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第三代天团登场
作品:《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 6到8岁年龄段的小一辈儿们之后,9岁以上的小家伙们来了。
这是最有看头的一批孩子们。
他们的年龄趋近于成年,身体也已经长开了一部分。
未来十年,或许就要步入朝堂,成为大秦下一批的栋梁了。
所以,这个群体受到的关注格外多。
值得一提的是,年仅6岁的嬴昊,将会跟随着这个年龄段的小伙伴登场。
而没有出现在6岁以下的年龄段组。
毕竟,嬴昊年纪虽然小,一身力量却是大的惊人。
完美继承了嬴疆的十熊之力。
把他放在6岁年龄组,对其他孩子们来说的确不太公平。
这样的话,嬴疆的7个子女中,除了还不满一周岁的嬴汐与嬴镇。
其他的5个子女都将登场亮相了。
伴随他们一起的,还有韩信的儿子韩肇、王离的长子王元。
以及张良的一对双胞胎,张不疑和张辟疆。
都说子承父业,这句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
但也不是绝对。
群臣的儿子们,大多跟随父辈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定成长。
父亲是文臣的,孩子们大多学文。
父亲是武将的,孩子们大多习武。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章邯的儿子章充。
章充对武功和指挥作战,几乎没有任何兴趣。
老爹章邯努力想要把一身所学教给他,他硬是记不住一点儿。
反而对萧何极为推崇。
时不时就跑到萧何府上,与萧禄一起跟着萧何学知识。
久而久之,章邯只好放弃了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打算。
索性就请萧何做了章充的私人老师。
章充这下更加如鱼得水了。
白天在孔院跟着张良的老师,也就是孔院院长黄石公学。
散学之后跑到丞相府跟着萧何学。
今年刚满10岁的他,已是满腹经纶了。
与张良的两个儿子,以及萧何家的萧禄,并称为咸阳孔院四大才子。
刚好和项隆、韩肇、周亚夫以及李仲翔组成的四大武子交相辉映。
搞得章邯经常在深夜里发出灵魂拷问: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
这小子真是我儿子吗?不会基因突变了吧?
嬴疆暗中看了章邯一眼,含笑收回了视线。
知足吧你,看到朕了吗?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孩子们的未来,就交给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吧。
当爹的,发表发表建议也就行了。
你还想拥有决定权?
那还真是异想……
咦?
这又是在作什么妖?
嬴疆转回头的时候,看到了极为熟悉的一幕。
阳滋公主嬴阴嫚,悄无声息的将一个紫色垫子,放到了大侄女嬴姝的座位上。
寓意:紫腚能赢!
作为姑姑,嬴阴嫚对一众侄子们,保证是一视同仁的。
无论是嬴疆的儿子,还是扶苏的儿子。
嬴阴嫚都是爱护有加,但唯独对侄女嬴姝,那就不是爱护了。
而是偏爱!
所以,这块紫色的垫子,嬴阴嫚从一开始就带在了身边。
就等着在偏爱的大侄女登场之时,放到她的座位上呢。
暗中做小动作的,不止嬴阴嫚一个。
古灵精怪的吕素,让站在身后的掌旗禁军稍微靠近了一点。
刚好让那面旗帜的投影,落到了老三嬴渊的座椅之上。
寓意:旗开得胜!
温柔如水的虞姬,也祭出了新型法宝。
因为嬴阴嫚已经帮着嬴姝“作法”了。
所以,虞姬便和端庄、飒爽的玉漱一起,将两朵向日葵,分别举到了太子嬴固和老五嬴昊的座位上。
一举夺魁!
就连平日里最是通情达理、与世无争的薄喻。
都悄悄调整了一下老四嬴恒桌子上的杯盏。
换成了一个暗灰色的小碟,和一个金黄色的琉璃盏。
创造辉煌!
之前6岁以下的年龄组,属于小打小闹,相当于后世的小考。
考成什么样都不要紧。
6到8年龄段的射猎,就升级为中考了。
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眼前的9岁以上年龄段,堪称高考啊!
这不,心思细腻的几大美女们,各出奇招了!
看的嬴疆一阵目瞪口呆。
不是,朕没记错的话,现在是三月春猎吧?
不是六月高考吧?
再说了,你们几个知道什么叫高考吗?
从哪学来的这一套“作法”?
瞎搞!
就不能让孩子们安安心心的上猎场,以最佳状态发挥出全部能量吗?
算了算了,这也是五大美女们的一番好意。
就放纵她们一次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嬴疆无限感慨着,自动屏蔽了五大美女们的小动作。
把视线转而投到了猎场上。
什么紫腚能赢、旗开得胜……
什么一举夺魁、创造辉煌……
这些场外因素都不重要,孩子们接下来要爆发出的能量,才是至关重要的。
不光能体现出孩子们的天赋,兑现他们多年来的努力。
更能让百官看到大秦光明的未来呀。
有了这份希望,他们今后就更有动力了。
高考考场……额,呸。
猎场中,9岁以上年龄段的选手们各就各位。
虎卫双雄中的人形扩音器樊哙,发挥出了他的职能作用,扯着嗓子宣布:
“射猎,开始!”
哒哒哒——
如雷般的马蹄声响起,一大群小家伙们争先恐后冲了出去。
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太子嬴固了。
他座下的战马,可是取自秦七逸中铜爵、晨凫两匹名马之精华的绝顶宝马。
被他命名为“风火轮”的好伙伴。
感受到嬴固的心意,风火轮好一顿风驰电掣。
直接把身后的其他人甩开了至少两个身位!
距离他最近的,便是韩信之子韩肇。
无独有偶,章邯头疼的事情,韩信是最能体会的。
因为韩肇这小家伙,严格说起来也是个离经叛道的主儿。
韩信传授给他的兵法,这小子照单全收。
而且学的还很不错。
按理说,韩信应该很知足、很满意才对。
可谁知道,韩肇在每天学完兵法课程之后,转头就跑去项羽那里。
软磨硬泡的要跟着项羽练武。
从一人敌的剑法开始,到百人敌的长戟化枪。
一专多能,全面开花。
整的韩信都搞不明白,自己儿子哪来的那么多精力?
一天到晚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不知道疲倦吗?
他小小的脑袋瓜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
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
不过,对自己的儿子,韩信还是很骄傲的。
其实不单是韩信,包括嬴疆在内,在座的文武百官们,谁不是看着自己的儿女跟眼中花一样?
当时光的战车缓缓驶过猎场,而立或者不惑之年的人们就坐在那里。
深情的目光看过去,满眼都是自己年幼时的影子。
愿眼前这群追逐梦想的孩子们,未来能比他们的父辈,走的更远,飞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