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破土而出的小嫩芽
作品:《末日天灾饿肚皮,我在酒店涮火锅》 第二天一早,姜轻谣就揪着弥盲的耳朵把人从被窝里拎了起来。
要去的是他,起不来的也是他!
昨天约的时间是上午九点,路程远路况差,耽误不得。
两人紧赶慢赶洗漱完毕,姜轻谣刚想开车出发,张海峰一脸喜色地冲了过来,“姜老板!大喜事!”
“什么事?”姜轻谣按下车窗。
张海峰向来稳重,这么早赶来,肯定有大事。
“种子!种子发芽了!”张海峰激动得就和唱美声似地。
自从姜轻谣把农田交给他后,张海峰就把这当东海明珠似的盯着,生怕出一点差错。今早例行检查,他居然看到了有嫩绿小芽破土而出,就连忙找姜轻谣汇报。
姜轻谣一愣。
这么快?
她对农活是外行,但也知道这生长速度不合常理。
“你在这等我,别乱动。”姜轻谣叮嘱好弥盲,利落下车,跟着张海峰直奔农田。
“看!姜老板,我没骗你吧!”天还没大亮,张海峰打着手电筒照向地里。
果然。
微弱的光线下,一棵倔强的嫩芽正直挺立在泥土中。
姜轻谣心头一热,直起身,用力拍了拍张海峰的肩膀,“老张,干得漂亮!这苗看得好!下午回来给你个奖励,好好想想想要什么。”
张海峰连忙摆手,“姜老板您太客气了,伺候庄稼本就是我的本分,哪能要什么奖励。”
姜轻谣笑笑没说话。
看管农田哪有那么容易?
缺水,生虫……都得全天候盯着。
如今种子顺利发芽,固然有系统土地的功劳,但也少不了张海峰的用心。
说给奖励,就一定要给!
张海峰见姜轻谣态度坚决,只好喜滋滋地应下,“那……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姜老板!”
告别张海峰,姜轻谣回到车上。
弥盲对越野车充满了好奇,方向盘旁的按钮被他按了个遍。
空调,转向灯,雨刷器……
好好一辆硬派越野,愣是被他玩成了儿童玩具车。
姜轻谣无奈叹气,认命地把那些不该启动的功能一一关掉。
弥盲抿起嘴,摆出一副“我知道错了但我下次还敢”的表情,眼巴巴等着挨训。
预想中的训斥却没来。
姜轻谣侧过身,拉过他旁边的安全带,咔哒一声替弥盲扣好,“虽然你是只猫,但坐车也得系安全带,以后知道了吗?”
“知道了!”这安全带不知又戳中了弥盲哪个新奇点,这里扯一下那里扯一下的。
哎。
幼稚鬼。
姜轻谣系上安全带,打起十二分精神,踩下油门。
积雪融化,路面变得湿滑泥泞,拖慢了速度,原本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姜轻谣花了三个小时才到。
好在出发够早,才勉强卡着点,抵达难民营。
守卫士兵是新面孔,但封源显然早有交代。
士兵一见到姜轻谣,便认出她是来参加会议的,礼貌敬礼后,引导姜轻谣将车停进难民营内部的专属停车场。
停稳车,姜轻谣轻轻摇了摇在旁边昏昏欲睡的弥盲,“弥盲,醒醒,我去开会了。里面人多规矩多,不方便带你,你就乖乖在车上等我,知道吗?”
弥盲迷迷糊糊地哼唧一声算是答应。
恢复人身后,弥盲就迷上了肥皂剧,昨晚偷拿着姜轻谣的平板躲在被窝里看了一宿,直到听见姜轻谣起床声才装睡。
现在有补觉的机会,弥盲求之不得,才懒得去开什么会。
眼看弥盲的眼皮又要合上,姜轻无奈叹气,从空间里取出一条厚实的毯子,轻轻盖在弥盲身上。做完一切,姜轻谣才轻手轻脚地关上车门,前往会议室。
离九点还差五分钟,会议室里几乎已经坐满人。
姜轻谣抬头扫视一圈。
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人大约有四十几号人,年轻人和中年人人数最多,基本上没有老年人。
其中一半以上的面孔,是姜轻谣在上一世就见过的熟面孔,都是一些基地的掌权者。
没想到重活一世,姜轻谣也成了其中之一。
姜轻谣不由感叹世事无常。
除了那些老面孔,会议室里也有几张这一世姜轻谣才熟悉的面孔。
白睿达,苏锦,苗姐……
然而,白睿达的眼神最为犀利,姜轻谣刚进门,两人目光就对视上了。
不知为何,姜轻谣有种被毒蛇盯上的黏腻感,极其不适,下意识就想避开。
所以当白睿达用眼神邀请姜轻谣坐到自己旁边的空位时,姜轻谣果断摇头拒绝,径直走向第三排。
意料之中的拒绝,白睿达低下头,嘴边勾起一丝冷笑。
没关系。
既然来了这会议,就说明姜轻谣接受了政府的招安。
很快,他就能弄清楚,这个姜轻谣,背后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毕竟,白睿达最喜欢做的就是窥探别人的秘密。
“这里!”苏锦在第三排占了座,看见姜轻谣连忙招手。
姜轻谣在她身边坐下。
一段时间不见,苏锦气色红润,脸蛋似乎还圆润了些,显然过得不错。
“凤凰山基地建设得怎么样?”姜轻谣微笑开口。
“那必须好啊!”苏锦来了精神,鼓着劲吹捧自己基地,“你都不知道我们那儿发展多快。食堂,医疗室早齐活了,现在我们连学校都在建呢!”
“学校?”姜轻谣惊讶。
“嗯!”苏锦点头,“你也知道我们凤凰山跟别的基地不太一样,虽然主力都是些大块头,但他们也有老婆孩子啊。基地要稳定,总得给点福利保障。建个学校,让大家安心,很有必要。”
姜轻谣了然。
能想到长久发展这一层,就说明苏锦已经是个相当成熟的基地长了。
士别三日,姜轻谣不由刮目相看。
“而且你不知道,凤凰山最近都来了一些神人……”苏锦打开了话匣子,小嘴叭叭地说个不停,吐槽建基那点事。
姜轻谣含笑听着,偶尔应和几句。
直到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九点,封源走上讲台,会议正式开始。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