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李世民:备马!!朕要亲自去见诺亚高僧!
作品:《西游:打造巨乘佛教,迪迦爆西天》 诺亚???
诺亚!!!
李世民目光一滞,
只觉着这名字听起来好生耳熟!
不对……
岂止是耳熟?!
这……这特么不就是刚才,那个方诚老僧嘴里所言,意图破坏水陆法会的“邪教头子”么?!
不就是自己刚刚下令,要将其与之党羽,全部抓捕,投入大狱的那个逆党恶贼么?!
李世民先是一阵恍然,可随即又面露苦色,眉宇间满是惆怅。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这两个听上去行事截然相反的和尚,
竟会是同一个人!
这也太离谱了!
想到这里之后,李世民忽而感到脑袋有些眩晕。
一个是方诚老僧嘴里,侮辱佛门,预谋不轨的“邪僧”;
一个是韩道明口中,为国为民,心怀天下的“圣僧”!
倘若这两位,真是同一人的话。
那自己又该如何抉择才是?!
李世民此刻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团,整个人双目无神地靠座在宽大的御座之上。
心中万分纠结!
但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且,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从他随父起兵造反,
到击败各地诸侯,一统天下,
再到玄武门之变,夺得大宝之位!
至今已有数十年了!
期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故而,李世民只是失神了片刻,随即就将心绪平复。
并在恢复冷静之后,很快开始思考了起来。
首先,
他先是回忆了一下,此前方诚老僧与自己说的那些话,还有他跟自己对话时的情形。
而在仔细咀嚼了一番,个中细节之后,
李世民猝然发现:
那个方诚老僧所言的内容,似乎有颇多细节上的遗漏。
有故意避而不谈的嫌疑!
且,对方那始终一副危言耸听的架势和语气,好像也是在故意引导自己的情绪。
好让自己可以在极端情绪化的状态下,匆忙做出判断!
从这两点来看……
那方诚极有可能是个别有用心之徒,想利用自己这位大唐皇帝,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若真是如此……
说不定,
自己真就被这老僧混淆了视听,误会、错怪了那位诺亚方丈!
哎!
李世民长叹一声,
想自己英明一世,竟会在这种事情上,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导致误判!
实属不该!
且,即便抛去这一点不谈。
就算那诺亚方丈,意图破坏水陆法会又如何?
想想这法会举办的原因,
表明上是为了超度亡魂。
可说到底,
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再被冤魂纠缠;
满足他这个皇帝的一己私欲罢了!
而诺亚高僧在襄阳的各种举措,却是真的在为百姓、为国家,做实事、谋福祉!
‘相比于整个国家、百姓的未来,’
‘我这个皇帝是否会被鬼魂烦扰这等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我若只贪图一己私利,而置国家民生于不顾。’
‘他日,’
‘必遭反噬!’
‘等到了那时,这皇帝的位置,又岂能坐得安稳?!’
‘于国于民,于公于私。’
‘这诺亚方丈的重要程度,都远远不是那水陆法会可以比拟的啊!’
思及此处。
李世民不由露出了满脸愧然之色,连连猛拍自己的大腿。
长叹道:“哎!朕糊涂!朕糊涂啊!”
而李世民这一忽如其来的举动,也是把一旁站着的韩道明,吓了一跳!
嗯?!
陛下怎么了这是?!
刚才不还好好的?
怎么在听完自己说出“诺亚”两个字之后,就变成这样了?!
难道是被这两个字刺激到了?
没道理啊这……
韩道明一头雾水,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身为臣子,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去安抚安抚皇帝的情绪。
于是,韩道明便想着问问缘由,看看能否为陛下分忧。
可还没来得及开口呢。
就听得李世民忽而望向门口,急声大喊道:
“来人!来人!
“快!快去叫人,将那方诚二人给朕追回来!”
然而话音刚落,
还不等内侍应声,他自己却霍得一声,先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喃喃道:
“不行……不行,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这时,那名听到李世民呼喊的内侍,刚好火急火燎的走入殿中。
而在看到这名内侍后,李世民随即改口,道:“去!备马!朕要亲自去!
“并调三百羽林卫,与朕同行!”
说着,
李世民便大步一迈,急匆匆地走出了兴庆殿。
留下了襄阳刺史韩道明一人,呆呆站在原地,望着李世民飞速远去的背影,一脸懵逼……
……
永福客栈。
近百名卫兵,眼下仍紧紧围在此地。
方远老僧则和中郎将一起,守在门口,以防里面的人趁机逃跑。
“呵呵,将军,要贫僧说啊,你不如现在就去将人抓了。”
方远一脸悠然,指了指身前的客栈,笑道,
“你相信贫僧,陛下一定会下令逮捕这邪僧的。
“我们一直在这等着,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闻言,中郎将蹙了蹙眉,道:“大师莫急。既然此事已经上报给了陛下。
“我们就在这静静等待结果便好。
“只待圣谕下来,末将自会照做。”
“呵。”方远冷哼一声,随即扭过头,不再理会对方。
而就在这时。
只听得不远处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阵阵传来。
方远定睛一看,发现来人赫然是刚刚前往皇宫,觐见皇帝的方诚二人。
他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主动上前迎接。
等到方诚和那位秦副将下马快步走来之后,方远也是迫不及待地问道:“结果如何?陛下是怎么说的?”
“回禀方丈。”方诚双手合十,眉眼间满是得意,道,
“贫僧将此间之事,一五一十地禀告陛下后。
“陛下大发雷霆。
“并命令我等,立即将包括诺亚等一干贼子,全部逮捕。
“然后关进刑部大狱之中。
“交由刑部和大理石会审。”
“哈哈哈!”方远听完这番话,忍不住当场大笑了起来,“好!好!陛下圣明!
“一眼便洞穿了这些邪教妖人的身份。
“吾等理应遵照陛下的旨意,将这些人全部逮捕严办!”
说着,他还不忘回头瞥了瞥中郎将,冷笑道,
“将军,你说是吧?”
中郎将没有搭理方远,而是看向了自己的副将,问道:“陛下真是这么说的?”
“嗯。”秦副将点了点头,回答得十分简洁。
“那好吧。”中郎将见状,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当即将手一抬,便要发号施令。
然而,
就在他的手臂,即将落下的刹那。
远处!
“当”的一声锣响,却忽然传来。
那锣声十分清脆,响彻周遭。
在唐朝时。
这样的行为,被称为“鸣锣开道”。
凡有官员出行,
皆有人在前方敲锣,示意众人回避。
而这敲多少下,还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规矩。
一般来说,
鸣锣七下,表示县太爷出行。
鸣锣九下,表示州府一级的官员出行。
鸣锣十一下,代表省、道一级的官员出行。
耳听着远处这锣声,已经敲到了第七下。
中郎将一时有些纠结,不知道自己现在是该让路,还是先进去抓人?
虽然他官居四品,看起来不算低了。
可要知道。
这里可是大唐都城长安!
柱国、公爵,遍地都是!
官员们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
即便是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官小吏,说不定也可能是某位大人物的手下。
绝非一般人可以得罪的。
而他虽是武将,可也深知这一点。
故而,他现在心中犹豫,想着要不要先等人家过去了,自己再行抓人?
可一旁的方远却等不及了,连声催促道:“将军!你还在等什么?!
“你可是奉陛下的旨意!
“吾皇要你速速将这贼人缉拿!
“而你迟迟不动手,难道是想包庇犯人,抗旨不成?!”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可把中郎将吓得不轻。
可是,就当他准备不管那位出行的官员,下定决心要下令抓人时。
“当!”
“当!”
……
这锣声已然来到了第十一下!
而鸣锣十一下,以礼制来说,
那可是省、道级别的封疆大吏,才能享有的资格!
如是自己胆敢不给这个级别的大官面子,那以后说不定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但,身在寺庙,不在朝堂的方远,哪里会管这些?
他现在只想立刻冲入客栈,将那位狗屁“诺亚”逮捕!好解心头大恨!
眼见中郎将又有些犹豫,他顿时就怒了,大吼道:
“好啊!你竟真的抗旨不遵!
“等午时水陆法会开始,陛下驾临化生寺时。
“老衲一定要将此事上报给陛下!
“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方远这边正气急败坏地大喊着。
那已然敲了十一下的锣声,却仍未停歇,还在继续。
“当!”
“当!”
一直敲到了第十三下,这才告一段落。
而当听到这一连十三声锣响之后。
前一秒还在大吵大嚷的方远,如同被人施了什么法术一般,瞬间闭上了嘴巴,不敢再发出哪怕一点声响了。
此刻,
不光是方远,
中郎将,卫兵,还有那些正在看热闹的百姓们,也全都神色一怔。
唰地朝刚刚锣声传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而后,齐齐跪拜!
原因无他。
鸣锣十三声!
依礼制,
唯有天子可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