱元璋了然的点了点头。
“咱明白,位列仙班的那种仙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坐骑,你的坐骑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吧?”
朱羽听了这话顿时又是哭笑不得,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点了点头。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吧,我的老爹呀。”
朱元璋坐在副驾驶上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他透过玻璃往外看去,周围的景色正在不断的后退,这种感觉让他实在是十分新奇。
由于走的是乡间小路,路不是很平,所以稍微有些颠簸,但还好,毕竟后半部分都是履带。
很快他们就回到了朱府门口,这车也被朱羽收了起来。
朱元璋意犹未尽的下车,看着消失的半履带战车又看了看地上的痕迹,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羽儿,这东西以后能不能给咱也整一个,这种坐骑咱也想要啊。”
朱羽点了点头,但并未接话,因为他不知道如何给朱元璋解释这东西的来历,如果告诉对方发展科技就能得到,那他又很难解释仙人和科技之间的必要联系。
还是让对方继续愚昧无知的好,等到什么时候工业革命开始,一点一点的开始发展技术在普及这些科学知识比较好。
两人推门而入,径直来到了后院当中,此时的王匠人看着面前这些学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这帮家伙学的还是非常认真的。
王匠人把自己会的那些东西都依次交给了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有了这样的手艺,想制作火枪,火炮都不是什么难事。
“爹,这两拨人你可以带走,但是制造风帆战舰的一拨人估计还得再待一段时间。”
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将那而是人全部带回了应天府。
他们没有停留,一路直接来到了皇宫。
在他们返程的路上,到处都是隐藏在暗中的锦衣卫,比如说来往的百姓或是路过的商队,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保护着这些匠人的安全。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匠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们可以制作出大量的火枪和火炮,还可以帮助大明一点一点的发展。
在这二十人当中,两人是知道如何制造高炉的,他们只要能制作的出来高炉,就可以生产高强度的钢铁。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些学好的匠人脸上,嘴角止不住的翘起。
羽儿既然已经测试过他们了,那就证明他们已经是合格的匠人,自己随时随地可以让他们开始生产。
“你们说说吧,你们这些天都学了点什么?那些东西学的精不精啊?”
在场的一众匠人此时都已经自信到了极点,他们用那里的设备已经做出了合格的东西,所以自然一个个都是自信满满。
朱元璋已经允诺他们了,让他们能学得会这些手艺,朱元璋愿意给他们高价,同时聘用他们入朝为官,直接进入工部。
到那时他们也都是明朝的官员。
这些白衣匠人从未想过他们居然还有一天可以入朝为官。
“陛下,我们技术绝对都是最好的,您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