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十大离谱战役第二名:秦晋淝水之战!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李隆基送来《霓裳羽衣曲》!!】


    “好家伙,又是一个王炸!!还是李家牛笔啊!”


    听到这里,苏晨不禁兴奋地大叫起来。


    “一个《兰亭集序》、一个《霓裳羽衣曲》,怪不得大唐能够霸榜!”


    霓裳羽衣曲在唐朝曾经风靡一时。


    却因为安史之乱,成为了大唐皇室的禁曲,任何人都不能弹唱。


    之后就慢慢失传了。


    南唐李煜和大周后曾经找到一些残篇,尝试将它补全。


    但是在南唐国灭之时,再次被李煜下令烧毁。


    南宋时,姜夔偶然得到残片,又将其补齐。


    这个霓裳羽衣曲,如同华夏的影子,每逢乱世,总是遭到劫难。


    所幸,每逢战乱,总会有华夏强人站出来,挽救华夏。


    如同挽救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经过历代的烧毁补全,已经成长为一篇古今结合的新篇章。


    “不过,尽管后世不断复原,这可是最初的版本,弥足珍贵!!”


    苏晨在网上搜索如今复原出来的霓裳羽衣曲,和原版的进行对比。


    古代与现代交融,所有的时代仿佛拧在了一起,都体现在一首曲子上。


    他大饱耳福。


    历史,对于他,从未如此接近,从未如此亲近!!


    他抖擞精神,准备制作下一期视频。


    ……


    BGM起。


    【百万兵来逼合肥,年少为将统雄师。】


    【旌旗首尾千馀里,浑不消他一局棋。】


    【十大离谱战役第二名:秦晋淝水之战!(作者:苏晨。)】


    ……


    大秦世界。


    “秦晋淝水之战?朕的大秦,可曾和晋国有此一战吗?”


    “朕记得,春秋秦晋争霸,当时在位的应该是先祖秦穆公,那可是朕的十九世祖啊!!”


    晋国,对于秦始皇来说,是一个十分生疏的名字了。


    他只在古籍上见到过晋国这个称呼。


    日常处理政务之中,经常用到的只是三晋大地,指代赵魏韩。


    毕竟从三家分晋,到始皇统一,已经过去一百五十余年了。。


    春秋时代的秦晋争霸,对于现在的秦朝,则是更加遥远。


    当时的秦国尚未进行变法,国力较弱,被晋国压着打,不敢深入中原,只能往西戎方向扩张。


    “陛下,微臣可以确定,当时的秦晋,经过崤之战,河曲之战,辅氏之战,迁延之役……等重要战役,唯独没有淝水之战。”


    李斯遍览古籍,通晓秦国历史,对大小战役,如数家珍。


    他可以断定,秦晋的历史上,根本没有打过这一场战役。


    “淝水是在哪里?”秦始皇眉头皱得更紧了。


    “淝水在淮河流域,如今大秦寿春境内,还是之前楚国最后一个国都。”李斯道。


    “害,原来楚国最后一个国都啊。”


    提到这件事情,王翦等将领不由地回想去了灭楚的往事。


    当年,大秦大破楚国的郢都,逼得楚考列王,不得不迁都于更东边的寿春。


    但即使迁都,依然还是被秦军攻了下来。


    “李斯,那你的意思是,秦国和晋国,在楚国的国都,打了一仗?”


    这对于当时大秦的观念来说,确实很不合理。


    秦国和晋国的根据地都在北方,怎么可能到淮河流域打了一仗?


    “难道,这就是这场战争的离谱之处吗?从地理位置上看,确实够离谱的!”


    李信小声思考道。


    “这定然是后世的一场战争!!”


    “只是让朕没有想到,晋国竟然能够死灰复燃!!”


    秦始皇断言。


    既然之前没有这一场仗,淝水又离得这么远,只能这么解释了。


    “陛下,那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防备了,原以为只有六国余孽在密谋复国,连已经亡国一百多年的晋国,都在谋划此事!!”


    “能上榜的都是举足轻重的国家,说明在后世,晋国不仅复燃,还能做大做强。”


    “冯去疾,你马上着人,去三秦之地和寿春附近,捉拿晋国王室后裔,朕必要斩草除根!”


    “诺!”


    ……


    三国世界。


    建安十三年,东吴建业。


    “合肥?你说这个,孤就不困了啊!!”


    这一年,孙权刚刚赢得了赤壁大战,气势大盛。


    可是,朝堂之上,却有人开始质疑孙权的作用。


    说什么赤壁之战,全靠周瑜的指挥和计策,孙权完全就没有参与感。


    砍个桌脚,算什么功劳?


    甚至还有人在质疑孙权能力,孙策为东吴打下来了这么大的土地,孙权到底能否守住呢?


    这些事情,都让孙权气的上头!


    懂不懂什么叫“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含金量?!


    孙权内心中,正在盘算着向曹操发起反攻,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而合肥,就是孙权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马拿下来。


    于是,赤壁之战刚过去一个月。


    孙权就派遣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曹仁。


    而孙权自己,要亲自去打合肥!!


    这一次,没有周瑜的帮助,我孙权若能拿下合肥,定能让朝中大臣无话可说!


    “爱卿们,你们看到了吗?这首诗,正是仙人给孤降下来的谶纬!!”


    台下的官员们,同样在研究这这首诗的内容。


    吕蒙欣喜道。


    “陛下这一次准备,亲自领兵十万去攻打合肥,年方二十六岁,正应了诗中的‘年少为将’一词啊。”


    “而十万军马,正应了‘雄师’一词,这真是描写的陛下啊。”


    “不错,吕蒙经过孤的劝学,在鉴赏诗歌方面,确实很有长进!!”


    听到吕蒙的话,孙权很是受用。


    “陛下,恕老臣直言,第一句中明明写到了‘百万兵’一词,这根本不符合东吴的现状啊。”


    张昭直言劝谏,他是有名的投降派,不敢让大军随便去征伐。


    “张昭,你只知道管理内政,怎么就不懂诗歌呢?这明显就是诗人的夸张手法,将十万士兵比喻成百万,这在文学上面是常有的事情!”


    孙权马上否决到,他越想越觉得合理,诗中的前两句,肯定赞颂的就是自己啊。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一次合肥之战,孙权必定旗开得胜!!


    王霸之业,指日可图!!


    “陛下三思啊,作者明明写的是‘秦晋淝水之战’,这肯定和我们东吴没有关系啊!”


    张昭不服气,仗着自己老臣的身份,继续力谏,想要阻拦孙权。


    “这,容我三思。。”


    孙权刚才只看到第一句诗,就喜不自胜了,根本没有注意后面的文字。


    他闭目沉思,良久之后,突然目光炯炯,言之凿凿道。


    “用典!!这是仙人在用孤的典故,说明这一次淝水之战的主角,像孤一样,年少统兵,大杀四方!!”


    “秒啊,陛下的解释,十分合理!!”吕蒙拱手表示附议。


    “善,既然仙人都给孤下了预言了,那这一次合肥之战,孤定不会让仙人失望!!”


    “孤要再征兵十万,统共二十万,号称百万,去攻打合肥!!”


    ……


    【第五期曾经讲过,华夏大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长达二百多年的南北对峙时代。】


    【在这个时代,华夏英雄,名将辈出!!!】


    【为了保留华夏的火种,他们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而这一期的战役,也出于这个时代,这是一场挽狂澜于既倒的史诗之战!!】


    【三国经过百年的混战,重新归于晋朝,史称西晋。】


    【然而,西晋皇帝的屁股还没有坐稳,便出现了血腥残酷、席卷全国的内战。】


    【趁着中原王朝空虚,蛰伏在华夏大地上的胡人,开始趁机作乱。】


    【但是,这些胡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胡人的内迁,是一场从大汉到三国的漫长过程。】


    ……


    此话一出,三国英雄们全都震惊了。


    曹魏。


    “这,怎么可能?!竟然是晋朝统一的三国吗?!”


    “晋朝,到底是哪里来的?!”


    “孤以为晋朝和三国离的还很远呢……没想到,唉!!”


    看到这里,曹操瞳孔地震,扶额的手,微微颤抖。


    他是听说过晋朝的……


    毕竟在“陈庆之北伐”的那一期,仙人就讲过,是晋朝的内乱,直接导致了华夏陆沉,汉人胡人南北对峙。


    但是那一期,并没有说晋朝是从哪里继承过来的。


    因此曹操丝毫也没有往自己这个时代想过。


    毕竟三国的军阀割据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是号称“晋”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胡人被华夏压着打,本不应该这么快就崛起的。


    但是,就算再不合理,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毕竟,仙人已经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出来。


    本来刚讲到南北朝的时候,曹操还想着看晋朝的笑话。


    可是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才是小丑。


    自己都是被晋朝灭的,有什么脸面去嘲笑晋朝。


    “孤真傻,真的!!”


    “孤单知道晋朝被外辱欺负,是华夏的耻辱,准备嘲笑他、”


    “却不知道,大魏就是被晋朝取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