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带咱致富

作品:《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那肯定的!以后咱们都得指望张老板带咱们致富呢!”


    “就是就是!张耀,以后作坊要是缺人手,可得先紧着咱们村里人啊!”


    风向,彻底变了。


    有了王队长的表态,村里几个跟张耀家关系还不错的汉子,也坐不住了。一个叫张大山的壮汉,卷起袖子就跳进了院子:“张耀,还愣着干嘛!搭棚子这种事,光靠他们几个哪儿行!算我一个!”


    “还有我!”


    “我也来帮忙!”


    一时间,又有七八个村民主动加入了进来。人多力量大,原本计划一下午的活儿,进度快得惊人。


    平整地面,撒上厚厚一层洁白的石灰,既消毒又显得干净。后院那个摇摇欲坠的鸡窝,被整个搬到了更远的山坡下。前院,十几根粗壮的竹竿子被牢牢地插进地里,上面拉起一张巨大的黑色油毡布,一个宽敞明亮,又透着一股子质朴气息的凉棚,就这么搭了起来。


    陈桃花也没闲着,她领着大芸和二芸,把家里所有的水桶都提了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擦洗那几十口大小不一的腌菜缸。缸身上沾染的泥土和灰尘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露出了陶器本身温润的色泽。一排排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新搭好的凉棚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有气势。


    那股子原本属于农家小院的杂乱和破败,被一种崭新的,带着勃勃生机的秩序感所取代。


    临近中午,陈桃花在几个主动过来帮忙的妇人协助下,在院子里临时支起了大锅。白花花的大米饭,配上一大锅酸菜炖猪肉,香气飘出了半里地。


    她把最大的一碗,先盛给了齐校长。老校长也不客气,坐在小板凳上,呼噜呼噜地吃得满头大汗,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夸:“好吃!桃花同志这手艺,我看也能办个执照了!”


    一句话,逗得满院子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张耀端着饭碗,蹲在院子门口,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妻子和女儿们忙碌的身影,看着乡亲们脸上朴实的笑容,他的眼圈又红了。


    这顿饭,是他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一顿。


    吃饱喝足,大家伙儿的干劲更足了。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整个院子已经焕然一K-新。


    地面平整洁白,凉棚宽敞明亮,腌菜缸整齐划一,就连墙角都用新砍的竹子围了一圈篱笆,上面还零星地开着几朵不知名的野花,土气中透着一股子雅致,完全是按照齐校长“纯天然、原生态”的指示来布置的。


    送走了帮忙的乡亲和民兵同志,张耀一家人站在焕然一新的院子里,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家的,这……这还是咱们家吗?”陈桃花喃喃自语。


    “是,以后,这就是咱们‘龙门作坊’了。”张耀轻声说。


    夜,静悄悄的。


    张耀躺在炕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一会儿想想明天该怎么跟那位刘经理说话,一会儿又想想作坊以后该怎么发展。脑子里乱哄哄的,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开会。


    他悄悄起身,走到院子里。


    月光如水,洒在新搭的凉棚上,洒在那一排排安静的腌菜缸上。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触手可及。


    他从怀里掏出那张已经被他摸得有些起毛边的营业执照,借着月光,又看了一遍。


    “龙门山货加工作坊”。


    他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带着无尽希望的笑。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耀一家就都起来了。陈桃花给全家人都换上了压箱底的,最好的一身新衣服。两个女儿也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两个年画里的娃娃。


    张耀最后检查了一遍院子,确认没有任何不妥,又把准备好的几样招牌腌菜样品,用精致的小碟子装好,摆在一张刚刚擦得锃亮的八仙桌上。


    一切准备就绪。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    全家人坐在屋里,谁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越升越高,张耀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时,村口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他们从未听过的,低沉而又有力的引擎声。


    那不是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而是一种更平稳,更高级的“嗡嗡”声。


    村里的狗,率先叫了起来。


    紧接着,整个青石村都像是被惊醒了一样。


    “啥声音啊?”


    “好像……好像是汽车!”


    “汽车?谁家来汽车了?”


    张耀心里“咯噔”一下,猛地站起身,冲到了院门口。


    只见远处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辆黑色的,擦得锃光瓦亮的伏尔加小轿车,正小心翼翼地朝着他家的方向,缓缓驶来。


    那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对于青石村的村民来说,不亚于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怪物。


    村里最气派的交通工具,就是王队长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这黑得发亮,能照出人影,跑起来还没什么声音的铁家伙,瞬间就抽空了整个村庄的宁静。


    正在地里干活的扔了锄头,正在家里喂猪的忘了添食,就连村头大槐树下那几个晒太阳的老太太,都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像是要看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的坐骑。


    汽车没有在村口停下,而是在无数道震惊、好奇、羡慕的目光中,一路开到了张耀家那个崭新的院子门口。


    全村的目光,也跟着这辆车,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张耀家。


    张耀的心,跳得比拖拉机的马达还响。他死死地攥着拳头,手心里全是汗,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重复着齐校长和李镇长教他的话:别怕,挺直腰杆,实话实说!


    车门开了。


    先下来的是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司机,他小跑着绕到另一边,恭敬地拉开了后座的车门。


    然后,一只锃亮的黑色皮鞋,踏在了青石村的黄土地上。


    下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卡其布干部服,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不像李镇长那样带着一股子军人的煞气,也没有齐校长的温和,他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身上却自然而然地透着一股子疏离感,一种属于大城市,属于更高阶层的,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气场。


    他就是省城红星饭店的采购部刘经理。


    <span>PC站点如章节文字不全请用手机访问</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