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计划,从私传圣旨开始!

作品:《视频通历史,盘点十大离谱战役!

    春秋时代。


    “可不要瞧不起文人啊!!”


    “儒家子弟谨记,你等应熟练六艺,既能富国安民,也能上阵杀敌!!”


    看到这个视频,孔子不由得摸了摸腰间的佩剑,对门下弟子说道。


    在后世的想象中,孔子或许只是一个儒雅随和、举止得体的老年人。


    殊不知,出身于山东的孔子,可是有着近两米的身高。


    “孔武有力”说的就是孔子!!


    据说,他能够把城门举起来。


    在齐鲁大地,孔子是有名的单挑之王!!


    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找到孔子,不是为了请教学问。


    而是为了找孔子单挑……


    当然,孔子总能把对方按在地上捶。


    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就是找孔子单挑被打服后,拜孔子为师。


    既能以德服人,也能以拳头服人!!


    他不仅精通骑射,还会造车。


    就这样的一个武功高强的老头,天天带着七十二门徒,3000弟子,到处旅游。


    “弟子谨记!!”


    听到孔子的训话,他的弟子们纷纷答应道。


    “就是可惜了,后世的文人,竟然已经放弃了太多尚武之风了。”


    孔子看着视频中的王玄策。


    虽然王玄策也带着佩剑,但比起春秋时代的文人,看起来瘦弱了不少。


    唐代的文人们虽然也喜欢佩剑,但是大部分都是为了装饰。


    能够真的会用的,已经很少了。


    “不知道在后世,文人们会不会把尚武之风彻底摒除呢?!”


    ……


    大秦世界。


    “这和朕想象的不太一样啊?!你怎么逃跑了?!”


    嬴政挠了挠眉心,这故事和他设想的差别很大。


    他还以为王玄策会直接杀过去呢。


    直接冲入王宫,就像当年荆轲想做的一样,解决掉国王的性命。


    擒贼先擒王,只要先抓住国王,未必不能完成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结果直接越狱逃走了。


    不过想想也确实。


    王玄策毕竟只是一个文官,能有什么战斗力?!


    肯定会用其他的办法,灭掉国家吧。


    就像之前视频里面的诸葛亮,借助天象,也能打败敌人。


    台下的武将们,同样都是露出一些失望的眼色。


    他们想象的那种厮杀场面,并没有出现。


    “跑到一半,又想杀回去?!”


    “王玄策到底能用什么办法?!”


    “如果他真有办法灭掉中天竺,为何之前不用?!”


    李信颇为不解地说道。


    “对啊,我竟然才想起来,王玄策就是一个文臣!!”


    “他怎么灭一国!”


    王贲挠了挠头,脑中都是问号。


    “这一期视频,莫非是仙人来那我们开涮的吗?!”


    李斯轻捏着下巴,越来越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他就是一个文臣,若是让他去灭一个国,那是让他去送死,他连想都不敢想。


    “李斯,怎么能质疑仙人呢?!仙人放出这样的视频,肯定有他的道理!”冯去疾说道。


    ……


    大唐世界。


    “说得好!杀回去!!这才是大唐男儿本色!!”


    “就算隔着高山,只要大唐想要杀过去,照样能碾压过去。”


    看到王玄策毫不屈服的表现,李世民欣喜地点点头。


    “可是,你一个文官,怎么杀?难道你比李元霸还要厉害?”


    李世民看得更糊涂了。


    巴不得马上发兵天竺,剿灭了那里,为大唐报仇。


    但是他又想看王玄策到底是如何灭国的,心里实在纠结。


    王玄策要是在阿罗那顺叛变后,马上行动,或许还有些机会。


    毕竟他有三十名跟班,还带着上百箱的财宝。


    用这些财宝征兵的发,也能聚集相当多的军队。


    再加上阿罗那顺不得民心,那时候攻打阿罗那顺,胜负也未可知。


    可是王玄策完全陷入了被动。


    像是财宝被抢的一干二净,然而随从被杀的只剩一人。


    落到这般田地,还凭什么去灭掉中天竺?!


    就凭他使者的口才?!显然不能!


    “陛下,那里有五个天竺国,想必会内斗不止。”


    “若是王玄策晓以利害,让五国互相征伐,或许也能灭绝中天竺啊。”


    长孙无忌猜测道。


    “此计欠妥。”


    “这五个天竺国早已争斗百年,互相了解,怎么可能会听从一个外人的挑拨离间呢?!”


    听到他的建议,李世民摇了摇头。


    “与其如此,王玄策倒还不如马上回国,让朕发兵呢。”


    李世民说着继续转向了视频,期待王玄策会想到什么办法。


    ……


    “蛮夷就是蛮夷,一点财宝就让他们高兴成这样,连王玄策逃走了,哈哈!”


    ‘华夏的破铜烂铁到他们那,都是炙手可热的宝贝!!’


    刘邦看着阿罗那顺抢走的那些宝物,研究这些东西的价值。


    其实也都是中原的一些稀松平常之物。


    都是大唐平民就能买到的日常用品。


    什么粗布、黑铁……


    品相不太好的珍珠、金器等等。


    这些东西,在华夏稍微富裕一些世家贵族都看不上。


    李世民用这些送给周边的国家,也足以证明了他们的地位,不过就是藩属国的命。


    本是藩属国的命,却想抢劫宗主国。


    堂堂一个国王,像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就拿这些东西当成了宝贝。


    “早知道如此,我也送匈奴这些东西不就得了?!”


    “何必还要搭上去一个公主呢?!”


    刘邦扼腕叹息道。


    ……


    【王玄策虽然只是一个外交官,但外交官不是只打嘴炮的。】


    【文能决奇策,武能定江山。】


    【王玄策决定向北,回到他来时路过的那些国家。】


    【当然,并不是为了返回大唐,而是借兵!!】


    【首先,他想到了吐蕃王朝。】


    【在他使团来的时候,已经出使过了吐蕃,此时吐蕃的君主正是松赞干布。】


    【王玄策曾送给了松赞干布丰厚的礼物,还有幸会见到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见到大唐来的使者,把他当做娘家人,别提多高兴了,甚至都想多挽救几日。】


    【松赞干布年轻有为,他从父亲手里接受了分崩离析的吐蕃王朝。】


    【他将吐蕃归为一统,成为名副其实的立国之君。】


    【之后,他便积极向大唐取得合作,求得了联姻。】


    【文成公主嫁到了这里后,还给吐蕃带了很多中原文化、技术和植物种子。】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感情深厚,他们与大唐来往频繁。】


    【王玄策先从吐蕃借兵。】


    【松赞干布问王玄策需要多少。】


    【王玄策伸出一根手指,自信说道:“一千足矣!!”】


    【这令松赞干布十分惊讶,就算吐蕃要征伐中天竺,起码也得带上十万人以上。】


    【王玄策竟然只要一千人?!】


    【但是松赞干布也没有多问,他尊重王玄策的决定,给了他一千人。】


    【而王玄策之所以只借一千人,其实他心中是早有计划的。】


    【首先,吐蕃在这一代,算是及其有威望的国家。】


    【王玄策让从松赞干布这里借兵,其实借的是他的面子。】


    【有了吐蕃带头,王玄策不用担心周围其他国家不借。】


    【其次,王玄策并不想让吐蕃得到太多的战利品。】


    【如果吐蕃借来的很多兵马,肯定会一起要更加回报的。】


    【吐蕃虽然和大唐关系友好,但毕竟是大唐潜在的敌人。】


    【所以,在王玄策成功借得了吐蕃以前骑兵后,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附近的尼泊尔。】


    【王玄策向尼泊尔展示了吐蕃借来的兵马。】


    【于是尼泊尔的国王当即表示,愿意借给王玄策七千骑兵。】


    【之后,王玄策又去其他小国借来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兵力,凑成了一万士兵。】


    【他带着这一万人,打着大唐的旗帜,浩浩荡荡地杀向了中天竺。】


    ……


    大汉世界。


    “哈哈,外交官不正是要上战场杀敌的吗?!”


    “不会打仗的外交官,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啊!!”


    陈汤挥了挥马鞭,驰骋于西域草场。


    他看着视频,激动地说道。


    确实,不管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外交官才是军队的先锋。


    一言不合,就会殃及外交官的性命。


    随意身为外交官,必须要随机应变,果断出击。


    “只是这个王玄策比我厉害。”


    “我借得都是西域都护府里面的兵,王玄策借兵的对象,连大唐的附属国都算不上。”


    看到陈汤的吹嘘,旁边的甘延寿砸了咂嘴,依然心有余悸地说道。


    “陈汤,上次的行动着实冒险,若真是出了什么岔子,恐怕我都要自裁谢罪喽。”


    甘延寿说道最后叹了一口气,自己的这条命,差点被陈汤打进去。


    原来自从汉武帝北击匈奴,匈奴就分成了南北两匈奴。


    南匈奴归附大汉,北匈奴却远遁西域,开始欺负周边小国。


    北匈奴的郅支单于在西域混的风生水起,先欺负乌孙,有压制康居国。


    让西域各国可不堪言,甚至还杀了大汉过去交换人质的官员。


    这样作为副使的陈汤如何忍得下去?!


    但是西域和长安距离太远,若是来回传递消息,恐怕会延误了战机!


    陈汤一个副使,直接干起了假传圣旨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