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如诸葛亮般,不篡位的权臣太少了!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大秦世界。
“司马炎为了保住司马衷的面子,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可是你默认儿子抄袭,这对他治国理政的能力,一点都没有帮助啊!!”
“既然你想让他做太子,那就好好培养他!!”
嬴政分析道。
在他看来,司马炎几乎已经放弃了继续培养司马衷了。
他就想着给司马衷梳理一些威信,拖过司马衷当皇帝的时间,等到孙子上位,就万事大吉了。
可如果不打算让司马衷当皇帝,那就不要给他机会。
……
三国世界。
曹魏。
“既然你要证明儿子的才能,就让他当众做答。”
“起码先让司马衷背下答案,当众说出来,那也更有说服力啊!!”
曹操对司马衷的这个办法,实在是不敢恭维。
起码召开一个讲学会,给司马衷表现的机会。
这样才会让百官信服。
只是找一个枪手,又让司马衷抄答案,根本就适得其反。
“孤当年的铜雀台修成的时候,不就是召开了一个铜雀台诗歌会吗?!”
“孤的几个儿子分别作出诗词歌赋,让百官评判,如此以来,定然可以收服人心。”
“都已经给你做了示范了,司马炎竟然还不会学?!”
曹操想起了当年的这个操作,不禁得意洋洋。
……
大魏世界。
司马府。
“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简直多此一举,这下大臣们可就更看不起太子了!!”
司马懿嫌弃地骂道。
这个办法,只能表面维持住大臣们的拥护。
实际上,更加会增加大臣们心中的鄙夷。
等到司马炎去世后,他们肯定会犯上作乱的。
“炎儿啊,你这一招实际上只是自作聪明,你是在鼓励谋反啊!!”
“我原以为晋朝的乱局开始于司马衷,如今看来,这个乱局就是从你这里开始的!!”
……
大唐世界。
“哈哈!!这不就是最早的枪手了吗?!”
“朕原以为,有了科举之后,才会出现枪手,没想到,在晋朝就已经有枪手了啊……”
李世民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这个枪手,是考官默许的。
这一场考试,看似考核的是司马衷。
实际上,考核的是大臣们啊。
只要大臣们承认了这个答卷,那才算通过考试。
如果大臣们有质疑,肯定会招致祸患。
司马炎就是在暗示大臣们。
就算是装,也要装出对太子的喜爱,这个太子之位,就注定是他了。
……
三国世界。
蜀汉。
“给太子出试题,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果我也给禅儿出一些试题,或许可以提高禅儿的知识水平!!”
刘备心中想到。
“禅儿虽然愚笨,但是相比司马衷,禅儿还是聪明的!!”
他知道刘禅木讷一些,但是绝对不会怀疑儿子的智商。
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比较好的办法。
给他出一些试题让他练习,有朝一日,必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不管如何,刘备还是对刘禅有信心的。
“大哥,你就不怕禅儿也会找枪手吗?!”
关羽问道。
不过,听到二弟的问话,刘备却是自信地笑了笑,
“如果禅儿去找枪手了,那起码说明禅儿变聪明了!!”
“若是禅儿没有去找枪手,那也能好好地考验一番禅儿。”
“这么说,大哥是永远不会亏啊!!哈哈!!”
关羽恍然大悟道。
在他看来,大哥对刘禅还是太过于有信心了。。
……
大明世界。
“给太子出试题有什么用?!咱看来,还是得让太子出去历练!这比什么都强!!”
“咱的孙子教育这么久,不还是没有学到多少东西吗?!”
朱元璋坦然地说到。
他现在是彻底看开了。
与其让太子在深宫里学习,倒不如让太子多出去转转。
多多体会民间疾苦,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皇帝了。
朱棣相比朱允炆就学习少一些,但是依然更懂得治国理政。
“司马衷就是因为没有到民间体察过,才会闹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笑话。”
“见过百姓的苦,自然就会怜悯百姓了。”
朱元璋并不在乎给太子出什么题,不管出什么试题,太子答对了又怎么样?!
只有实践才是有用的。
……
【等到司马炎临终之前,为了保险,又专门给司马衷做了安排。】
【他招来了几个老臣,要任命为司马衷的托孤大臣。】
【这一计划,就引来了老臣们的诧异。】
【司马衷都三十多岁了,还需要托孤大臣?!】
【当年汉武帝设立托孤大臣,是因为刚即位的皇帝才八岁。】
【曹丕把司马懿设为托孤大臣的时候,曹睿也不到十岁。】
【给三十多岁的皇帝设立托孤大臣,从来就没有这种事情。】
【这种事情,就像是给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找一个奶妈,还要离谱啊……】
【不过,大臣们虽然觉得离谱,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论什么事情,到了司马衷身上,那就不离谱了。】
【虽然司马衷是三十多岁的皇帝,但他的孩子,也就如同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于是,这也是司马衷离谱的事件之一。】
【三十二岁当上皇帝的时候,依然还需要托孤大臣的辅佐。】
【这也是从古至今,所有需要托孤大臣的皇帝里面,年纪最大的。】
……
大秦世界。
“托孤大臣?!朕记得,上几期的霍光,不就是托孤大臣吗?!”
“他们会很容易就成为权臣啊!!”
嬴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
“朕当年年幼登基,亚父代为执政,应该也算是托孤大臣了。”
“不过幸好朕后来亲自夺回了权力,才没有给亚父篡权的空间啊。”
如果皇帝年幼,设置了几个托孤大臣,皇帝毕竟还会有成长的空间。
等到皇帝有了足够的能力,便有机会可以摆脱开托孤大臣的控制了。
但是对于司马衷,他就完全没有这个机会了。
三十二岁的人,依然如此愚蠢,肯定没有进步和成长的空间。
那托孤大臣也不会担心,皇帝会成长起来夺回权力。
“司马炎的这个做法,等于直接把大权拱手让人了啊!!”
嬴政分析道。
如果三十二岁的皇帝依然需要托孤大臣,那他就再也没有掌权的机会了。
而托孤大臣可以肆无忌惮地揽权。
……
大汉世界。
“好家伙!!三十二岁当皇帝,还需要托孤大臣的辅佐。。”
“把皇帝挡到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
汉武帝刘彻冷笑着嘲讽道。
他也确实为刘佛陵设置了托孤大臣,但毕竟只有八岁,肯定需要老臣的辅佐。
但司马衷,可都已经三十二岁了。
“朕三十二岁的时候,都已经开始占据攻打匈奴的上风了!!”
“你一个三十二岁的皇帝,还如同一个吃奶的娃娃?!可笑,实在可笑!!”
……
三国世界。
蜀汉。
“三十二岁当皇帝还要请托孤大臣,那就没有继续当皇帝的必要了吧……”
“如果刘禅三十多岁还这个样子,孤断然不会让他继位!!”
刘备分析说道。
现在刘禅才十几岁,他都在犹豫要不要任命军事当他的顾命大臣。
毕竟十几岁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让诸葛亮辅政。
毕竟,诸葛亮的忠心,他是最相信的。
……
大魏世界。
司马府。
“唉,咱们司马家的英明,全都被司马衷给败光了啊……”
“我到底做了什么孽,会生出如此丢人的后代?!”
“既然你知道他笨,何必如此麻烦?!早点换了他,不就得了?!”
司马懿痛苦长叹道。
给一个三十多岁的皇帝,设置托孤大臣,简直闻所未闻……
这种皇帝,根本就没有扶持的必要了!!
在他看来,司马炎自从选择立了司马衷为太子后,就步步皆错。
看似在弥补这一个错误,实则是不断地划到了错误的深渊。。
这几次自作聪明的操作,已经彻底败光了大晋皇帝的尊严。
这哪是设置托孤大臣,分明就是在鼓励谋反。。
其中的隐患,司马懿看得是一清二楚。
毕竟他,就曾经是曹丕留下来的托孤大臣。
当年,曹丕临死前,他就奉命辅佐十几岁的曹睿。
从此以后,司马懿家的权势就开始如日中天。
可以说,就是当了托孤大臣后,他才有了篡位谋反的底气。
“唉,这几个托孤大臣,肯定要再次窃夺天下了。。”
……
大明世界。
“原来司马衷当皇帝的时候,年纪都这么大了。。”
“朕的皇太孙也有二十几岁了,也给他立了几个托孤大臣。”
“原来皇太孙的结局,在这里早就有了暗示了,只可惜朕当时不知道啊。”
朱元璋感慨道。
虽然朱允炆倒是没有似司马衷那么愚蠢。
但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
他继位的时候,二十多孙,案例来说,也不应该有顾命大臣。
……
大清世界。
“前世的例子证明,托孤大臣就是先帝给继位者留下的坑啊!!”
康熙苦笑说道。
“幸亏朕从小知道隐忍,骗过了鳌拜,终于才找到机会,擒住了他!!”
“否则这天下,早晚会被鳌拜夺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