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我自站在山巅,哪管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大唐世界。
“有一说一,确实!!”
“曹操作恶多端,但好歹开了薄葬的风气。”
“朕就打算死后模仿曹操,施行薄葬,里面不放任何的金银财宝!!”
李世民看到这里,晃了晃手中的茶杯,颇为只得地说着。
“陛下英明,有陛下大头薄葬,后世大唐的皇帝们,一定会争相效法的!!”
诤臣魏征拱了拱手,难得对李世民褒奖道。
“陛下,您喜爱书法,不如就把王右军的《兰亭集序》作为陪伴,定能保佑后世子孙文脉繁盛!!”
长孙皇后提醒道。
“那是当然,等朕百年之后,还要和你合葬在一起。”
“你我二人,于《兰亭集序》陪伴长眠!!”
李世民拉住她的手摩挲道。
……
【接下里继续说曹操第三个离谱之处。】
【不过,在讲述之前,up主先卖一个关子。】
【先请大家欣赏一首写于三国时代的诗。】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战争的残酷。】
【各个位面朝代的文人们,可以略作鉴赏。】
接下来,苏晨就用自己感人至深的声音,生动地朗读了这首诗。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战国时代。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凄惨的场面!!难道是三国乱世的战争图景吗?!”
“看似白描,却把战争的残酷,描写地淋漓尽致啊!!”
“作者力透纸背,令人动容!!”
屈原仔细咀嚼着这首诗,心中感慨万千。
他仿佛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已经亲临三国的残酷战争。
士兵和流民的尸体,被无情地摆在原野之上。
他们的尸体,都化为了白骨。
战争的残酷,动辄屠杀千里,血流成河。
使得一个城镇,都能以听到鸡叫声。
华夏的子民,只剩下百分之一,作者每看到此,都痛苦地心肝碎裂。
“唉,当年白起攻破郢都,何曾不是这样凄惨的场面啊!!”
“那死神白起,不仅要杀尽楚国的王室,甚至连郢都的百姓,都不放过!!”
屈原不仅想到了当年秦楚交战的场面。
郢都被攻破,王室仓皇逃离,可是百姓,如何能逃得了秦兵的追杀!!
“哎,这样的乱世,何时才能终结。”
……
春秋世界。
“这就是后世大屠杀的场面吗?!实在可怕至极!!”
孔子攥紧了拳头,感觉自己心间隐隐作痛。
春秋时代的征伐,毕竟只是王公贵族之间的战斗。
他们无论也想不到,后世的战争场面,已经惨烈到了这种程度。
……、
战国世界。
秦国。
“诗中描写的画面,实在是太悲惨了,惨不忍睹!!”
杀神白起念到这首诗,都不进叹了一口气,自愧不如。
“生民百遗一”,这还是华夏吗?!简直成了人间炼狱了!!
实在太可怕了!!
“我在长平之战杀了40万人,就已经觉得罪恶滔天了,后世竟然还有比这些更加残酷的战斗。”
“最可恶的是,竟然连平民都不放过!!”
这是让白起最不能接受的。
他确实杀了很多,但是杀得都是敌人的士兵。
对待百姓,只要不抵抗,他都会放过的。
诗中描写的如果是真的,他想象不出来,后世人怎么会这么残暴!!
……
大秦世界。
“这首诗看似写的简单,却极其让人动容!!”
“当年六国的征伐,也没有这样惨痛的景象啊!!”
嬴政仔细分析诗句,感叹道。
百姓百存一,即使是他饱经战争,也难以想象到这样残酷的局面。
华夏文明,不彻底倒退了吗?!
华夏大地上,还有多少人口呢?!
“陛下,我敢断定,这首诗描写的一定是曹操军队的残忍!!”
“这首诗的作者,见证了曹操大肆杀人的场面,才写下了如此感人的诗歌啊!!”
李斯断言道。
他的眼中,则满溢着痛恨之色,这是对恶人曹操的控诉。
“确实,仙人可是说了,曹操统一了华夏北方!!”
“他统一的过程,一定是极其残忍的,惨无人道,甚至比大秦还要极端!!”
王翦也附和道。
他们一致认为,这首诗的作者一定十分痛恨曹操的行为,因此才写下了这一手诗。
这不仅是对百姓的同情。
更是曹操残酷杀人的铁证!!
接下来,百官陷入了议论纷纷。
听到台下文武百官的发言,嬴政信以为然地点点头。
“看来,这确实是控诉曹操恶行的一首诗了!!”
……
大汉世界。
“曹操的罪恶,果然是连篇累牍,罄竹难书啊!!”
“如此好色的人,必然会厮杀残暴!!古代纣王就是如此!!”
刘邦愤恨地说道。
“仙人,这首诗,无疑是曹操的罪证,请仙人马上惩罚曹操!!”
仔细读着这首《蒿里行》,刘邦心里极其不是滋味。
毕竟都是大汉的子民,到了汉末,竟然受各路军阀的迫害。
即使是再流氓的刘邦,也没有做过这么惨无人道的行为。
甚至他进入咸阳后,还和当地居民约法三章,严禁士兵侵扰居民。
“难道曹操就不怕失去民心吗?!他怎么如此杀戮?!”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实在令人心痛不已啊!!”
萧何也不禁感叹道。
“曹操这样残暴的人,简直比秦始皇还能屠杀!!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统一天下!!”
“能够统一半壁缰绳,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陈平也咬牙切齿地愤恨道。
他不知道他的子孙,到了汉末,能否逃过曹操的屠戮了?!
……
大唐世界。
“哈哈,我差点都被感动了!!”
李白瞟了一眼这一首诗,苦笑地感叹了一声。
“要不是知道作者是谁,我都要抹眼泪咯。”
他当然为三国的百姓,感到同情,他们生活在一个乱世,连温饱都是奢求。
但李白一想到作者的名字,心中只有一个词语“虚伪”!
……
大唐世界。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和我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同工异曲之妙啊!!”
杜甫感叹道。
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他,见证了一幕幕百姓流离失所的场面。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前途在何方。
“不过,如果这首诗,不是曹操写的,那就更完美了。”
“我实在想不出来,这样一首同情百姓的诗歌,竟然出自如此一个屠夫!!”
……
【三国时代,是何等的残酷血腥。】
【描写三国惨烈的诗歌,也数不胜数。】
【但《蒿里行》这一首诗,却将三国惨状描写地淋漓尽致,是三国战争的实录。】
【成为了三国战争的注脚。】
【而这首诗的作者,不是别人。】
【正是曹操!!】
【曹操亲历乱世,写下了这一感人肺腑的诗歌。】
……
大秦世界。
“什么?!怎么会是他?!”
“曹操这样的奸贼,怎么可能对百姓的痛苦有同情呢?!”
嬴政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难道好色、喜欢盗墓的曹操,真的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军阀?!
这和他们想象的,着实不大一样。
要真是如此,当真是错怪他了。
不仅是嬴政,台下的文武百官,更是面面相觑。
他们难以理解,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复杂的人物。
“难道曹操去盗墓发财,就是为了保护他下辖的百姓吗?!”
“若果真是这样,那还是听让人感动的。”
李斯分析道。
起码可以说明,曹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他不在乎盗墓是否影响了古人,是否毁坏了华夏文明。
更不在乎开了盗墓的头,会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他唯一做的,就是想办法筹钱,招募军队,保护百姓。
我自站在山巅,哪管身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
大汉世界。
“不对吧,仙人,曹操实乃暴君也,怎么会写出这样啊的诗呢?!”
刘邦看到这里,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可是他揉了揉眼睛,再看向视频,这诗歌的作者,仍然是曹操。
“难道曹操真的能善待百姓吗?!”
“绝对有蹊跷!!”
刘邦总感觉,这是仙人的套路。
他绷紧了脸,继续等待下文。
……
大唐世界。
“哈哈,这有什么?!杀人恶魔写出体恤百姓的诗,丝毫不奇怪!!”
“文如其人,只是后人的想象罢了。”
白居易扒了一口长安的宽面,反讽地调侃了一句。
他生活在文化繁荣的唐朝,形形色色的人物,都争相写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因此,他见到太多的伪君子了。
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
“别的不说,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就是一个大贪官!!”
白居易和李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他自然知道李绅的为人。
年少时就写出《悯农》这样,感慨粮食不易的诗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当白居易看到后,就知道这首诗一定可以流传千古!!
但李绅的为人,他却是在不敢恭维了。
是当世闻名的一大恶官!!
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强抢民女,甚至爱慕虚荣,得到高官后,甚至让自己的叔叔对自己低声下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