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黄瓜这次恐怕是难逃一劫了

作品:《港综:尖沙咀倪家,制霸江湖

    就在这时,“踏踏踏”的脚步声传来,三叔推门走进了别墅。


    如今他主要负责游戏机和传呼机工厂的事务,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有人闹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管理好员工。


    尖沙咀目前总共有六个工厂,这些工厂最近都在全力生产,尤其是传呼机更是供不应求。


    “永祥。”


    三叔对着倪永祥点了点头,转头又重重拍了一下高晋的肩膀:“小子,干得不错啊!听说你们把油麻地和连胜的地盘都给拿下了?”


    虽然他已经不再插手社团的具体事务,但对于倪家的发展却始终密切关注。


    每每想到这几个月来倪家的变化,他就忍不住感慨像是在做梦一样——尖沙咀完全掌控,油麻地也拿下了大半,只剩下洪兴那块硬骨头。


    等到洪兴解决,油麻地也就彻底清场了。


    最重要的是,倪家已经成功洗白,成为了一家正经纳税的大户企业。


    尽管传呼机销量有所下滑,但每个月依旧能带来两千多万的收入,更关键的是,现在正在东南亚各国积极开拓市场。


    仓库里已经堆满了几百万台传呼机和不少游戏机,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倪永孝的努力。


    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飞来飞去,到处谈生意。


    倪永祥虽没亲自参与,但也听弟弟提起过:日本首批订单就要十万台,马来西亚八万台,东南亚各国加起来首批出口总量超过百万台。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所以即便仓库囤了几百万台传呼机,其实也算不上多。


    “三叔,工厂后面那块地买下来大概得花多少钱?”倪永祥递给三叔一根雪茄,随后认真问道。


    这时候,艾丽莎也从楼上走了下来,跟大家打了个招呼,随后便坐了下来。


    “全部?”


    三叔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惊讶地望向倪永祥。


    “对,全部!就是那一整片。”


    倪永祥点了点头。


    他心里清楚得很,买地这事根本不会亏本。


    就算现在不打算开发,留着也没什么坏处。


    而且现有的六个工厂明显不够用,还有两个正在建呢。


    “那块地可真不小啊,而且其中有部分还涉及到和记黄埔的范围。”


    “就算我们愿意出钱,那些洋人也不一定肯卖。”


    三叔思索了一会儿,苦笑地看着倪永祥,“这事儿得扯上和记黄埔了吧……”


    倪永祥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李黄瓜现在正忙着跟和记黄埔打交道。


    和记黄埔可不是简单角色,这是一家多元化的大公司,涉及地产、货柜码头等多个领域。


    汇丰银行似乎还持有和记黄埔托管的一部分股份,数量还不小呢。


    看来,得找沈弼那个老外聊聊了。


    问题是,李黄瓜是不是已经拿到了汇丰手里的股票?


    只要他还拿不到,那就有机会,大不了多花点钱。


    等到九月份石油价格上涨,他就能狠狠赚上一笔。


    “永祥,你该不会是想收购和记黄埔吧?”


    艾丽莎的眼睛微微一亮,带着几分惊讶看向陷入沉思的倪永祥。


    要说谁最了解倪永祥,那肯定是她,毕竟两人朝夕相对。


    收购和记黄埔?


    听到这句话,三叔和高晋的身体都是一震,满脸震惊地盯着倪永祥。


    “确实有这个念头,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


    倪永祥没有否认。


    他知道,李黄瓜估计也在暗中悄悄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


    几人听完他的话,全都苦笑着看他。


    当然不简单,和记黄埔可是四大洋行之一啊!


    倪永祥却笑了笑,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钱多钱少的问题罢了。


    只要能拿下汇丰手里的那批股票,成功的几率就很大。


    真要比资金的话,李黄瓜可比不上他。


    ......


    “喂,包船王在吗?我想请教您一件事。”


    “嗯,谢谢……”


    倪永祥放下大哥大,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刚才他问了包船王,得知汇丰手里确实握着9000万股和记黄埔的股票,而包船王自己也有1000万股,不过他已经转给了李黄瓜。


    目前和记黄埔的股价是每股13.9元,总市值超过了六十亿。


    “永祥,真的有可能收购和记黄埔吗?”


    三叔咽了口唾沫,瞪大眼睛看着倪永祥。


    同时心中感慨万千,包船王啊,那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以前倪家在他面前连提鞋都不配,如今居然也能跟包船王称兄道弟了。


    “有钱,什么都有可能。再说,现在的倪家早已不是过去的倪家了。”


    “三叔,您得转变一下思维才行。”


    倪永祥笑着摇了摇头,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


    他决定了,这次一定要把李黄瓜的计划给拦住。


    要是没成功?那只能说明钱还没到位。


    一旦钱到位了,那就什么都好谈了。


    人情世故?在纯粹的利益面前,终究抵不过现实的分量。


    此刻,在太平山顶包家的豪宅内,包船王轻轻摇了摇头,脸上的苦笑尽显无奈。


    看样子,李黄瓜这次怕是要头疼了——倪永祥显然也对和记黄埔动了心思。否则他又怎会特意打探和记黄埔的情况?


    倪永祥手里握着大笔现金,这足以让他施展不少手段。


    虽然他与汇丰银行的关系还算不错,但一旦涉及到实际利益,所谓的交情便显得苍白无力。


    包船王心中暗忖:看来李黄瓜这次恐怕是难逃一劫了……


    “收购和记黄埔?”


    当天中午一点左右,倪永孝听到大哥的话后,先是一怔,随即陷入了沉思。


    他并没有像三叔等人那样表现出震惊,毕竟他对社团事务兴趣不大,这些年来一直专注于商业领域的发展。


    在他看来,如今的和记黄埔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债务缠身、连年亏损。


    当得知汇丰持有和记黄埔9000万股时,倪永孝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若能拿下这9000万股,那就等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毕竟这可是占到公司总股本35%的大份额!


    只要再从市场上购入部分股票,就能实现完全控股。


    “大哥,现在咱们家里还有多少资金可用?”


    倪永孝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专注地看向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