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科学为上
作品:《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一百多个青壮劳力,扛着锄头铁锹,排着歪歪扭扭但精神头十足的队伍,集合在了村委会大院。
张耀站在队伍前,他身边,是穿着白大褂,一脸严肃的高建国。
“同志们!”张耀清了清嗓子,学着以前在部队里连长训话的口气,“今天,是咱们青石村改天换地的第一天!我不多说废话!一切行动听指挥!高技术员,您来下命令!”
高建国被这阵仗也搞得热血沸腾,他清了清嗓子,拿起一个铁皮喇叭。
“同志们!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整地!我要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线!”
他从包里拿出一大卷白色的尼龙绳和一包石灰粉。
“大家看到我插的这些木桩没有?从现在开始,两个人一组,把线在木桩之间拉直,然后沿着线,撒上石灰!我要保证,我们开挖的每一条排水渠,都必须是笔直的!误差不能超过一指宽!”
村民们都愣住了。
开沟还要拉线?他们种了一辈子地,都是扛起锄头估摸着就开挖,挖得歪歪扭扭是常事,只要水能流过去就行。现在搞得跟盖房子一样,有必要吗?
人群里,那个辈分很高的三爷,忍不住开口了。
“高……高专家,俺多句嘴。这挖沟,俺们挖了一辈子了,用不着这么麻烦吧?费时又费力,只要把地整平了不就行了?”
三爷在村里威望很高,他一开口,不少老人也都跟着点头。
“是啊,三爷说得对。”
“这线拉来拉去的,一天都挖不了几条沟。”
高建国眉头一皱,正要解释。
张耀却先一步站了出来,他走到三爷面前,态度很尊敬,但话却一点不软。
“三爷,您是长辈,经验比我们都足。但是,咱们以前那套,是种粮食。现在,咱们是要种金疙瘩!这金疙瘩,就金贵在科学上!”
他指着高建国,声音提得很高:“高技术员,是县里派来的专家!他说的话,就是科学!在咱们这片地上,从今天起,科学就是最大的规矩!谁的经验,都大不过科学!”
“我再强调一遍!所有人,必须严格按照高技术员的要求做!谁要是觉得自己的老办法更好,可以!你现在就退出!我张耀绝不拦着!”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不留半点商量的余地。
三爷被噎得老脸一红,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只是觉得,自己一辈子的经验,被个毛头小子给否定了,心里不舒服。
王队长在一旁赶紧打圆场:“三哥,耀子说得对,咱们就听专家的,试试看嘛!”
张大山更是二话不说,拉过一个村民,扛起绳子就往木桩走:“磨蹭啥!干活了!”
有了人带头,其他人也不再说什么,纷纷领了工具,学着高建国的样子,开始在山坡上拉线,撒石灰。
三爷站在原地,看着那些平时大大咧咧的后生小子,此时却小心翼翼地绷着一根白线,像绣花一样在土地上“描图”,气得吹胡子瞪眼,最后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扛着锄头也跟了上去。
他倒要看看,这“科学”,到底能挖出什么花来!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在拉线和撒石灰中过去了。整个山坡,被一道道笔直的白线分割得整整齐齐,像一块巨大的棋盘。
下午,高建国一声令下,开挖!
张大山带领的“整地先锋队”,嗷嗷叫着就冲了上去。
可第一锄头下去,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按照石灰线挖,对臂力、眼力和身体的控制,要求极高。一不小心,锄头就偏了,挖出来的沟边,就歪了。
“不行!重来!这里歪了半指!”高建国拿着一把尺子,像个最严苛的监工,来回巡视。
一个村民不小心挖歪了一块,高建国直接让他把土填回去,重新挖!
三爷在一旁看着,心里更是不屑。他仗着自己经验老到,没理会那白线,凭着感觉,三下五除二就挖出了一米多长的一段。虽然有点歪,但他自认为比那些绣花枕头快多了。
“三爷!你过来一下!”高建国在不远处喊道。
三爷扛着锄头,得意洋洋地走了过去:“高专家,你看,俺这不比他们快?”
高建国没说话,他只是让两个人,在三爷挖的那段沟的两头,重新拉直了一根线。
白色的细线,瞬间绷紧。
所有人都凑过来看。
在笔直的白线下,三爷挖的那条沟,弯弯曲曲得像一条蚯蚓,最宽的地方,比标准宽了半尺,最窄的地方,又窄了三寸。
三爷的脸,“唰”的一下,就涨成了猪肝色。
高建国这才开口,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三爷,您看。您这沟,水流到宽处,速度会变慢,泥沙就会沉积。流到窄处,速度会加快,又会冲垮沟壁。一条沟是这样,一百条沟都是这样,那一下大雨,这片山,就全完了。”
三-爷看着那根无情的白线,又看看自己脚下那条丑陋的土沟,张着嘴,半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一辈子的骄傲和经验,在这一刻,被一根最简单的直线,击得粉碎。
他扛起锄头,默默地走回自己挖的沟边,一言不发,开始把土填了回去。
三爷的举动,比张耀说一百句话都有用。
村里最有经验的老农都低头认错了,剩下的年轻人,哪里还敢有半点侥愈心理?
整个下午,山坡上只听得见锄头挖土的“吭哧”声和高建国偶尔的指导声。再也没有人质疑,再也没有人耍滑头。
每个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科学”的命令。
到了傍晚,第一片样板地,终于被规整了出来。
笔直的垄,笔直的沟,整齐划一,像阅兵场上的方阵,充满了力量感和希望。
所有人都累得直不起腰,但看着眼前的成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这地,是他们亲手,用最科学的方法,开垦出来的!
就在整地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好消息,传回了村里。
高建国带回去的样本,化验结果出来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