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量大管饱,灵活多变

作品:《三国:我能给别人加点

    邢道荣一声大喊,这军阵瞬间让出一条道路来。


    约莫一次能通过三十余人。


    邢道荣领着兵马急匆匆的冲进军阵,阵中心早已预留好位置给他们这一万人休息。


    在徐坤的算计下,这一万人在休息过后,要当预备队随时补上去。


    一万人站在操扬上无边无际,徐坤这阵也十分巨大。


    纵横两里地!


    跟诸葛亮那八阵图不同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预留了八个阵道,引敌军进入,分割吃掉。


    徐坤这八阵图一条阵道也不给敌人留,靠的只是兵器之间的配合。


    有点类似于后世戚继光的鸳鸯阵。


    但是人家戚继光的鸳鸯阵不仅有三眼火枪,还有火炮的参与。


    徐坤这还只是冷兵器之间的配合。


    更重要的是戚继光的鸳鸯阵有一定的灵活性,徐坤这阵完全没有。


    纯纯的放在那里被动迎敌。


    按常理来讲,此阵别人用起来是一点用没有,可是徐坤偏偏就用了。


    那一万人随着最后一个人进入着大阵当中,大阵瞬间把口子合上,保护的是密不透风。


    阎行眼睁睁的看着邢道荣这一万人,射了他们两轮箭雨之后,直接进入大阵,气的牙根都痒痒。


    这不是白挨射了吗?


    阎行看着身后,他身后有五六个人抬着令旗。


    战扬上的令旗十分巨大,而且也不能随便的举起来,每一面令旗都有它单独的含义。


    阎行看着身后抬令旗的士兵道:


    “把黄旗举起来!”


    身后的士兵听到阎行的吩咐,把一把土黄色的令旗举了起来。


    这旗杆也不知道多沉,居然要两个人扶着,这令旗才能站得稳。


    所有的西凉兵看着这土黄色的旗,都看向自己的将军。


    这群八位诸侯的副将也是今天才跟阎行对齐旗帜颜色与命令的。


    因为各军对军旗的命令都不一样,所以战前必须要对一下。


    “是黄旗!阎行让我们包围这军阵!”


    “是黄旗,是黄旗。”


    “快往之前约定的方向进行包围。”


    这八路诸侯的兵马在自家将军的带领下,纷纷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方向对着这二里地大的军阵进行合围。


    也不进攻,因为进攻另外有一面旗帜。


    徐波此刻正在这军阵的阵眼,看着想要把自己包围的西凉联军。


    他本来是徐府的管家,徐家被灭门后领着一大堆远房亲戚探寻徐坤的下落。


    最终在汝南打听到徐坤在新野司马徽学堂念书,这才带着这些穷亲戚去投奔徐坤。


    在见到徐坤后,被徐坤编成亲兵队长。


    并且莫名其妙的脑海里出来不少行军打仗的知识。


    想来是徐坤的父亲显灵,要让他辅佐这徐家唯一的血脉成就一番伟业。


    徐波这几年也是尽心尽力,但是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十万大军。


    徐波一边看着西凉军的走向,一边看着徐坤留下这八阵图。


    阵图有九块铺在地上,每一块都用石头压着边,生怕被吹飞了。


    徐波看着这图上,再看了看西凉军的走向,略微紧张的喊道:


    “放箭!”


    “平射!延缓敌军合围的时间!”


    徐波说完,徐坤亲兵里另外两个被系统眷顾的幸运儿,徐带兵、徐带卒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大旗。


    这么大的阵,肯定也是靠阵旗沟通。


    看着这阵旗挥舞,这阵中诸将瞬间领会徐波的意思。


    “张弓搭箭!”


    “平射!”


    “最前面的盾牌手低头!”


    “三二一放!”


    无数弓箭从阵最外面的盾牌手头顶上射了出去。


    盾牌手纷纷把头藏进盾牌下面不敢抬头。


    谁要是抬头谁就是一后脑勺的箭矢。


    跟个刺猬似的,想必不怎么好看。


    这西凉兵被弓箭射中的少,因为是平射,能看见敌军射箭,可以拿手中的武器拨开箭矢。


    但是为了挡着这弓箭,合围的速度变慢不少。


    原本需要半个时辰完成合围,最终在徐波箭矢的干扰下,一个时辰还出点头,才完成合围。


    既然伤不了多少西凉兵,徐波为何还要这么做?


    徐坤这阵法上可是做了注释。


    注一:‘先射他娘的一波,消耗敌军的体力,到时候他们就没有力气攻阵了。’


    徐波对徐坤的注释那是严格执行。


    阎行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多,快一个半时辰,才接到他对角线处完成合围的消息。


    “这八位诸侯的兵都什么素质?”


    “这点小事能干一个多时辰?干什么吃的?”


    “服了!遇到这种盟友,这仗打的真别扭。”


    阎行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转身看向身后:


    “举红旗,所有人对这军阵发起进攻!”


    阎行的话说完,黄旗被放下,红棕色的令旗立在西凉军这一边。


    古代的红色不是现代的明红色,古代的红色偏暗,有点近似于棕色,但是跟棕色比还亮一些。


    是介于棕色和红色之间的一种颜色。


    但是红色确实是所有颜色中最显眼的,看到红棕色的旗帜,八位诸侯的士兵们口口相传起来。


    “是赤色!是赤色!”


    “将军赤色旗帜是什么意思?”


    “进攻!赤色按照约定是进攻!”


    “兄弟们!进攻!”


    八位诸侯的兵马纷纷对着这徐坤八阵图开始进攻。


    徐坤这最外一层还是盾牌兵,这是军阵的标配。


    像马其顿方阵那种,也就是没在中国待过,否则根本无法成名。


    马其顿方阵中国在商代就出现过类似的,只不过马其顿方阵用的是长矛,而商代用的是戈。


    这种无盾的军阵基本上就被咱们善战的老祖宗淘汰了。


    灵活性差不说,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也高,要求配合度也高。


    还没有防守远程武器的有效手段。


    其战斗的局限性,比春秋时期的车阵还要局限。


    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


    量大管饱,灵活多变。


    马其顿方阵那种军阵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的需要,而且马其顿方阵确实也输给了带盾的罗马军团。


    徐坤这改版八阵图最外面一层的盾牌,让西凉军犯了老大难。


    无从下手啊!


    而且每个盾牌身后,还伸出去一丈长的长枪。


    你要是靠近就对着你脸上去,更要命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这长枪究竟有多长?


    万一你以为这长枪是一丈长的,结果是一丈二的,这误判的距离就足够要你性命。


    西凉军虽然进攻,但是面对这军阵,一筹莫展。


    阎行翻身上马,骑在马上围着这军阵跑了一小段便知怎么回事。


    关键时刻还得看我金城兵马的!


    阎行对着自家兵马喊道:


    “先解决盾后的枪兵!用长戈去戈他们枪兵的脑袋!”