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信誓旦旦的司马昭:首先,排除一个正确答案!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西晋本来就得国不正,篡权夺位,终究给自己人做了不好的榜样。


    导致了持续的内乱,直接引起了五胡的肆虐。


    东晋更加得国不正,他完全靠着南逃的士卒支撑起来。


    皇帝与其说是天下共主,倒不如说出各个世家大族共同推举的吉祥物!!


    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够组织出强大的士兵。


    “这个东晋,实在是招人恨,可是朕又不希望它被攻灭啊。”


    嬴政对东晋的态度,极其复杂。


    这样畸形的国家,本来就不应该存在。


    可是,如果被异族攻灭,更是嬴政不想看到的事情。


    “无论如何,朕也只能支持东晋了!!”


    “朕只希望,等东晋抵御住了胡人的进攻,能够出现一个汉人强者取代之!!”


    “可是,东晋真的能够抵御得住吗?!”


    嬴政疑惑地看向了台下。


    “陛下,东晋的情况,可比南宋危险多了,南宋尚且有反攻的机会,这东晋根本就无力还击!!”


    “即使是岳武穆降临,恐怕也难以指挥。


    李信疑惑道。


    “难不成,又要来一次火烧北军吗?!”


    “这件事情可是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后,苻坚怎么可能没有防备?!”


    “苻坚一定会想办法杜绝此事的!”


    王贲分析道。


    “难道,就只能祈求上天出现奇迹了吗?!”


    “不然!北府军的强大,或许可以创造奇迹啊!”王翦挑了挑眉。


    “对,前秦军队长途跋涉,必然军心涣散,战力减弱。”


    “而北府军,以逸待劳,同时还有坚决的死战之心。”


    “在军心成面上,东晋比前秦强上很多。”


    ……


    大宋世界。


    宋太祖时代。


    “东晋之弱,实乃华夏之祸啊!!”


    赵匡胤端着酒杯沉吟道。


    他周围还坐着几名将军,这些都是他的心腹大将,把握这军政大权。


    “朕实在不忍看到华夏再次遭到陆沉,每念及此,就心痛不已……”


    他说着,竟然掉起眼泪,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官家,这是何故?!”


    大将石守信如丈二和尚,疑惑地打量着皇帝。


    这淝水之战的结局,他们都是清楚得很。


    没必要哭出来吧。


    “官家,东晋一定可以保住的,您就不要担心了。”


    “朕知道淝水之战的结局,可是朕担心,这样的危险会再来一次啊!!”


    赵匡胤担忧地说道。


    石守信却在地上画图,分析起来。


    “官家莫要担心,如今我大宋的土地,把东晋大了许多,还有您留下来的铁军,岂能和东晋相提并论?!”


    听到他的解释,赵匡胤的脸色依然毫无起色。


    相反,更加感叹起来。


    “可是,五代以来,中原王朝易主频繁,若是再有夺权乱政的事情发生,难保不会像八王之乱那样,把中原的士兵全都打没了啊。”


    “一旦中原空虚,难保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听到这里,石守信、高怀德等将军惊骇地站起身。


    他们明白了,赵匡胤这是在试探他们啊!!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言辞诚恳动容道。


    “官家,您定要相信我们!!我们绝无取缔自立之心!!”


    “是啊官家,如今天命在赵宋,谁敢有次异心?!”


    “官家,我们的忠心,日月可鉴,请官家明察!!”


    看到他们诚惶诚恐的表现,赵匡胤依然拉着一张脸,眼光冰冷。


    他站起来,在周围踱步,回忆道。


    “朕当年起兵的时候,也是毫无自立之心!!”


    “可是,那件黄袍硬是披在了朕的身上,朕有什么办法?!”


    “朕,也只能接受天命的安排!!继承大统!!”


    接着,他突然看向石守信等人,周身散发着帝王的霸气,厉声问道。


    “如果有人将黄袍披在了你们身上,你们会怎么做?!”


    面前的大将们,全都怔住了。


    他们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敢想。


    皇帝都这样问了,如果说拒绝黄袍,定然会被斥责为违心之话。


    一时间,他们哆嗦着甚至,不敢回答。


    回答不好,可就是杀头的罪过了。


    作为武将,最可怕的不是谋反,而是皇帝认为你谋反!!


    过了良久,石守信颤颤巍巍地说道。


    “官家,末将愿意解除兵权,没了兵权,自然就不会有黄袍之事了!!”


    “说的话!!”


    “没有兵权,就没有黄袍加身!!”


    赵匡胤感叹道。


    “你们也都年纪不小了,不如回到家了,多多享受天伦之乐,岂不美哉?!”


    “朕愿意和你们结为儿女亲家,保证你们子孙后代的平安!”


    其他几位将领听到这个建议,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答应下来。


    ……


    东周。


    洛邑。


    “唉,这个东晋,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和大周还有什么区别?!”


    周朝末代君王周赧王,感叹了一声。


    同时天涯沦落人,他深有体会。


    “王,秦。。秦王送来帛信,让您让出洛邑!!”一位侍从说道。


    “这就打过来了吗?!”


    周赧王只是疑问了一句,并没有过多的诧异。


    毕竟这样的事情,他早已见怪不怪了。


    自出生起,就生活在秦国的阴影中。


    他索性盘起身子,继续盯着视频看。


    “就让秦兵过来,大不了把孤杀了!!”


    “孤死了倒也清净,欠的债就不用还了。”


    ……


    【前秦军打算效仿西晋灭吴的方式,派出东中西三路大军,攻打东晋。】


    【彼时,西晋大将杜预,派三陆军分别从益州、襄阳、青徐齐发,东吴没有什么抵抗,不到一年内便灭亡。】


    【这个教训,东晋军队,同样知道。】


    【曾经,晋朝是进攻的一方,只是如今,却成了防守的一方。】


    【目前的情况是,前秦在西路和中路军有很大的优势,只有东线,东晋有着淮河的优势。】


    【若是前秦西路和中路军孤军深入,必会收到晋军的围歼。】


    【东晋想要彻底守住三路,是不可能的,只能放弃其他两路,将重心放在淮河东线上面。】


    【只要东晋能够守住淮河,前秦三路夹击的计划就根本不能成功。】


    【而前秦,也想要在淮河这边,打开开口。】


    【只要将这一条线冲垮,那么便可以三路齐进,一举拿下东晋。】


    【因此,秦晋两国,不约而同都把重点放在了东线的攻防上面。】


    ……


    三国世界。


    嘉平初年。


    司马府。


    “杜预,怎么会是他?!”


    当听到“杜预”这个名字,司马懿和两个儿子,当场愣住了……


    他们之间看到三国归于西晋的时候,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难道晋朝这是他们建立的?!


    可是这么垃圾的晋朝,他们可不想要!!


    于是,只能等待着仙人给出更多的暗示。


    可是杜预,这个人,他们都听说过的。


    杜预的父亲杜恕,和司马懿是死对头。


    因为反对高平陵之变,杜恕被牵连入狱。


    不过,司马昭却十分欣赏杜预,他还甚至还想把杜预拉拢到自己的幕下。


    如果光幕中说的杜预,真是这个杜预的话。


    那光幕中的皇帝司马家,必定也是司马懿一家了。


    “杜预为人如何?”司马懿冷眼问道,眼光暗沉。


    “父亲,杜预外号大脖子,喜欢读左传,只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一直没有做官,难道未来的他,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功绩?!”


    司马昭沉吟思索道。


    他一直想要收服杜预为自己的幕僚,毕竟对方真的有才干。


    “杜预一介书生,怎么能够灭吴呢?肯定是同名而已。”司马师极力摆手,想要否认。


    “文臣领兵的多了去了。”


    “我还听说,杜预在私下的交友中,经常讨论灭吴灭蜀的计划,虽然没有做官,他对国家大事十分清楚!”


    “这么说来,一定是他了……”


    司马懿叹了一口气,声音已经变得更加阴冷渗人。


    身旁的两个儿子,都不敢多言。


    似乎整个府中,都陷入了寂静。


    良久之后,司马懿发出了痛恨般的诘问。


    “我司马家到了你们手上,怎么败坏到如此地步,那个白痴,到底是哪一脉的?”


    司马懿首先想到了这个问题。


    只要找到白痴皇帝是哪一脉的,那么司马懿就可以杀了这一脉,西晋的历史自然能够改变。


    “师儿没有儿子,昭儿一共九个儿子,司马衷必然是这个九个儿子里面其中一个的后代。”


    “会是谁的后代呢?”


    司马懿和两个儿子开始分析了起来。


    但是要想找到谁是最笨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谁,首先应该排除炎儿!”司马昭突然信誓旦旦地说道。


    首先,排除一个正确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